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40例疗效观察

2013-03-0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咳喘支气管哮喘

李 芸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5

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40例疗效观察

李 芸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敷贴加护理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敷贴对照,观察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护理干预;穴位敷贴;慢性咳喘

慢性咳喘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基本,临床主症表现为 “咳、痰、喘”,患者往往反复发作,秋冬季节发作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春夏季节则发作有所减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1]。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治疗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我院自上世纪50年代创建起采用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慢性咳喘病患者已逾万例,良效颇佳。为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疗效,2010年来笔者对80例慢性咳喘患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慢性咳喘患者均来自2010年至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有患有肺部肿瘤、肺结核、严重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辨证为阴虚火旺、肺热雍盛型的患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2例,支气管哮喘29例,慢阻肺7例,其他2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45年。根据患者就诊顺序排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79岁,平均(59.0 ±12.2)岁,病程2~42年,平均(13.5±8.3)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6~82岁,平均(61.4± 9.5)岁,病程2~45年,平均(13.7±8.9)年。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2.1.1 穴位敷贴 ①药物组成及配制:采用我院制剂室自制的中药穴位敷贴粉进行治疗,其配方为: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按3:10:6:6比例配制。使用时每次取药粉适量,用适量麻油、白醋和温开水调和,做成数个直径约1.5 cm圆形药饼,再在药饼上撒上少许肉桂粉。②敷贴选穴:膻中、天突、双侧俞府及背部双侧肺俞、膈腧、肾俞、双侧足三里等穴。每次选取6~7个穴位进行敷贴治疗[2]。③敷贴时间及方法:所有患者均于三伏天每伏的第1天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将药饼贴敷于选取的穴位上,然后以医用胶布固定。根据个人体质,每次帖敷时间2~4h。每年于头伏、二伏、末伏分3次进行贴敷治疗,3年为1疗程。

2.1.2 护理干预

2.1.2.1 情志护理 慢性咳喘患者病程较长,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这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加之社会、家庭、环境、经济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为此我护理人员经常关心患者痛苦,主动耐心倾听其主诉,并协助患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消除顾虑,安心养病[3]。

2.1.2.2 饮食调护 饮食不调往往可引起慢性咳喘病的发作,如亚硫酸盐类的土豆、干果、虾、海鲜类等均可诱发哮喘。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在哮喘发作时应禁凉性食物,如黄瓜、茄子、白菜等,平时应多吃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多维生素类的食物[4]。

2.1.2.3 敷贴前的准备 加强治疗前的健康指导,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穴位敷贴治疗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消除其思想顾虑,争取主动配合。由于贴敷人群较多,事先做好准备,保持环境安静、清洁、舒适,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调和风扇直接对着患者。对于贴敷部位有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咳黄脓痰、咯血者,护理人员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警惕皮肤过敏反应。

2.1.2.4 敷贴中的护理 敷贴前帮助患者清洁皮肤,擦干汗液,避开皮肤破损处、伤口和疤痕,嘱患者反坐椅子,充分暴露穴位局部,将敷贴中药对准穴位轻轻贴于皮肤上,并用医用胶布固定好。敷贴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一般成年人首次敷贴时间不超过4h,小儿不超过2h;第2次、3次根据首次敷贴时间和皮肤反应情况而调整时间[5]。

2.1.2.5 敷贴后的护理 敷贴后交代患者敷贴24h内禁用冷水洗澡,尽量不吹冷空调,不曝晒,注意休息。敷贴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防止药膏脱落,同时利于药物吸收;另外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

2.1.2.6 观察与记录 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记录患者首次耐受时间及敷贴期间皮肤反应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护理。局部出现发热、发痒、发红、有轻微的痛感均属正常现象,若敷贴后热辣烧灼感明显,皮肤不能耐受者可提前撕去敷贴药物。去药后当日或隔日起小水泡或密集小水泡可涂红霉素软膏,3~4次/d;保持敷贴处皮肤清洁干燥,直至全部结痂。若水泡直径超过lcm,由护理人员在无菌操作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水泡内渗出液,抽完后涂以红霉素软膏以预防感染,并覆盖无菌纱布。对于部分水泡特别严重的患者,下次敷贴时更换穴位。

2.2 对照组 对照组的药物组成及配制、敷贴选穴、敷贴方法同观察组,但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嘱病人敷贴期间勿用手抓挠皮肤,若水泡直径大于1.5cm,则每日来我院进行无菌换药。

3 疗效评价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疗效标准拟定显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好转,至发病季节未发;有效: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好转,至发病季节虽有发作,但较往年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至发病季节仍有发作或渐加重。

3.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疗效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亦达87.5%,两组具有较好疗效;但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的总体疗效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明显改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慢性咳喘病患者也越来越多。西医目前对慢性咳喘病的治疗主要是用激素抑制气道炎症、氨茶碱类药物扩张支气管等,虽然在急性发作时可以得到控制,但远期疗效不佳,复发率高,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中医认为慢性咳喘好发于春冬时节,每到冬季天气寒冷时则会发作或加重。因此时气候转冷,伏痰遇感而引触,以至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而发病。“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则是根据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而设立。穴位敷贴就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体内阳气也相对充裕的时候,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慢性咳喘,能最大限度地化痰祛寒,扶正固本,调整人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采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 (膏),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敷贴治疗,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以达到疏通活络、温阳益气、驱散外邪,使肺气正常升降,温补脾肾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6]。

笔者在传统敷贴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情志护理、饮食调护、敷贴全程的护理以及敷贴后的观察和干预,有效的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穴位敷贴治疗的皮肤反应,使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1]孙姝,凌燕,邹莹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操作技能的规范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20-921.

[2]臧晓鹭.穴位敷贴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72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72-73.

[3]任换新.支气管哮喘60例的穴位敷贴治疗与护理总结 [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12):591,606.

[4]朱兰英,钟慧红,朱艺成等.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8):30-31,53.

[5]刘文丽.穴位敷贴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应用及其护理 [J].护理研究,2009,23(35):3256-3257.

[6]丁小红,邓兰芬,谢燕风等.三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

R473.56

A

1007-8517(2013)10-0088-02

2013.04.07)

猜你喜欢

咳喘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蒙古“活肺”秘方现身快速治疗咳喘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中微量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