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阿荣旗兴胜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3-04-06王守兴张文博李晓朋

吉林地质 2013年4期
关键词:阿荣旗金矿石英

王守兴,张文博,李晓朋

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内蒙古阿荣旗兴胜岩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王守兴,张文博,李晓朋

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兴胜岩金矿处于 大兴安岭中段东西向金银钼成矿带上,位于火山盆地边缘隆起带,火山期后热液活动强烈,构造都很发育,控制着矿(化)体的分布。火山期后次火山岩、花岗斑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等岩浆热液活动是重要的成矿热源,成矿与近东西向次级构造有关,矿体产于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及蚀变角砾岩中。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找矿起到指导作用,明确了本区找矿方向。

阿荣旗兴胜金矿;地质特征;大兴安岭中段;蚀变破碎带

大兴安岭中段是我国重要成矿区之一,兴隆金矿是在1:5万水系异常上进行选区,以岩金为主攻矿种,兼顾多金属。通过1:1万地质填图(简测)、土壤测量、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和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测量等工作,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及演化关系,圈定物化探综合异常。在系统分析和研究普查区地质、物化探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查清本区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并对圈定的物化探异常和成矿有利部位进行槽探、钻探工程验证。

1 地质背景

普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准葛尔—内蒙古—兴安地槽褶皱区(阿荣旗幅1:20万区调报告),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与松嫩微地块衔接部位。具有元古代—中新生代长期地壳发展演化历史,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

根据区域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构造变形特征,划分出早加里东陆缘增生带、中华力西期—晚华力西早期构造花岗岩带、中生代构造分区(白垩纪火山断陷盆地及侏罗纪花岗岩)等三个构造分区(图1)。

1.1 地层

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兴安地层区,乌兰浩特—哈尔滨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

图1 兴胜地区地图Fig.1 Geological map in Xingsheng area

该区出露地层较为齐全,自老至新依次为上元古界倭勒根岩群;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中统泥鳅河组;上二叠统林西组;白垩系下统光华组、甘河组;白垩系上统孤山镇组;第四系更新统绰尔河组、全新统等。

1.2 岩浆岩

区域上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强烈,发育有二叠纪细中粒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中粒含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侏罗纪中粒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白垩纪侵入岩及早白垩世煌斑岩脉、光华期流纹岩脉等。

1.3 构造

普查区及邻区地质构造发育,并以断裂构造为主。根据断裂空间展布、力学性质等资料,可划分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种类型。韧性断裂主要分布于阿荣旗西部红花梁子镇、联盟水库西侧,岩石类型主要为糜棱岩和构造片岩,总体呈近东西向断续分布。脆性断裂划分出北东向(北北东)、北西向两组。北东向(北北东)断裂主要分布于普查区西侧椅子山、洪福沟一带及阿荣旗南北两侧,总体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其中位于阿荣旗南北两侧断裂规模较大,长大于5 km,断裂倾向南东,倾角75°,断裂力学性质为张性断裂。北西向断裂展布于阿荣旗西南侧及向阳峪西侧,主要表现为碎裂岩带。

2 矿床地质

2.1 控矿特征

阿荣旗兴胜岩金矿赋存在新元古界倭勒根岩组与二叠纪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蚀变破碎带中,严格受主接触带及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

地表出露长度由东向西延伸近1 km,宽3~10 m,倾向近北,倾角30°~45°,破碎带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具有压扭性特点。

2.2 矿体地质

2.2.1 矿体规模、形态及质量分数

普查主要针对Ht1-2(Ⅰ号矿化蚀变带)、Ht2-2(Ⅱ号矿化蚀变带)、Ht3-1(Ⅲ号矿化蚀变带)、Ht3-3、Ht3-4五个化探异常及其蚀变带开展槽探和钻探验证工作,共发现矿(化)体近20条,其中在Ht2-2(Ⅱ号矿化蚀变带)发现的Ⅰ-1矿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及工业价值(图2)。

Ⅰ-1号矿体(原Ⅱ号矿化蚀变带):位于兴胜北约600 m,通过施工TC20探槽发现最高35.6×10-6金矿体,矿体走向近东西向,与以往工作中蚀变带总体方向近南北向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下一步的工程验证工作中,改变原有找矿思路,以TC20为0线,100 m×50 m间距布设钻孔及地表探槽工程,相继施工了TC19、TC21、TC22、TC23、TC24、TC25、ZK008、ZK009、ZK101、ZK301、ZK302、ZK401、ZK701、ZK801、ZK1101、ZK1201、ZK1701、ZK2101对矿体进行控制,发现以Ⅰ-1号矿体为主的近10余条矿(化)体,Ⅰ-1号矿体,地表控控制矿体长约600 m,矿体平均厚度2 m,矿体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近北,倾角30°~45°,目前沿勘探线方向控制最大延深约250 m,矿体最高品位72.8×10-6,矿体平均品位4.91×10-6。矿体产出部位为蚀变破碎带中石英脉。

图2 Ⅰ-1矿体特征剖析图Fig.2 Analysis chart of Ⅰ-1 ore body feature

2.2.2 矿石矿物组成

阿荣旗兴胜矿区金矿自然类型目前发现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蚀变角砾型岩金矿,另一种为石英脉型金矿。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蚀变角砾型金矿,产于蚀变角砾岩中,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呈斑状交织结构,斑晶:斜长石呈半自形柱状,较强的绢云母化、硅化,定向分布,粒度:0.2~3.0mm,约占20%±。基质:由板条状的斜长石微晶,定向分布,其间有绿泥石、微粒铁质等,约占80%±,胶结物为火山灰及硅质成分。岩石中较强的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沿裂隙有硅质代入。此种矿石金颗粒极细,光片中未见。

石英脉型金矿,产于蚀变破碎带中石英脉中,矿石呈自形—他形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金呈脉状沿石英脉裂隙分布,石英脉中伴有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铜蓝、方铅矿等矿物,黄铁矿:约占0.5%~1.0%,呈自形结构,局部见有褐铁矿化现象,呈交代残留结构。褐铁矿:约占0.5%,呈集合体状分布,为褐铁矿化产物。黄铜矿:约占0.5%,呈他形结构。铜蓝:约占0.2%~0.4%,呈集合体状分布于黄铜矿的边缘及裂隙中,推测形成应略晚于黄铜矿。方铅矿:少量,呈他形结构。

2.2.3 矿石化学成分

经矿石化学元素分析,金为主要有用组分。由于金粒度极细,分散于金属硫化物中而未得知金的赋存状态。其中稠密浸染状矿石Au质量分数(5.0~72.8)×10-6,稀疏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矿石Au质量分数(0.2~2.0)×10-6,局部Pb可达5%,其它元素基本则更贫一些。

2.2.4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有星点状、浸染状(稠密浸染、稀疏浸染、细脉浸染)等,呈块状、网脉状、角砾状、碎裂状构造。

2.2.5 围岩蚀变

矿体围岩岩性为:花岗岩及变质粉砂岩等,与矿体接触关系为断层接触,矿体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矿体中夹石主要为蚀变破碎带中不含矿石英脉部分,对矿体完整性影响不大。

3 找矿标志

含石英脉蚀变破碎带及构造角砾岩带,是重要的构造找矿标志,石英脉中含方铅矿、铜蓝且裂隙较发育处品位高,花岗斑岩与地层接触带附近蚀变岩石也是找矿的重点,分带明显以金为主的土壤异常也是重要找矿标志。

4 矿床成因探讨

成矿热液来源于二叠纪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体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形态复杂多样,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主要呈各种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矿石常由一系列的低温矿物组成,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黄铜矿、方铅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冰长石、萤石、高岭石、以及碳酸盐类矿物等。由矿体主要特征初步判断该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高硫化型金矿床。

5 结论及认识

工区内见矿情况较好,其中在Ⅱ号蚀变带(Ht2-2)发现的Ⅰ-1号矿体具有一定规模,已求得金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 720.86 kg,有望达到中型金矿床,其它的化探异常均发现了蚀变带及规模不等的矿(化)体,因此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有望在该区找矿工作中有所突破,围绕类似于阿荣旗三道沟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在今后工作中将大有可为。

[1] 姚凤良,孙丰月. 矿床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 李文国.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4] 王守兴,李晓朋,王 晟. 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三道沟岩金矿普查报告[R].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2009.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Xinsheng primary gold deposit, Arong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WANG Shou-xing, ZHANG Wen-bo, LI Xiao-pe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

Xingsheng primary gold deposit in Arong Banner of the Inner Mongolia is located in the EW gold, silver and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belt, middle part of Greater Khingan Range, it is located in the margin uplift belt of volcanic basin , postvolcanic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were strong, structures are developed, the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ore mineralization body. Postvolcanic volcanics, granite porphyry, porphyritic granodiorite and granodiorite magma hydrothermal activity are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heat source, mineralization had relation to the EW secondary structure, the ore bodies occur in quartz vein of altered fractured zone and altered breccia.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tectonic and magmatic activ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the mineral prospecting in the middle part of Greater Khingan Range on the east slopes plays a guiding role, the prospecting target shows clearly in this area

Xinsheng gold deposit of Arong Banner;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iddle part of Greater Khingan Range; altered fractured zone

P618.51

:A

1001—2427(2013)04 - 43 -4

2013-07-22;

2013-11-28

王守兴(1986—),男,内蒙古牙克石人,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阿荣旗金矿石英
石英及方石英的碱浸动力学研究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严重楔状缺损石英纤维桩树脂修复临床分析
石英云母片岩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模拟方法探讨
倾尽心血为后人 化作春泥仍护花——追忆阿荣旗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林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