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胃镜临床应用1491例分析

2013-04-03束长存刘曙明刘秀珠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耐受性诊断价值安全性

束长存 刘曙明 刘秀珠

[摘要] 目的 评估经鼻胃镜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491例行经鼻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并判断患者的痛苦程度及观察不良反应,随机抽取其中200例患者(超细经鼻胃镜组)和同期48例行普通胃镜检查者(普通胃镜组)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合度。 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均略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鼻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在功能上完全保持了普通胃镜的水平,鼻胃镜经鼻腔插入不接触舌根,其耐受性更好,安全性更高,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鼻胃镜;诊断价值;耐受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91-02

随科技发展,消化内镜已从硬式内镜发展到现在的电子内镜,内镜的发展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率,有效监控高危疾病人群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鼻胃镜因为管径比普通胃镜细小,镜身更柔软,经鼻腔进入行胃镜检查显著减少了受检者的不适感和应激反应,相比全身麻醉的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更高,受诊者几乎不需要恢复的时间[1]。为了评估经鼻胃镜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及其可行性,该院自2011年8月—2012年6月使用超细经鼻胃镜对1 491例患者完成了检查及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男741例,女750例,年龄16~92岁,平均(54.6±11.6)岁。特殊病例:≥80岁的高龄患者33例,心功能不全心衰Ⅱ或Ⅲ级者11例,肺心病、肺气肿、呼衰者18例,脑卒中及后遗症者9例,脊柱畸形、脊柱病变者5例。

1.2 器材

EG-270N5型超细经鼻胃镜和相关配套件,外径5.9 mm,钳道内径2.0 mm,有效长度110 cm观察距离3~100 mm,视野120°角,上弯曲角度210°角,下弯曲角度90°角,左弯曲角度100°角,右弯曲角度100°角。

1.3 方法

检查前,常规询问有无鼻部外伤手术史、鼻中隔弯曲史以及近期有无鼻塞、鼻出血史,鼻胃镜检查前先作鼻腔1%呋麻液喷雾行鼻黏膜血管收缩后,行2%利多卡因胶浆鼻腔注入麻醉,2~3 min后将经鼻胃镜在直视下经鼻孔轻柔地顺腔缓缓插入,选取从上或中鼻道进入都可以,进入鼻道后观察到声门开口时,顺着声带皱襞后缘告诉患者作吞咽动作,同时顺势将镜插入食管上段,之后操作同普通胃镜检查近似,发现阳性病变时可以定格取图,并用鼻胃镜配套活检钳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

1.4 观察指标

为判断患者的痛苦程度并观察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其中200例(超细经鼻胃镜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律、心率、血氧饱合度及血压,并对同期行普通胃镜检查者(普通胃镜组)相对照。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该组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轻度糜烂出血性胃炎者共1179例;胃及食管癌3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共147例;完成内镜下食管异物检查治疗4例,经鼻胃镜安置空肠营养管3例,行病理活检207例,病理活检与镜下表现符合205例,符合率99.03%。术后鼻出血17例,占1.14%,均为轻度少量出血,按压鼻腔后出血停止;发生鼻黏膜夹镜4例,在调整镜身及缓转镜身后均能拔出。见表1。

同期因鼻腔疾病或受检者要求经口等未能行经鼻胃镜检查而改行普通胃镜检查者48例(普通胃镜组),与超细经鼻胃镜组比较,在检查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有轻微的下降,但都>95%,且差值的下降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出现变化和心率均变快,普通胃镜组变快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伴随胃镜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治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不过普通电子胃镜检查多引起患者咽喉不适、恶心呕吐及患者因恐惧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断。为了患者舒适耐受及胃镜操作的顺利进行,全身麻醉下的无痛胃镜检查技术在各级医院迅速开展。鼻胃镜从2000年初已开始应用于国内[2],这项有别于麻醉胃镜的新型胃镜——经鼻胃镜检查应运而生[3],因对患者痛苦少,对术者操作更便捷,该院从2011年8月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经鼻胃镜诊治,实践证明该设备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在功能上完全保持了普通胃镜的水平,检查过程中可做到在无痛程度上与麻醉胃镜大致相仿,且可减少因使用镇静麻醉胃镜检查存在的一定风险。

该院自2011年8月—2012年6月应用新型的超细经鼻胃镜,完成了1 491例的上消化道检查,取得了较满意效果。周丽雅等[4]25年间100 000例胃镜检查结果显示,球部溃疡检出率为13.03%,胃溃疡检出率为4.19%,胃癌检出率为2.36%,该组的上述结果分别为3.69%、5.97%、0.6%,与周丽雅等[4]胃溃疡的结果大致相似,胃及食管的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0.6%、1.68%,均显著低于国内文献报道[5],分析原因,统计发现患者行经鼻胃镜检查较普通胃镜检查舒适,愿意再次甚至多次复查,同时超细经鼻胃镜受检的年龄范围大大优于普通胃镜,尤其在儿童、高龄及危重病例,充分显现了鼻胃镜的独特优势。

内镜下治疗项目通过超细经鼻胃镜可部分完成,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特殊领域中。但在异物检查及取除、内镜下急诊止血等都是可以实施的,特别在对食管及胃出口狭窄、梗阻的治疗时,该镜具有独特的优势[6]。该院1491例的实践表明,超细经鼻胃镜作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治的新措施可以较大提升胃镜的诊治水平,转变内镜检查的传统理念,鼻胃镜的临床应用将会更广泛。

[参考文献]

[1] 郑曼.内镜操作的镇静与麻醉[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6):304-306.

[2] 许国铭,姚银珍,田箐,等.鼻胃镜(GIF-N230)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2):86-87.

[3] 河野良幸,荻谷一男.极细径FTS经鼻内视镜[J].消化器内视镜,2005, 17(8):806.

[4] 夏玉亭,吴云林,房殿春.胃病临床新视野[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5:143.

[5] 朱继良,余彩云,袁华斌.胃镜检查30276例分析[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9):735.

[6] 王盛根,王寿九,涂金兰,等.超细胃镜在食管狭窄扩张中作用的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6,28(8):563-564.

(收稿日期:2012-11-13)

猜你喜欢

耐受性诊断价值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痛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