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盯人”不是法宝

2013-03-27林鸣

大众标准化 2013年4期
关键词:快捷酒店质检员餐饮企业

● 林鸣

众所周知, 4S 店是汽车的“家”。 但车主想不到,当您在“家”里悠闲地喝茶看电视时,就在自己眼皮底下挨了一“刀”。业内人士悄悄披露:无论是4S 店还是私营汽车维修厂,只要车辆维保,店家普遍在某些环节下手。车主花了冤枉钱,材料被偷梁换柱,甚至连换都没换就被维修工“私吞”了。有报道称:某品牌4S 店一名维修工一个月最多时可偷偷卖出70 个滤清器——平均每天都要私吞两三个滤清器。当然,这是个别现象——但愿!那么,如何避免毫不知情地挨坑?业内人士给出了简单的维权“法宝”:车主最好待在车间里,盯着工人的一举一动,实施全程监控。

3·15 之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吉野家被曝光,其问题包括卖剩米饭,餐具未按要求清洗消毒等。经媒体的“放大镜”一检视,原来以“良心品质”自居的吉野家,后厨竟如此不堪。无独有偶,去年被央视曝光的麦当劳,同样在后厨栽了跟头,其过期食品翻新再售等问题,与吉野家如出一辙。这暴露出当下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控混乱的弊端。消费者担忧地说,连知名餐饮企业的后厨都这么脏,我们还敢到哪儿去吃饭?有人表示:进了餐馆,一定要眼不错珠地盯着厨师和服务员。这可能吗?何况后厨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呢。

还有,城市快捷酒店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等特点,受到旅客的青睐,可是近一个时期入住率明显减少。为什么?一位客人表示,他曾亲眼目睹服务员在客房卫生间做保洁时,用一条毛巾擦完马桶后再擦拭漱口杯:“这么不讲究让人看到倒胃口,一点都不想继续住下去了。”没想到,随着各方调查深入,人们发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居然成了“常态”。调查显示:过半消费者对快捷酒店的共用纺织品表示不信任,其中多数人表示“今后凡住酒店,必自带毛巾、洗漱用具”,其中一位消费者甚至说自己会“自带床单。”既然如此,我劝经常出门的客人还是买房车吧。

消费者盯着厂商,厂商时刻防备消费者。这种高度对立的戒备状态,还能让我们拥有消费的快乐体验吗?难怪有人形容:由于缺乏诚信,我们的社会正蒙着一层厚厚的“雾霾”,以致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企业生产能够实现“人盯人”战术吗?尽管很难,确实有一家奶企做到了。他们在车间里实行“人盯人、人盯车、人盯站”的管理模式,派驻200 多名专职人员驻站监管,实现从奶牛饲养到挤奶、运输、入厂检验等步骤的全过程管控,其中入场检测包括原料奶的环境卫生、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抗生素等50 多项指标,合格后方可收购,确保原料奶的安全、优质。不过管理专家对此摇头:就算您把车间的每个角落都安置电子眼,每个一线员工身后都站着一名质检员,也不可能保证做到绝对无死角。权威人士称,近年来抓食品安全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为什么还有人敢以身试法?反思原因:监管力量有限,实在管不过来。例如地沟油,我国有约230 万家持证餐饮企业,负责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却只有8 万人。而这8 万人还要同时监管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如果只靠“人盯人”,肯定忙不过来。其实,餐饮企业再多,也架不住消费者多、网民多、媒体耳目多,以“多”对“多”,在食品安全的监督上,肯定比监管部门“人盯人”的力量更大。既然认识到这一点,就应该积极鼓励社会监督力量组成强大的“监管兵团”,每个人都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做到人人都是“质检员”。

当然,最高明的,是让生产者自己“监督”自己。在这个把原则当废话的年代,有些“废话”还是要一讲再讲。一家成熟的企业,要把保证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最高要求。为了把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个员工头脑中,要组织大量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把“从细节做起,严把质量关”的宗旨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这就像学开车,新司机总是在提醒自己“左刹车,右油门”,而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则全凭本能——聪明的老总,就是要把质量意识变成全体员工的“本能”,自觉自愿地生产合格产品。无论如何,单靠“人盯人”的办法是愚蠢的。

猜你喜欢

快捷酒店质检员餐饮企业
质检员工作模式优化的思考与探索
我的爸爸是质检员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用心做好茶
质检员
国内快捷酒店经营发展分析
高档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