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2013-03-03王方方刘培民马亚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热疗射频腹腔

王方方刘培民马亚丽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王方方1刘培民2马亚丽3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生存质量和毒副作用。方法:32例肿瘤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其中治疗组1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 (顺铂+地塞米松)联合深部射频热疗;对照组16例,单纯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 (顺铂+地塞米松)治疗。每周3次,连续4周,完成治疗后复查,评价疗效,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肿瘤、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热灌注化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深部射频热疗

腹腔淋巴结转移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时的常见并发症。例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大肠癌、胆囊癌、胆管癌等常因淋巴结转移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些肿瘤手术后又因腹腔淋巴结转移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少等症状,并发肠梗阻、腹水、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病人因此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目前临床多为全身化疗为主,少有局部放疗,亦有热治疗及中药治疗的报道,但临床有效率均较低。我科采用腹腔热生理盐水43℃加入小剂量顺铂注射液及地塞米松腹腔内灌注,后行局部热疗,使热疗与抗肿瘤药物联合而增加血药浓度,增强灭活肿瘤细胞的效果,从而使腹腔淋巴结得到有效治疗,且毒副作用多可耐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32例肿瘤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均经病理或/和细胞学确诊。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29-75岁。CT检查提示均有腹腔淋巴结明显转移;Karnofsky评分≥50分,预计生存≥2个月。32例病例随机分为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组 (治疗组)、单纯热灌注化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二组病例的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确定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用无菌穿刺针行腹腔穿刺术,穿刺成功后固定穿刺针;将500m l0.9%氯化钠溶液在恒温浴箱中加热至43℃;将顺铂注射液20~40mg、地塞米松10mg加入43℃的生理盐水中,然后连接穿刺针将药物输入腹腔内;输入后嘱患者变换体位以使药物在腹腔内分布均匀。热灌注化疗30min后开始进行深部射频热疗;选择腹部加热,将射频热疗机调至41%~43%,加热30min~40min,每周3次,连续4周。

1.3 疗效判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CR):腹腔淋巴结转移消失,症状缓解并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 (PR):腹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 (50%以上),症状缓解并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SD):腹腔淋巴结转移减少(不足50%),无增加趋势,症状部分缓解;无效 (PD):腹腔淋巴结转移无减少或增加,症状加重。CR+PR为总有效率。

生活质量评价用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况Karnasofsky(KPS)评分的变化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增高: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10分以上者;稳定:治疗后KPS评分增减均不足10分者;下降: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10分者;生活质量的评价以生活质量改善率来反应。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后KPS评分增高者总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有效率采用χ2检验;KPS评分用两组资料的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对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6.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疗效评价[例(%)]

2.2 生活质量 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为73.08±4.58。对照组为69.88±2.36。二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二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2.3 毒副反应 治疗前后二组病人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全部消失,无相关死亡。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4 二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腹腔淋巴结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上一旦出现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就意味着病变已局部转移或全身播散,这种情况下病势发展较为迅速,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热灌注化疗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可明显增强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提高化疗药物的效果 。加热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能增加化疗药物与肿瘤细胞的交联,提高了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使细胞内环境酸化,促进了化疗药物引起细胞凋亡。肿瘤细胞致死温度的临界点在42.0℃,正常组织高温的安全极限是45.0℃。43℃热灌注可改变毛细血管的血液灌注,从而改变化疗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影响化疗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同时能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酶活性,能抑制肿瘤细胞表面多药耐药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深部射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已有大量临床基础及临床研究报道,能利用热动力学效应,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明显提高腹腔内药物的浓度以及对腹盆腔内弥散性病灶的杀伤作用。

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很难彻底治愈。本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近期有效率为87.5%,临床受益率更是显著提高,较对照组统计有显著差异。该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孙燕.肿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7.

[2]张珊文.肿瘤热化疗.徐光炜.肿瘤临床新进展.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81-84.

[3]刘宝瑞,钱晓萍.肿瘤热化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1):34.

R730

A

1007-8517(2013)10-0094-02

2013.04.02)

猜你喜欢

热疗射频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热疗减肥获科学认证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射频肿瘤热疗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深部热疗对AD离体细胞治疗模式的探索及疗效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