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七色花”

2013-03-28秦礼春

中国德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七色阳光评价

秦礼春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种树要顺应树木的天性,德育评价亦如此。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由发展,方能彰显德育评价的力量。为此,南京市东山小学在“长善而救其失”的德育理念指导下,对传统的德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变革,搭建了“七色花”个性化评价体系,以评价的多元化,促进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

注重个性发展,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因此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美好的,教育也应该是光明的、绚烂的、色彩丰富而鲜明的。我们撷取“七色花”为评价媒介,所构想的“七色花”的含义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花”多彩而协调,它代表着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文化的孕育下,获得基础的、和谐的全面发展。每一朵“七色花”都有七个透明的花瓣,每个花瓣各有一种颜色,这预示着每一个学生在“长善而救其失”的理念培育下,获得鲜明的、丰富的个性发展。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尺子越多,好学生越多。

评价的过程也充满了诗情与童趣。以7种花色为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基本涵盖了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各种品质和能力。

赤色文明礼仪花—礼貌、守纪、爱心、诚信

橙色勇敢自信花—勇敢、自信

金色快乐阳光花—体能、健康

绿色志愿服务花—自觉、管理、实践

青色善学乐学花—阅读、表达、合作

蓝色心灵手巧花—动手、动脑、创造

紫色琴棋书画花—音乐、美术、棋类

操作过程中,对激励学生品行的文明礼仪花、勇敢自信花、志愿服务花,我们要求以模糊评价方式为主,其他为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四色花,评价须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公平公正。没有明显特长的,应多从品质方面给予评价倾斜,使评价的面尽可能大一些。同时,为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可采用及时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七色花”阳光卡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

强化过程发展,变评价过程为教育过程

“评价本身就是教育。”我们以“七色花”阳光卡为评价媒体,实行一卡多评。评价主体是德育处、少先队、年段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值日教师、学生、家长等,依照“七色花”个性化发展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评价。

即时评价—评价主体为个人(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值日教师等)。具体评价方式为:评价主体依照评价要点进行及时评价,申请发放相应的阳光卡,签上评价人的姓名,并注明日期。被评价学生在卡上填写姓名和受表彰的理由。

双周评价—评价主体为班主任。具体评价方式为:以班级为单位,以两个星期为周期,组织统计本班每种花色阳光卡的数量,按得卡多少评出班级“七色花”阳光少年若干名,并将受表彰学生的照片张贴于班级的个人名片上。

每月评价—评价主体为年级评价组。具体评价方式为:中队长统计本班同学获得各色阳光卡的张数,每月上报各色阳光卡最多的学生被表彰为年级“七色花”阳光少年,由少先队汇总后在学校橱窗内进行红榜表扬,并发放证书。

学期评价—评价主体为少先队大队部。具体评价方式为:学期末,根据班级学生获得同一花色阳光卡多少,推荐“七色花”阳光少年两名,表彰为校级“七色花”阳光少年,由少先队授予“七色花”雏鹰奖章一枚,存放在其成长手册里。

阶段评价—评价主体为学校德育处。具体评价方式为:集满5个同一种“七色花”雏鹰奖章的由少先队授予“××之星”奖牌一面,并在学生集会时进行表彰。根据“××之星”奖牌数,每年度评出10个“东小之星”,并颁发奖杯一座。

与此同时,学校自行设计制作了学生“七色花”成长网站。每两周,班主任将即时评价中产生的“七色花”阳光卡的数量和类别按每个学生的编号输入Excel表中。经网站管理后台导入后,自动进行分类统计,筛选出符合“七色花”阳光少年条件的学生,在“七色花”栏上显示,并自动记载到学生个人主页上。这样,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品质和特长,通过过程性评价就可以呈现出来。班主任、教师、家长以及关心学生成长的其他人均可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修正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时,学生自己也可随时查看自己获得“七色花”阳光少年的时间、次数、类别和级别,更加清楚自己个性化发展的方向,弥补自己的发展短板。

为使评价贯穿学生成长过程,我们为每位学生都设定了一个终身不变的账号,同时也为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以及同伴设置了不同的管理权限,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后台操作管理。

“七色花”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各级“七色花”阳光少年的评价记录;“特例作业”是不同时段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如一次认真的听写、一次工整的写字作业等;“作品欣赏”主要是记录学生平时读书、背诵、讲故事、习作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各种实物:“教师寄语”“同伴话语”“家长感言”都一一由相应对象填写并保存于网页,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等了解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在评价过程中受教育,更在评价过程中健康成长。

重视自主发展,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

对学生个体而言,评价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方式,但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重他人评价、轻自我评价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认为自我评价是基础,他人评价是条件,没有自我评价的他人评价是暗淡无光的,没有自我认同的他人评价是外加给评价客体的,其消极结果是被评者对其评价要么漠不关心,要么滋生抵触情绪或消极对抗。因此,我们遵循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的原则,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自我再评价的循环操作流程,顺应学生的自主发展。

评价实践证明,在实施他人评价之前,被评者根据评价标准(“七色花”评价),都会有或显或隐的自我评价目标,我们称之为学生的自我规划,学生自我分析目前的基础,确定自己小学阶段的总体规划以及中短期的奋斗目标,把他人(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整合到自我评价体系之中,在他人评价的过程中以及评价结束,都会有一种或显或隐的自我再评价,决定对他人评价结论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实时调整自我规划,再参照他人评价,如此反复循环,逐步修正自己的发展轨迹,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自己。

这样做,强调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尊重了被评价者的评价权利,促进了被评价者主动思考和评估自身发展的需要,激发了被评价者的参与热情,培养了积极思维和努力创造的能力。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所言:“教育主要动因不再是校长、教师了,而是处于受教育过程之中的个人。正是这种个人获得发展,也正是这种个人改造自己,正是这种个人通过对自己来讲是独特的而不可由别人来替代的一种过程来发挥自己的潜力。”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我们的教育也应遵循这一规律,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各尽其能,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他的那一朵“七色花”!

责任编辑/闫益佳

猜你喜欢

七色阳光评价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七色花
走,出发!
七色转盘呼呼转
走在阳光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