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3-04-07朱富春

食药用菌 2013年1期
关键词:潮菇塑膜装袋

朱富春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河南 漯河 462300)

平菇学名侧耳,又称糙皮侧耳、北风菌。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一定药用价值;并且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单,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为中原地区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河南省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一批以万金镇郭庄村为代表的平菇生产专业村、专业户,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统计:种植一个占地1亩(667平方米)的平菇大棚,投料20吨,可产鲜菇20吨左右,扣去生产成本,一个大棚每个生产周期可获纯利2万多元,经济效益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的 10倍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栽培季节的选择

每年6、7、8三个月温度高,病虫害严重,产量低,不适合平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播种可从9月份开始,延续到次年2月底;3月份虽可以播种,但只能收两潮菇,接着是夏季高温,需要越夏,病虫害严重,拖长了生产周期,降低产量和效益。

2 栽培料配制

(1)玉米芯100千克,麦麸1~2千克,石膏粉1千克,生石灰1千克。拌料时先将没有霉变的干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的颗粒,将上述各原料充分混匀,边搅拌边加水,将培养料拌至手握指缝间有水滴渗出但不下落为度。(2)棉籽壳100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灰1~2千克,石膏粉1~2千克,糖1千克,水120~130千克。先将棉籽壳曝晒1~2天,拌料时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尿素250克。(3)豆秸100千克,麦麸10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水约70千克。

3 菌种选择

冬季栽培应选择广温偏低温型品种,这类品种目前主要有白色和灰色两种,具体选用那类品种应根据自身的栽培技术水平、栽培环境,以及当地的消费习惯决定。注意一定要使用适龄菌种,避免生产中菌种与装袋脱节,宁可料等种,也不可种等料。

4 发酵

将主料与麸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匀;多菌灵加水溶化后加入。边加水边翻拌,人宜在料上踩踏,以使料尽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后再过2小时左右,用手握料,指缝有水滴滴下为适宜;春季、早秋气温高,气候干燥,应多加水(指缝有5~6滴水滴下);晚秋、冬季加水少些(指缝滴水 2~3滴。) 然后将料堆成宽、高各 1.2~1.5米,长不限的长形料堆。注意:堆料时要轻放,严禁拍砸料面,影响料堆通气。可用直径10~15厘米木棒在料堆中穿孔,增加透气。堆好后料面覆盖草苫,然后再盖塑料薄膜。一般在堆料后30~40小时,料堆温度可升到60 ℃左右,让其继续发酵,24小时后第一次翻堆。翻堆宜在中午进行,动作要快、轻,原堆上翻下、外翻内,尽量使料受热均匀。按第一次堆形复堆,依次盖好草苫、塑膜。约经8~10小时,料温又会升到60 ℃,次日中午进行第二次翻堆,每天一次,共翻3~4次。

注意:发酵好的培养料应呈棕褐色,有清香味,不能有酸、臭等异味。有时料表面有白点,但绝不能有长毛或黄绿色霉点。经发酵的培养料摊开晾凉至30 ℃以下装袋。

5 装袋播种

将折径22~26厘米的塑料筒截成长45~52厘米,一头扎紧,先放一层菌种,装 10厘米左右料;再放一层菌种,再装料,共装 3层料、4层菌种。菌种于两端多放些,中间两层可少些,沿袋壁放。装料时随装随压紧,要做到两头紧,四周紧,中间松。扎口后用小钉在每层菌种处扎8~10个小孔通气,然后进培养室发菌。

6 发 菌

培养室及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菌袋进场前,用 5%石灰水刷洗墙壁、地面,干燥后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气雾消毒盒)(2克/平方米)或甲醛(5~10毫升/平方米)加敌敌畏熏蒸灭菌、杀虫。气温28 ℃以上,菌袋单摆;低于28 ℃可以横卧叠放,根据气温高低叠放 2~5袋不等,发菌3天后要注意检查菌袋温度,每天检查3~5次,袋表温度最好保持在28 ℃以下;一旦超过,就要及时翻袋,打开门窗通风,减少堆放层数。袋内料温高是发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20~35天,菌丝即可发满全袋,然后转入出菇管理。

7 出 菇

菌丝满袋 3~5天,人为加大菇房内的昼夜温差,增加菇房湿度,再过5~10天,部分袋料表面出现密集的黑色小点,这就是平菇原基。此时要加大菇房的通风换气,保持相对湿度85%左右,促使原基尽快发齐;及时用刀片在袋头划2~3道割口,以利于平菇从割口处长出。随着平菇的不断长大,逐步加大菇房通气,加大湿度,喷水要少、细、勤;尽量不要把水喷到幼小菇面上。子实体生长对光照要求不高,室内或大棚内能看清报纸上字迹的光线即可满足其要求。

菌盖充分展开要及时采收。采收过晚,质量下降,产量减少。一茬菇采收结束,彻底清除残根,喷以营养液,覆盖塑膜养菌 5~7天。现原基后揭开塑膜,进行正常管理,一般可收 4~6潮菇。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出二潮菇后脱袋覆土码成菌墙或阳畦出菇,以利于解决培养料失水与出菇的矛盾,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8 结 论

平菇生产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省工省时,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

平菇是一种活的生物,生长条件的任何不适,都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折不扣,认真做好每一个栽培管理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夺取平菇的稳产高产。

猜你喜欢

潮菇塑膜装袋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发泡胶个性化头枕+头颈肩热塑膜在固定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奶羊养殖塑膜大棚的建造方法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宁县黄甘桃塑膜套袋成功的关键条件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