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善救失乃教育之本—访朝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淑惠

2013-03-28宋立文刘东秀

中国德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教育

宋立文 刘东秀

亲切和善、优雅自如,是李副局长给人的第一印象。与之对谈,忽觉用“眼冷似灰,心热如火”则更为贴切。她总是在热闹的表象中着一冷眼,用来发现教育的本质,又善于在简单的细节处存一热心,以此提升教育的境界与高度。谈及教育,她的思想和智慧如清泉缓缓流淌,沁人心田。:李局长,您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凸显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从一线教学岗位成长起来的教育管理者,您对德育工作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识?

李淑惠:关于教育,我认同著名作家俞平伯先生的观点。他曾说“一切文化都是顺应自然之理以反自然,教育亦只是顺人性之理以反人性。”学生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育就应该“长其善而救其失”,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发扬“善”的方面,从而改造和修正“恶”的部分,使之走上正道,健康发展。

什么是德?从字形来分析,“德”字左边是“双人旁”,引申为道路,右边是由“十”“目”“一”“心”组成。人走路要用眼睛看,用心去想,以选择方向,而道路象征人达到目标的思路、途径、措施。所以,“德”就是途径、思路、手段、秩序等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在今天也并不过时。“立德”是指做人,用一整套价值观念支配自己的言行;“立功”是指做事,用最优化的方法、途径做出最完美的事业;“立言”是指做学问,把最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知灼见留给世人。不论是立功还是立言,都必须在价值观的支配下才能完成,不同的价值观支配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也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做德育的人喊德育,但不知道德育是什么。部分校长认为管着学生,搞点活动,别让学生出事,这就是德育了,我认为这样的理解过于狭隘。做好德育工作需要树立大德育观念,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确立观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以前在学校讲过《领导科学》这门课,其中第一章就是领导观念,当时不甚理解,现在自己走到领导岗位,才深知“观念是行动的君主”。每个人都有主观世界,都有自己所建立起来的一套认知标准和价值体系,要想改变是很困难的。怎样来改变呢?太强化灌输不行,容易出现逆反,教育是艺术,艺术讲究技巧、分寸、火候,于是就在教育二字中间加一个“化”字,“教”是教导,“育”是养育,“化”是慢慢地改变。教育是个慢活儿,也是个细活儿,必须要按照教育规律行事。

:尊重教育规律是办好教育的重要前提,而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规律也是教育必须尊重的两个基本规律。这说起来容易,又怎样来付诸实践呢?

李淑惠:我们国家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了引进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未成年人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比较敏感并易于接受,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中小学生进行教唆、引诱,加之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急于介入社会体现个人价值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难免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5+2=0”就是这一状况的生动写照。如何才能让学生走上正道?不妨先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一片旷野里。哲学家问身边的弟子该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们十分惊愕,没有想到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竟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于是,他们给出了各种答案,有的说用铲子就够了,有的说用火烧,有的建议在草上撒上石灰,还有的说要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子地坐下,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这样一句话: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主抓价值观念的输入问题,让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占上风。我们主张树立大德育观,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除了有思想品德课,还要开发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校本教材,将宏大的德育目标细化为观点、情感等分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一些具体做法上的指导,多宣传一些身边的凡人好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他们培养成文化底蕴丰厚,人格健全,发展和谐的新时代公民。

:您刚刚提到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是怎样来具体落实的呢?

李淑惠: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的指导方针是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润物细无声。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规律,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不仅入脑,而且入心。

组织建设:建立市、县、校三级德育工作机构,有分管领导,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德育教研部门,形成主抓与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队伍建设:在明确德育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教研部门开展德育主管领导培训、班主任培训、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以及挂职锻炼、参观考察、学术研讨等各种方式,提升德育队伍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

科研引领:开展《朝阳市中小学百校特色德育的实验与研究》《学科渗透德育的实验与研究》《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等课题研究,编写了环境教育、爱家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读本,增强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资源整合:抓住学校主阵地,加强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美化校园环境,支持社团建设,塑造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建设朝阳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尤其是发挥社区、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载体的教育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和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积极与朝阳市精神文明办、团委、环保局、司法局、公安局、妇联、红十字会、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形成全社会联动机制和教育合力。

科学评价:结合中小学实际,重新调整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条件,启动了“希望之星”等一系列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评选活动,着重从热忱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

总之,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断地与时俱进,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总结规律,摸索办法,其根本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归宿,真正做到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2012年8月,北票市泉巨永乡双山子小学张宝华老师不畏艰难,坚守大山深处四人学校的感人事迹见诸光明日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请问,朝阳市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

李淑惠:首先是抓“一把手”即校长。德育重要到什么程度,具体如何落实,校长认识正确,工作就好做。对校长的道德修为和素质提升,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引导:一是尊重。除了尊重教育规律,还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每一个教师是学校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有知识、有思想、有自尊的群体,校长需要把每一个教师都当成有自主性、能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难处,做一个善解人意的管理者。二是谈话。蔡元培曾经住在公学中院三楼宿舍,每到晚间,常约两三位同学谈话,或令口述学习心得,或谈时事感想,或讨论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意见请教。“学生每去,看见满室图书,总教习长日伏案期间,无疾言,无愠色,无倦容,皆大悦服。”所以对校长来说,谈话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的学生人数多,校长找每个学生谈话不太现实,但是可以灵活处理。比如,到食堂跟学生一起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就拉近了校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培养方面,我们注重正面典型的宣传和培养,用正风正气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注重发现、培养先进典型,推广典型经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师德高尚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开展校务公开、政务公开等阳光工程和评选表彰中小学师德标兵等工作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学期,我们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优秀班主任巡回报告会,共选出24位优秀班主任,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的教学感悟和管理艺术都非常鲜活、生动,给人以感染和启迪。

2012年,我们还制定了《朝阳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分别以“规范行为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 优质施教”“爱生奉献 幸福从教”为主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敬业奉献的自觉性,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注重静态(空洞)的晓之以理,忽略动态(实际)的导之以行,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请您谈谈,朝阳市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成效如何?

李淑惠: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在谈及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时说过,“现在的孩子最缺的是爱、传统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所以,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引导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过程中感知、感悟、积累,保持一种或好奇、或质疑、或探索的积极进取状态,给他们以心灵的震撼才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这个过程就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因此,从2009年起,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实践体验,确定知行统一”的德育工作思路,从读书活动入手,把读书和人格修养、心灵对话、感恩实践、风采展示、习惯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扣动心灵 自主发展”实践体验活动,按照知、情、意、行的认知规律,衍生出了“读书励志、健心益智、真情感恩、风采展示”四个基本环节。这一活动的任务是将学生的问题课程化,或解决问题,或预设问题,通过创造时机和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运用期望效应和正面强化手段不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和实践的兴趣,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校园因此而充满活力,广大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情绪自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011年,我市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扣动心灵 自主发展”实践体验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促进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更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主发展,促进师德师能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校办学特色更好更快地形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目与我市实践体验活动紧密联系,家长奔走相告就是个明证。

责任编辑/高艳艳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