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2013-03-05陈万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垂体瘤质地瘤体

陈万中

(河南淮滨县人民医院,河南淮滨 464400)

垂体瘤是常见的脑部肿瘤之一,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侵袭性垂体瘤是介于良、恶之间的一种交界性肿瘤,其瘤体呈腺瘤结节样生长,且常侵犯周围结构。术前对垂体腺瘤质地、侵袭性的准确判断,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目前,在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中,MRI以其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而被广泛应用[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35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MRI对其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手术方式均经眶额入路开颅行肿瘤切除,手术显示镜下操作);均未经药物或放射治疗。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0~62岁,平均(45.9±4.5)岁;病程0.2~18年,平均(5.8±2.5)年;初诊29例,复发7例。

1.2 仪器与方法 36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GE Signa MR机。矢状面,SE T1WI:TR 400ms,TE 8ms;横断面,层厚6.0mm,间距0.6mm,层数20,矩阵179× 256,FOV 21cm×21cm。矢状面行FSE序列T2WI(TR 4 000ms,TE 112ms);横断面行T1WI、T2WI成像,矩阵256×256,层距0.5mm,层厚3.0mm。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质量。

1.3 图像分析 测量冠状位上肿瘤的最大直径,记录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的方式及信号强度特点。对患者的MRI表现与术前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研究。外科医师术中观察肿瘤硬度、生长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取瘤体及肿瘤周边硬膜组织送病理及组织学检查。

2 结果

2.1 MRI成像特点 肿瘤多呈等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呈等T1、长T2信号27例,呈等T1、等T2信号7例,呈略长T1、长T2信号2例。其中7例伴长T1、长T2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后肿瘤不均强化,5例合并出血,其他肿瘤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边界较增强扫描前显示更清楚。MRI观察侵袭性垂体瘤所累及周围组织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共34例,相符率为94.4%。

2.2 MRI显示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在周围组织受累方式中以蔓延和/(或)包绕最常见,26例,占72.2%;压迫4例,占11.1%;移位6例,占16.7%。海绵窦是最容易受累的结构,其次是视交叉和斜坡。

2.3 MRI信号与肿瘤质地的关系 T2WI瘤体、白质信号两者的比值与瘤体质地呈明显相关性,P<0.05。T1WI瘤体、白质信号两者的比值与瘤体质地无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MRI信号与肿瘤质地的关系

3 讨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占垂体腺瘤的66%~94%,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具有多方向生长的特点,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和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垂体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侵袭性垂体瘤MRI信号特征:T2WI多为高信号,T1WI多为等或稍低信号;当合并坏死时,呈长T1、长T2信号;瘤内出血时,则呈短T1、长T2信号。本组36例中呈等T1、长T2信号27例,呈等T1、等T2信号7例,呈略长T1、长T2信号2例。MRI观察侵袭性垂体瘤所累及周围组织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共34例,相符率为94.4%,提示MRI诊断侵袭性垂体瘤有较高的价值。术前准确判断垂体腺瘤质地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3]。本文显示T2WI瘤体、白质信号两者的比值与瘤体质地有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MRI对肿瘤质地的判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RI可在术前有效预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浸润方式及侵袭范围,对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侵袭性垂体瘤累及范围广泛,包括海绵窦、视交叉、斜坡、迈克尔腔、蝶窦、垂体柄、脑室、大脑颞叶、下丘脑、桥池、大脑脚和脑沟,且其在以上部位的发生率逐渐降低[4]。本组在周围组织受累方式中以蔓延和/(或)包绕最常见,共26例(占72.2%);压迫4例;移位6例。

综上所述,MRI检查简单可行,对侵袭性垂体瘤诊断准确率高,可为术前诊断垂体瘤的侵袭性提供依据,是诊断侵袭性垂体瘤的重要方法。

图1 增强矢状位T1WI显示肿瘤不均匀强化,肿瘤存在无强化的囊变区,视交叉受压迫,侵犯斜坡

[1]梁琳,唐桂波.低场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和影像特征[J].青海医药杂志,2009,39(7):78-80.

[2]唐作华,钱雯,宋济昌,等.磁共振成像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3):417-419.

[3]刘志远,施增儒,吴忆,等.垂体瘤的MRI诊断(48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18(13):134-135.

[4]洪楠,王屹,孙燕萍,等 .垂体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文献综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9(3):216-218.

(回修日期 2012-09-09)

猜你喜欢

垂体瘤质地瘤体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丝滑”表带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跟踪导练(四)4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