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13-03-0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合格率传染病

刘 岩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 松原 138000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刘 岩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为掌握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状况,了解从业人员传染病的患病情况,以便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性健康体检用表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要求对2012年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合格率为96.57%,女性的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χ2=27.03,P<0.0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合格率显著高于食品行业从业人员(χ2=23.10,P<0.05);HBsAg阳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的检出率分别是3.25%、0.12%、0、0.046%和0.023%,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种(χ2=79.83 P<0.01),HBsAg阳性率占所检出病种构成比为94.63%。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其它疾病也要高度重视。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1],因为此类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只有体检合格领取健康证后,方可就业上岗。对这些人员进行严格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控制有关传染病传播,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为全面了解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掌握宁江区从业人员相关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从事食品、公共卫生行业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制定有力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北工作组和宁江区卫生监督所体检科的2012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共计4338人,其中食品3489人、公共场所849人;男性1864人、女性2474人。

1.2 检查对象 宁江区2012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1.3 检查项目 包括询问既往病史,取静脉血查HBsAg、沙门氏菌、痢疾杆菌、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等检查。

1.4 检查方法 检验及体检方法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 《预防性体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乙肝表面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沙门菌和痢疾杆菌检测采用国际方法。五种传染病中有一项不合格为体检不合格,不发给健康证。不能从事食品、公共场所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有危害性的工作。

1.5 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分析方法和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男、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 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4338人,其中男性1864人、男性合格率为94.53%;女性2474人,女性合格率为98.10%;男女性合格率经卡方检验,男女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03,P<0.05),女性体检合格率高于男性,见表1。

表1 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男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率

2.2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情况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4338人,其中食品3489人,食品从业人员身体检查合格率为96.22%、公共场所 849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检查合格率为99.00%,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检查合格率经卡方检验,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03,P<0.0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体检合格率高于食品从业人员,见表2。

表2 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类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率

2.3 5种传染病检出情况 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4338人,共检出传染病149人,其中HBsAg阳性141例,检出率为3.25%、活动性肺结核2例,检出率为0.046%、皮肤病1例,检出率为0.02%、痢疾5例,检出率为0.12%、伤寒或副伤寒0例,检出率为0,5种传染病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3,P<0.01),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种,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其它疾病也要高度重视

表3 宁江区2012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种传染病检出情况

3 讨论

3.1 男、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 女性身体健康检查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与有关资料报道一致[2],这可能与男性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有关,不注意生活习惯,不讲卫生,通过吸烟、喝酒、打麻将、玩游戏等途径减压,长期生活在不良环境下,使病原体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了这些人群,所以也就使男性感染传染病的几率增大。

3.2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情况 食品类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检查合格率低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笔者认为一是从事食品生产服务的人员每天要接触很多人,而这些人中有的患有传染病或是病毒携带者,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空气等方式传播给从业人员;二是从业人员自身患有传染病或是病毒携带者,在加工制做食物时,病毒通过手、鼻涕、眼泪或是身上的黏附物传播到食物上,其他人在食用食物时感染了病毒;三是食品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外来打工人员,多人共同租用房屋,居住空间拥挤,生活环境较差,也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有利条件,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大部分在宾馆、商店、候车室、博物馆等场所工作,人员密度不如食品场所人员密集,传染病传播的几率也就相应减少。

3.3 5种传染病检出情况 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种,一是因为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广泛,主要传播途径除经血液、生活密切接触外,口口传播途经仍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之一;二是乙型肝炎不易彻底治愈,治愈率较低,多数只能达到临床治愈,不能根治,并且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复发。而肺结核疾病虽然较顽固,但是如果治疗及时,按疗程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其它疾病只要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所以HBsAg阳性率高于其它疾病。

综上所述: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身体检查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女性体检合格率高于男性;二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高于食品类从业人员;三是乙型肝炎是从业人员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来讲,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异常体检率为3.43%,低于广州天河区 (11.70%)[3],也低于深圳福田区(4.62%)[4],HBsAg阳性率为3.25%,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 (9.75%)[5],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饮食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从而为及时发现和治疗创造了机会,降低了从业人员传染病传播和蔓延,有效保护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应作为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5 建议

5.1 口口途径传播仍被认为是乙肝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在公共卫生问题上,唾液在口口途径传播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5.2 肺结核在公共场合中主要是空气传播,对活动性肺结核的从业人员应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在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从事服务行业工作。

5.3 肠道传染病病原菌、沙门菌则可引起腹泻和集体或散在的食物中毒及其它感染,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患有痢疾的从业人员经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大便培养阴性,停药后两周大便培养三次阴性者,可恢复原工作;伤寒或副伤寒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后,大便连续培养三次阴性者可从事不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经卫生防疫机构进行观察,第二年粪便检查连续进行两次培养阴性者,方可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6]。

5.4 加大传染病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定期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进行考核。

5.5 加大监督人员的监督力度。

5.6 加强对监督人员的管理。

[1]朱春林、陈延华主编,常见传染病防治,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1.

[2]蒋斌,冯检峰等.广州开发区2002-2006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职业与健康.2007.23(10):1833-1834.

[3]曾华、田华伟.深圳市福田区2001-2003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分析.职业与健康.2005.21(2):228-229.

[4]赵淑雯.12800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乙肝病毒携带者情况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4):684-686.

[5]向辉、林向阳等,1996-2005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4):343-345.

[6]张瑞忠、王红权等,食品行业人员体检情况分析,吉林预防医学,2002:12.

R194.3

A

1007-8517(2013)10-0140-02

2013.03.28)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合格率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