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区高校语言类课程听力训练教学实践探析

2013-03-20吴术燕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音位现代汉语普通话

吴术燕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方言区高校语言类课程听力训练教学实践探析

吴术燕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现代汉语”、“普通话训练”、“语言学概论”这三门课程联系密切,该文结合这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对方言区高校语言类课程中听力训练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提高听力训练的教学水平。

方言区高校;听力训练;教学实践

高校本科语言类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训练”、“汉语修辞学”等等,本文主要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训练”、“语言学概论”这三门课程为依托对方言区高校本科语言类课程听力训练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按照本科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的不同认知特点和课程的难易度,这三门课程的开设顺序一般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训练”、“语言学概论”,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探讨这三门语言类课程中听力训练的教学实践,以提高听力训练的教学水平。

一、“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听力训练

“现代汉语”课程中包含语音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方言区的同学而言,在发音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感知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听力训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要素。

(一)听力训练在现代汉语课程中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教学时间是一学年,也就是大一上、下两个学期。“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1]现代汉语课程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与听力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上学期语音部分的学习,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要重新系统性地学习声母、韵母、音节、声调以及汉语拼音方案等,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是回到了童年时代,但对于来自方言区、母语为方言或次方言的同学来说,又觉得发标准音非常难,尤其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资源异常丰富,有的家庭中的成员甚至会说几种土话,这么复杂的语言环境,也增加了来自这种语言环境的同学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难度,然而,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同学,早已过了语言关键期,在听力方面早就建立了对母语的高度敏感性,这也就意味着对普通话语音系统就不会那么敏感,听力训练对于这些同学的语音学习而言就更加重要。

(二)“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听力训练实践

在这一学习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把听力训练的重点放在训练学生听发音部位上,让学生熟悉每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过程,边听边揣摩。下面举例谈谈实践中的训练。

1.平翘舌音的训练实践

有的同学发不出“zh、ch、sh”这三个音,认为这三个音是把舌头卷起来,有的同学在没有接触系统的语言知识之前,在生活中把这三个音称为“卷舌音”,我们知道,这三个音在发音时,要舌尖上翘,对准硬腭前部,发准这三个音必须要把握好“舌尖”和“上翘”这两个关键,要能够从听觉上感知到发音部位是能够发准这三个音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听准这三个音。有的学习者容易把这三个翘舌音同三个平舌音z、c、s相混淆,从听觉上感知舌尖的位置是区分这两组音的基础条件。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发音准确的学习者与发音有偏误的学习者组成互助组,训练发音准确的学习者听语音偏误,训练发音有偏误的学习者听正确发音,两者的听力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2.鼻音与边音的训练实践

有的同学不能区分鼻音n和边音l,在训练中也要特别强调这两个音发音部位和发音过程的差异,而首先要做到的是从听觉感知上区分这两个音的发音,n是鼻音,发音时,要注意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并从鼻腔通过,而l是边音,气流也振动声带,并从舌头的两边或者一边通过。

二、“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听力训练

“普通话训练”是高校选修课程,传统教学往往看重发音训练,但听力训练也不应忽视。下面我们来讨论普通话训练课程中听力训练的重要性及听力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听力训练在“普通话训练”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用语;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工作中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际用语。”[2]普通话是国家推广的通用语,是我们汉民族的共同语,方言区高校开设“普通话训练”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训练”课程一般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限定选修课,这一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这门课程一般在“现代汉语”课程之后开设,通过“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语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这一教学阶段,我们把“听差异”作为听力训练的重点。

(二)“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听力训练实践

“听差异”就是要训练学生听母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主要特征,尤其是针对母语方言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韵律差异进行集中训练,内容包括“听轻重”、“听长短”、“听节奏”等。

1.词语的轻重音的训练实践

轻声的存在是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一个特点,“就词重音来说,从总体看,广西方言和普通话的韵律差异非常明显,以双音节词为例,广西方言习惯于把重音放到第二个音节,这就和普通话中的轻声词形成明显的差异”[3]。因此,一定要在方言和普通话词语发音的比较中,训练学生在听觉上能够区别轻重音。在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二题是朗读词语,一般会出现几个轻声词,首先,应试者要能够识别出这些轻声词,然后,还要准确地读出这些轻声词,对于轻重的分辨,我们主要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和训练,一是对于同一组词用标准普通话和带方音的普通话分别朗读,训练学生从听觉上感知轻重的不同,一是在普通话系统中找出一些既可以读作轻声也可以不读作轻声的词,引导学生从听觉上区分轻重,如“地道”、“东西”等。

2.方言与普通话总体韵律特征差异的训练实践

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三题是朗读题,应试人要朗读短文一篇,“测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还测查语流音变、语调以及流畅程度”[4]。按照这样的测试要求,应试人要结合具体的短文内容以正确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读,也就是要把握好普通话的韵律特征,轻重和长短联系密切,轻重和长短影响节奏,节奏影响语调和情感,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在教学中也难以分解,但一定要有所侧重,要分开来训练。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对于句重音的把握,句重音包括强调重音、对比重音、问答重音、普通重音等[5],我们知道在语篇朗读中,轻重、长短、节奏的变化都不是绝对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标准,这与不同类型的句重音所产生的不同轻重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能够在朗读中比较,在听觉上区别,这是是掌握词语、句子和语篇韵律特征的基础和关键。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的听力训练

“语言学概论”课程不只是基础理论课程,也需要有听力训练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实践,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

(一)听力训练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的必要性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以阐明、传授语言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语言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但也是具有应用性的课程。“语言学既有作为基础学科的魅力和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门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科学前沿性的充满活力的科学。”[6]6“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基础性与“现代汉语”课程的基础性略有不同,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我们把听力训练重点放在“辨音位”上,可以说这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听力训练。“音位理论”是“语言学概论”课程中“语音”这一章的重要教学内容,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6]67,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音位系统,对于具体语言的音位系统的分析离不开听觉上的感知,如语音相似原则是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而判定语音是否相似要依靠听觉感知。

(二)“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的听力训练实践

“辨音位”既是这一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将来进行语言调查工作的重要基础,进行这一训练也要特别注意比较法的运用,歌德有一句名言,“不懂外国语的人对本国语也是无知的”,语言是有共性的,把握好共性,也能够对差异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比较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和母语方言的音位系统或者是某一门外国语的音位系统,这样也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举例来说明。音位包括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调位、时位、重位属于非音质音位,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重位,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高变化叫调位,非音质音位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有不同的体现,就汉语和英语对比来看,重音在英语中有区别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区别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作用,重音和音高变化的判断都是不能够离开听觉训练的,通过不同语言的对比更能有效地在听觉上突出差异的感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听觉感知能力。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地区为划分依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即同一地区操同一方言的为一组,进行语言调查实践的模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四、小结

“现代汉语”、“普通话训练”、“语言学概论”这三门课程具有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因为任课教师不是同一个人而把这三门课程割裂开来,尤其是对于来自方言区的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循序渐进的听力训练非常重要,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首先训练他们能够从听觉上分辨出是哪个发音部位发出的音,再进一步训练他们从听觉上分辨发音方法和韵律差异,最后引导他们能够以前两者为基础辨析归纳音位,层层深入,在建立系统的听力训练体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系统性。此外,听力训练不仅是要听准确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也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母语方言或外语,要在对比中训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说,发音原理枯燥、难学。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你把掌握发音原理与深入研究一种语言或学好一种外语的需要结合起来,你就不会有任何枯燥的感觉。”[6]41听力训练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单一的训练而不同实践相结合,学生难免觉得单调,只有跟学生的具体学习动机或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增订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3]吴术燕.韵律认知角度下普通话学习的难点分析—以广西区普通话教学实践为例[J].小说评论,2012(5):194.

[4]卞成林.普通话培训与测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76.

[5]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6.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G642.4

A

1673-8535(2013)02-0097-04

吴术燕(1981-),女,辽宁朝阳人,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高坚)

2013-01-26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B123)

猜你喜欢

音位现代汉语普通话
从铭文标音出发进行曾侯乙编钟律制研究的路径是否可行?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汉语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基于音位的研究*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