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2013-04-03马正军管清欣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鼻息肉

马正军 管清欣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院于2010年12月—2012年6月的1年半期间共收治了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128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科学的随机分组,使两组分别由64例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组成,其中,对照组患者所运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传统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所运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为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观察组的64例患者中,痊愈39例,有效22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而观察组的患者中,治愈34例,有效19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患者而言,运用鼻内镜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是极为安全与有效的,临床疗效明显、确切,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34-02

鼻窦炎和鼻息肉均是耳鼻喉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Caldwell—Luc手术以及Killian手术等,然而,上述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并发症较多,且临床疗效并不显著等局限,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1]。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鼻内镜的广泛应用,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首选方式了,其将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提高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为了进一步确定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该院特对2010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8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64例患者运用了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式,临床疗效十分显著,现将详细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临床资料均来自于该院门诊所收治的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其为该院1年半时间中所收治的128例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72例,女性患者为56例,患者的病程长短时间不等,平均为12.5年。患者在手术之前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头晕以及流脓涕等,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该组病例中,首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为96例,前期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为32例。其中,1次手术史的患者为21例,2次手术史的患者为7例,另有4例患者有4次手术史。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均进行CT水平位或冠状位的扫描。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如下:I型I期的患者为31例,I型Ⅱ期的患者为5例,I型Ⅲ期的患者为8例;1I型I期的患者为30例,Ⅱ型Ⅱ期的患者为32例,Ⅱ型Ⅲ期的患者为22例。将该组研究中的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并将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局部浸润麻醉的麻醉方式,在鼻内镜的监视下先对患者的鼻道嗅裂部位息肉来进行切除,并将侧壁的解剖标志充分暴露出来,之后对患者息肉中的鼻甲或轴膜组织进行切除,最后再对其筛泡以及钩突等进行切除。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其病变部位的具体状况先后切开蝶窦以及额窦等部位,并适当的扩大上颌窦或蝶窦的开口等。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患者鼻轴膜所造成的损害。手术之后运用明胶海绵进行填塞止血,对患者的血痴以及鼻腔分泌物进行有效的清理。术后每日给予患者麻黄素滴鼻液或 庆大霉素进行滴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来进行囊泡以及肉芽的清除。

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并定期清除患者鼻腔内的干痂、水肿组织、肉芽以及分泌物等,注意为患者及时解除术腔粘连,并保持好鼻窦、鼻腔等引流的开通,以利于患者术腔粘膜的上皮化,并预防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再次复发[2]。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消失,其窦口开放状况良好,窦腔轴膜内无明显的脓性分泌物并出现,上皮化状况显著改变;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窦腔仅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存在,部分轴膜出现肥厚或水肿的状况;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毫无改善,且腔内有粘连出现,窦口出现了狭窄或闭锁的情况,且窦腔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该组研究中将痊愈和有效计为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得到的所有数据资料均经过SPSS16.0软件科学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观察组的64例患者中,痊愈39例,有效22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而观察组的患者中,治愈34例,有效19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对比情况请见表1。

3 讨论

鼻窦炎和鼻息肉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式为鼻窦手术,然而,此种治疗方式却具有手术创伤大、容易导致患者鼻内组织的损坏等。而鼻内镜手术则是近些年来临床中广泛开展的一种崭新的手术方式,其有效的通过鼻内镜彻底清除患者鼻窦周围和鼻窦内的病变,特别是能够较为显著的清除隐蔽部位的病变组织,其具有微创,并能够保留患者鼻内组织功能等显著优势,是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最佳方式[3]。

临床认为,导致患者鼻窦炎发病的关键以及中心部位为患者的窦口鼻道复合体通气以及引流障碍,患者的额窦、蝶窦以及上颌窦的炎症均是由其筛窦炎所导致的。所以,临床中对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变异进行纠正和治疗,处理筛窦以及其周围不可逆的病变,并重建患者鼻窦口的通气及引流,是有效预防鼻窦炎和鼻息肉复发的关键,也是保障鼻窦炎和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该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筛窦切除,并酌情的开放了毗邻窦口,术后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与国内的相关报道结果一致[4]。此外,该组患者的近期随访以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复发率均较低,疗效确切。

相关的文献记载[5],在为患者进行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手术之后,极易导致其出现并发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17%之间。该组研究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其主要表现为手术中的大出血、鼻腔粘连、鼻侧偏盲、鼻源性脑膜炎以及脑脊液鼻漏等,与相关的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

该组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运用鼻内镜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是十分安全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不仅不会对患者鼻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造成损伤,且术后的复发率较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尹秋鸿,刘虹,李长国,等.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87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68-70.

[2] 黎万荣,殷泽登,黄英,等.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附685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 2004,10(7):28-30.

[3] 梁维红.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28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84-85.

[4] 彭正加.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135例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4):418-420.

[5] 陆伟明.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5-86.

(收稿日期:2012-08-29)

猜你喜欢

鼻内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对中下鼻甲处理的价值评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