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五莲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红石岗矿段Ⅰ号脉铅锌矿化富集规律

2013-04-06张子军王小武徐爱军王承洋王可勇

吉林地质 2013年4期
关键词:号脉七宝矿段

张子军,王小武,徐爱军,王承洋,王可勇

1.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日照 276826 ;2. 吉林海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安图133611;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山东五莲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红石岗矿段Ⅰ号脉铅锌矿化富集规律

张子军1,王小武1,徐爱军2,王承洋3,王可勇3

1.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日照 276826 ;2. 吉林海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安图133611;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红石岗铅锌矿段产于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中,矿段内主要发育脉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化,矿脉的产出受不同方向的构造断裂带控制。 Ⅰ号脉为红石岗矿段主矿脉之一,矿脉中共圈定出5个主要的工业矿体。为研究该矿段铅锌矿化富集规律,本文利用OPIS 软件对红石岗矿段Ⅰ号脉的控矿断裂的形态及主要矿化指标的空间变化进行了趋势模拟。结果表明,17勘探线-600~-750 m标高处,以及10勘探线及1勘探线-600~-700 m标高处仍具有寻找工业矿体的潜力。

红石岗;铅锌;OPIS;矿化富集规律

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是位于沂沭断裂东侧的一处较大规模热液型矿床,矿区范围内主要发育角砾岩筒型的金铜矿化以及脉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化。红石岗铅锌多金属矿段位于七宝山隐爆角砾岩筒以北约1.5 km处,是区内主要的铅锌多金属矿段之一。本文选取红石岗矿段Ⅰ号铅锌矿脉,利用OPIS软件系统对其进行了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对该脉的深部找矿前景做出了评价。

1 区域地质背景

山东五莲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沂沭断裂以东,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构造碰撞带上(图1-a)。区域范围内出露的地层单元主要有白垩系莱阳群、王氏群及青山群等。莱阳群主要分布区于区域的东南部,为一套杂色砾岩、砂岩、页岩夹流纹质凝灰岩的河湖相沉积岩系。青山群主要分布于五莲七宝山杂岩体附近,为一套中性、中基性火山碎屑岩、熔岩组合。王氏群主要分布于区域北部,仅出露红土崖组,岩性为砖红色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等。区内规模较大断裂构造主要有德昌邑—大店断裂和五莲—荣成断裂,其走向分别为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不同期次的火山喷发和浅成侵入活动形成了青山群火山岩及一系列的浅成侵入杂岩。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区域范围内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1 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区域、矿区及红石岗矿段地质图(据李永刚等修改)Fig.1 The mining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Qibaoshan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Hongshigang ore block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

除少量的第四系以外,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单元主要为白垩系青山群八亩地组,其岩性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及安山质熔岩。矿区范围内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侵位形成的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主要由辉石(角闪)安山玢岩、(辉石)闪长岩、安山玢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4个岩性单元组成。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同时也构成了矿区金铜、铅锌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受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多期次侵入活动的影响,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表现为被后期岩脉、矿脉充填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

红石岗多金属矿段位于七宝山隐爆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北部外围,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内,矿段内主要工业矿种为银、铅、锌,铜主要作为伴生矿种被利用。

2.2 矿化特征

矿段多金属矿脉的产出受区内构造断裂带的控制,矿化的规模与强度与控矿断裂活动的强度、方式直接相关。由于多期次、不同性质构造活动矿脉在走向上亦呈现出膨大缩小、尖灭再现、分支复合的现象。矿段内主要发育碳酸盐、石英脉型和含矿蚀变岩型两种类型矿石。不同类型的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相似,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银矿、银黝铜矿、自然银。脉石矿物组合略有不同,前者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铁白云石、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绢(白)钾长石、云母、高岭石以及重晶石,而蚀变岩型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为:斜长石、绿帘石、角闪石、黑云母、方解石、钾长石、绢(白)云母、高岭石以及透闪石、绿泥石及石英。不同类型矿石中均可见碳酸盐、重晶石等中低温矿物组合。常见的矿石结构主要有:结晶粒状结构、浸蚀交代结构、残余结构、环带状结构、文象结构和包含结构,常见的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受多期次热液成矿作用的影响,矿段范围内围岩蚀变发育,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有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叶腊石化等。

2.3 矿体特征

矿段内共有红石岗-Ⅰ、红石岗-Ⅱ、红石岗-Ⅲ、红石岗-Ⅳ、红石岗-Ⅴ、红石岗-Ⅵ等6条主要的铅锌多金属矿脉。Ⅰ号脉为该矿段规模最大的铅锌矿脉,共圈定出Ⅰ-1号、Ⅰ-2号、Ⅰ-3号、Ⅰ-4号四个主要的工业矿体。该脉地表延伸长约1.0 km,平面形态呈大“S”状,亦由多条近似平行的断裂构造组成,出露宽一般在1~10 m之间,东部成“帚”状出露宽近50 m,局部分支复合。受后期构造影响,产状变化较大,走向在160°~220°之间,局部为355°~5°之间,倾角在85°~70°左右。Ⅰ号脉中主要工业矿体的特征见表1。

3 红石岗矿段Ⅰ号脉铅锌矿化富集规律研究

本文利用OPIS软件系统对红石岗矿段Ⅰ号脉进行了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数据提取及处理的过程中,均选择矿段Ⅰ号脉主脉,Ⅰ号脉边部受次一级构造断裂控制的支脉未予以考虑。控矿断裂空间形态趋势模拟时,以其下盘距离基线所在铅垂面距离为参数,距离的长短及等值线的疏密变化体现了主断面下盘的产状变化特点。(图2-d)图中虚线范围内为现有工程控制范围,虚线之外为现有工程控制之外的预测区范围。

(1)矿体厚度变化趋势 Ⅰ号脉中铅锌矿体厚度总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6线至8线-100~-250 m标高处为高值中心,该处的矿体厚度值最高可达8 m。该高值区上下两端延伸方向上,12线左右的浅部,以及2线深部-400 m标高处亦呈现出相对的高值区。自西向东,三个高值区的赋存标高逐渐加深,显示出Ⅰ号脉主矿体存在向东侧伏的现象(图4-a)。

(2)铅锌品位变化趋势 Ⅰ号脉矿石铅锌品位主要有两个高值区一处大概位于6线至8线的-100~-250 m标高范围内,另一处大概位于9线-11线近地表处。第一处高值区与矿体厚度高值区空间位置套合良好,向下延伸矿石品位逐渐降低,至0-2线工程控制范围之外-400 m标高以下,矿石品位显示出增高的趋势(图4-b)。

(3)品位×厚度值变化趋势 Ⅰ号脉铅锌矿体品位×厚度值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矿体的厚度及矿石品位的变化趋势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高值区大致位于6-8线-110~-300 m标高处以及5线两侧-100~-300 m标高范围内。工程控制范围之外,14线、1线及13线-600 m标高以下趋势拟合结果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高值区(图4-c)。

表1 红石岗矿段Ⅰ号铅锌多金属矿脉矿体特征表Table 1 Ore body features of Lead-zinc multi-metal Vein I of Hongshigang ore block

图2 红石岗矿段Ⅰ号脉主要铅锌矿化主要指标及控矿断裂空间形态变化趋势图Fig.2 Trend of main mineralization indicators and ore-controlling fracture of VeinⅠof Hongshigang ore block

(4)断裂面形态变化趋势 Ⅰ号脉控矿断裂下盘面距基线所在平面的距离呈现出高低、正负值交替出现,即控矿断裂的下盘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特点。对比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主要矿化指标的趋势拟合结果,铅锌矿化强烈的地段与控矿断裂下盘面凹凸转换位置相对应,即控矿断裂主断面产状变化处为成矿的有利地段。

4 红石岗矿段Ⅰ号铅锌矿脉成矿预测

(1)Ⅰ号脉矿体厚度、品位等主要矿化指标的趋势变化特征显示出该脉主矿体村在明显的向东侧伏的现象;17线深部-600 m以下至-750 m标高处,为7线浅部富矿体向深部的延伸部分,且该处的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的趋势值均呈现出高值,显示出较好的找矿潜力。

(2)Ⅰ号脉中主要工业矿体的产出受断裂构造作用影响明显,矿脉主要矿化指标趋势分析的高值区与控矿断裂下盘面的凹凸转换部位空间位置相匹配;10线以及1线-600~-700 m标高附近,两处的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主要矿化指标趋势分析呈现出高值,控矿断裂形态趋势分析亦显示该处为主断面下盘凹凸转换部位,该两处找矿前景良好。

5 结论

(1)红石岗矿段Ⅰ号铅锌多金属矿脉的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主要矿化指标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Ⅰ号脉中主矿体具有明显的向东侧伏的现象;结合控矿断裂空间形态趋势分析结果,控矿断裂下盘面凹凸转换部位,与主要矿化指标的高值区相对应,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2)红石岗矿段17勘探线-600~-750 m处,以及10勘探线及1勘探线-600~-700 m标高处,找矿前景良好,是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的重点地段。

致谢:感谢白万成先生提供的OPIS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分析、处理所提供的帮助;文章编写过程中王可勇教授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田乃风,张 帆.东五莲七宝山铜及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浅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1,4:126-127.

[2] 王 郁.山东七宝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地质论评,1991, 37( 4 ):329-337..

[3] 刘新华,谢博林.铜多金属矿区杏山峪矿化带特征及找矿方向[J].矿业工程研究,2013, 28 (1):72-76

[4] 白万成,李宇昕.控矿断裂模拟找矿预测系统(OPIS)简介[J].矿产勘查,2011,2(3):279-282.

[5] 白万成,任林子.断裂面波形模拟预测法在脉状金矿床深部定位预测中的应用[J].贵金属地质,1995,4,(3):214-221.

Lead-zinc mineralization and enrichment regularity of Hongshigang ore block Vein I of Qibaoshan multi-metal deposit in Shandong Wulian

ZHANG Zi-jun1, WANG Xiao-wu1, XU Ai-jun2, WANG Cheng-yang3, WANG Ke-yong3
1. Institute of Eighth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Rizhao 276826, Shandong, China;
2. China Gold Group Haigou Mining Co., LTD, Antu 133611, Jilin China;3.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Jilin, China

The Hongshigang lead-zinc ore block of Qibaoshan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o ccurs in Qibaoshan secondary volcanic complex rock mass, develops vein-type Ag-Pb-Zn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veins are controlled by tectonic fault zone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Vein I is one of the main vein and has selected 5 industrial ore bodies. For the research of Pb-Zn mineralization and enrichment regulations,we simulated the morphology of orecontrolling faults and the tendency of main mineralization indicators of Vein I through OPIS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still has the potential to f nd industrial ore-bodies in area at -600 to -750 m level of prof le 17 and -600 to -700m level of prof le 1 and 10.

Hongshigang; Pb-Zn; OPIS; mineralization and enrichment regulation

P618.4

:A

1001—2427(2013)04 - 69 -4

2013-05-23;

2013-11-12

张子军 (1965-) , 男, 天津人,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号脉七宝矿段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家有巧手爷爷
湖南省平江县万古矿区十号脉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山东玲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攀西白马钒钛磁铁矿夏家坪矿段地质特征
七宝的汤圆
七宝的汤圆
云南省景洪市疆锋铁矿疆锋矿段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