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室被“洗”之后

2013-03-28张楚芬

中国德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小丁管教午休

张楚芬

一天午饭后,我像往常一样到教室转一转,想顺便找一两个学生随意聊一聊。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一天会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然而,我一踏进教室门口,就惊呆了:教室地板全是水,墙壁上的宣传栏全都湿漉漉的!老天,看样子是有人痛快淋漓地在教室过了一回“泼水节”了!再一看,午休的同学都有序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我当即就问:“发生什么事了?这是谁搞的?”学生七嘴八舌回答:“不知道。”其中一个学生解释:上午第五节是体育课,下了课大家都直接去吃饭,吃完饭回来就发现教室是这样子了,真不知道是谁干的。我猜想此时此刻“肇事者”就在教室坐着,因为宿生吃完饭赶着回宿舍,通常不会再回教室“作案”。我估计这样问是问不出来的,干脆先放一放吧,免得影响了午休。于是笑着说:“你们几十个午休的同学都没看到,难道是我们班教室闹‘鬼了?我们下午一起捉‘鬼好不好?”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下午课间,我分别找了两个平日很本分的同学了解相关情况,其中一个同学说可能是小丁干的。小丁是个比较乖的男孩,来一中这么久,他除了成绩平平之外,没什么让老师操心的,他怎么会突然间做出这么一件“大事”呢?我心里没有底,有点不相信。但我还是把小丁叫出来询问,他一本正经地否认了,这时我还是相信他。我没有证据,只好继续找学生了解情况,又有一个同学说是小丁干的,但小丁拒不承认,语气、表情比刚才更坚定。我心里想:千万别冤枉他,伤害了一颗纯真的心是为人师的失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处理同学关系时也开始成人化,一般不会像小学时那样“童言无忌”,更不会出现大家都站出来指证的现象。而且不再愿意像小学时那样“忠心耿耿”地向老师打小报告,正是他们长大了的标志,有了独立意识与主张的体现,这怎么就不是件好事呢?我若执意要以这种鼓动学生揭发的方式来找出“肇事者”,势必是为难学生,强逼学生“出卖”同学了。于是我决定另想办法。

回到办公室,经一番冥思苦想,想到最近正在读的《正面管教》一书。“正面管教”就是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教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承担责任。我想该怎么问?怎么切入?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快到放学了,我请全班同学留下来,用非常平和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中午教室被“狠狠”地清洗了,连墙壁上的宣传栏也有幸被“关照”了,看样子应该不是不小心弄的,而是有意的。”很多同学点点头表示赞同。“自有我们这个班集体以来,我认为同学都是明白事理的,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老师猜想,做这件事的同学当时也许是遇上了令他很生气的什么事,一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才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闷或怒气,如果是这样,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相信同学们也能体谅他的冲动。”不少同学纷纷点头。我继续说道:“这位同学当时没有想到教室到处是水会给同学们的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但是,这个行为客观上损害了班集体的利益,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在大家面前树立了负面的形象,我想这一定不是他喜欢的。如果这位同学没有机会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承认错误,那么这件事会成为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成为一份很重的心事。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很自尊自爱的人,所以,我想这位同学此时此刻一定觉得很惭愧、很难为情!同时也可能担心、害怕老师因此惩罚他。那么,老师想对这位同学说:如果你主动承认,并保证下不为例,大家会原谅你,你仍然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如果不主动承认,心里背负着一个精神包袱,首先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和学习,这显然对自己不利;其次,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犯错有时是难免的,可贵的是敢于给自己一个改错的机会,勇于承担就是迈出改进的一大步。老师不是查不出来事情的真相,而是想把这个机会留给你自己!我也相信你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说完这些话,我宣布下课。

没想到,我刚走出教室门口,小丁就心事重重地走过来说:“老师,我有话跟你说。今天中午教室是我‘洗的。”我在心里长吁了一口气:终于解决了!正面管教起作用了!

当晚,我跟小丁的家长沟通这件事,家长说:他从小做错事都死不承认,读小学时必须是每个同学都站出来指证,他才会承认,为此还挨过他爸爸两顿打。很奇怪,这次他怎么会迅速主动承认呢?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教育无小事,处处是学问。都说“教无定法”,但一定有更艺术、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与途径值得我们去探寻,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的确要费一些心思,但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既解决了问题,又在呵护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小丁管教午休
钉扣子的人
光影视界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凡尘多少事,都付一梦中
小丁写作文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疯狂编辑部之午休时间
管教晚矣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WHERE ARE WE GOING,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