APP下载

针药并用治疗胃下垂70例

2013-04-07陈瑞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胃下垂钡餐针药

陈瑞华



针药并用治疗胃下垂70例

陈瑞华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州 350007)

针刺;针药并用;中药疗法;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下弯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胃膈韧带与肝胃韧带无力或腹壁肌肉松弛的一种内脏下垂的病症。本病属中医学“腹胀”、“嗳气”范畴。本病多见形体瘦长、体质虚弱者,虽非器质性病变,但患者痛苦大,且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经多年探索总结,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胃下垂,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女40例,男30例;年龄28~65岁;病程1~10年。

1.2 诊断标准

胃下垂没有统一的标准,放射学诊断一般以胃小弯切迹低于髂嵴最高点水平线定为胃下垂,胃角切迹低于髂嵴最高点水平面2~3 cm为轻度下垂,低于该线4~5 cm为中度下垂,低于该线6~7 cm为重度下垂。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法

取百会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肝胃不和加期门、阳陵泉;脾胃气虚加脾俞、胃俞。针百会穴,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 cm,采用滞针手法,以局部强化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中脘行平补平泻手法,深达3寸,使针感向两肋及小腹放射;气海、关元行补法,使针感向脐上放射,以升提元气;足三里施以烧山火法,令气至病所。各穴手法后留针20 min,缓缓退出,急按针孔。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 d,行第2疗程。

2.2 中药疗法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 g,炒白术15 g,陈皮9 g,升麻9 g,党参15 g,柴胡9 g,甘草3 g,气虚严重者黄芪加量;脾胃虚寒加干姜3 g,吴茱萸3 g;胃阴虚加沙参15 g;腹胀加木香6 g,砂仁6 g;消化不良加山楂9 g,麦芽15 g;痛甚加延胡索9 g。每日1剂水煎服,10 d为1个疗程,休息5 d,行第2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重明显增加,钡餐检查结果正常。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改善,食量及体重增加,钡餐结果胃切迹上升2 cm以上。

有效:症状减轻,钡餐检查胃切迹上升不足2 cm。

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钡餐检查均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70例患者中,痊愈30例(42.8%),显效20例(28.6%),有效14例(20.0%),无效6例(8.6%),总有效率为91.4%。

4 讨论

胃下垂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机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故治疗上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则。补中益气汤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用,据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对胃肠蠕动亢进时有抑制作用,张力下降时有兴奋作用[1]。再加针刺刺激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使胃和十二指肠各部在腹腔内保持原有的形状和位置,使胃下垂得以康复[2-3]。

观察表明针刺和补中益气汤并用,对胃下垂患者起到协调作用,增加自身免疫机能,对内脏的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此方法经济适用,患者易于接受。

[1] 张德钦.中药治疗胃下垂30例X线观察[J].宜春医专学报,2000, 12(4):351.

[2] 林华东.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0,29(4):221.

[3] Lin HD.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gastroptosi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1):31-33.

2013-01-30

R246.1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8.671

陈瑞华(1964 - ),女,主任医师

1005-0957(2013)08-0671-01

猜你喜欢

胃下垂钡餐针药
CT 扫描及X-线钡餐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胃下垂的内外调养法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钡餐比较分析
蹲着吃饭缓解胃下垂
蹲着吃饭缓解胃下垂
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