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高等教育选择的困境——李枭鹰著《高等教育选择论》读后

2013-03-27王贤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复杂性理性主体

□王贤

(作者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选择无处不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充满选择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种种问题的本质,源于我们对教育发展多种可能性所必需进行理性选择的困惑。我们认为,只有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在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其它领域行为选择的研究成果,才能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的选择问题。李枭鹰所著的《高等教育选择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从选题和内容上都体现了上述背景,并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高等教育选择有着多方面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是高等教育选择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的构成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繁杂因素不同排列组合存在和发展的多样性,造就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方面的多样化选择。这就为高等教育选择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进行选择是为了更好地通过实现教育的优化来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在选择的趋利性本质驱使下,人类必然为自身的优化发展而做出实现最佳选择的努力。简而言之,高等教育选择的可能性源自于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同时,高等教育选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高等教育选择的必然性。

其次,高等教育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发展和效益最大化。教育是典型的人为现象,它随着人意志的改变而发生转移。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本质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体现为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选择问题。因此,教育选择必然是为满足人的教育发展的特殊需要而开展的目的性选择。也正因为如此,教育的选择是有客观规律的,是融规律性和目的性为一体的,但绝非缺乏自由的一种被动受限行为。自由是保障高等教育真正践行其“选择”权益的基础。高等教育选择体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发挥,这是一种受选择主体认知能力和条件制约,同时也不能超脱客观的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所支配的“自由选择”。

再次,高等教育选择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主要是源于高等教育选择主体的多样性及其选择过程的复杂性。高等教育选择的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异。各主体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地位、功能以及各自的利益取向迥异,因此他们对高等教育选择的出发点、目的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而且不同主体的选择不是一种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结果,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身地位以及对教育需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可以说,高等教育的选择是多个主体间的一个利益取向博弈过程,博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双方或多方共赢,从而达到利益分配的均衡和效益最大化。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实现均衡性或许只是高等教育选择的“应然”性,而其“实然”往往难逃非理性化的存在。因此,高等教育实现理性选择的过程必然是不断的接近其“应然”性的过程。

最后,高等教育选择研究所需要解决的核心和最终问题是如何进行理性地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多方面困境及其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决定了高等教育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一个极性取舍,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行为。基于高等教育选择的复杂性,作者李枭鹰颇有创见地提出了必须从“简单思维”的樊篱中走出来,学会用“复杂性思维”,比如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等来审视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选择乃至高等教育探究方式的突破与革新。

总体而言,《高等教育选择论》一书是一部探索高等教育选择理论的成功著作,也是高等教育选择学的“开山之作”。该书的问世体现了作者开创进取的学术胆识,毕竟“高等教育选择”领域还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荒地”,“拓荒”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正如清代学者叶燮在《原诗·内篇》里所写到的:“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萎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李枭鹰的学术选择彰显了其理智而又不失勇毅的先行者风范。该书怀着对高等教育选择的敬畏和尊崇、对高等教育理性而自由选择的期盼与热望,以冷静的思索和科学的方法来努力追寻教育选择的本真和策略,以期对教育选择实践进行理论指导:将教育选择融于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制度的制定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可以说,该书所提出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以及深入浅出的论述风格、渊博的理论造诣、广征博引的写作手法,对高等教育选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复杂性理性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