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成本域的房产价格财富再分配效应研究

2013-02-21庞晓波王作文

统计与决策 2013年4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基尼系数福利

庞晓波,邢 戬,王作文

(吉林大学商学院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0 引言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房价上涨造成了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以及家庭储蓄和投资行为的改变,但是并没有阐明房价上涨对财富再分配效应的影响途径,也没有从理论上明晰房价上涨对不同类型家庭福利的影响机制。因此,本文意在理清财富再分配效用的作用机制以及度量由此引发的家庭、社会福利的损失。

1 房价上涨的“马太效应”

房价的上涨使得本已富裕的有房家庭固定资产价值增加、融资能力增强、总效用增加。而对中低收入无房家庭,房价上涨意味着每期支付的租金成本增加、未来买房的机会成本增加和预防性储蓄增加,进而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总效用降低。富裕的家庭更加富裕,贫困的家庭更加贫困,此即为房价上涨的“马太效应”,其结果是加大贫富差距,挤出正常消费,社会总效用降低。为了考察房价上涨的马太效应生成机制和作用途径,本文在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考虑两类家庭行为和住房资产价值的理论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解释房价上涨如何引起马太效应及其作用强度。

2 住房价格上涨的社会成本

2.1 房价上涨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0.36之间。中国从2001年起就再没公布过基尼系数,有关中国的基尼系数一般都是通过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计算而得到,但是由于计算方法和数据选取的问题,计算结果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都有较大差别。如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52,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将突破0.55,。但是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无论用什么方法计算,我国的基尼系数都比联合国公布的要低很多。本文意只讨论房价上涨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之间的关系,因此不严格考察基尼系数的绝对数值,只要能反应趋势特征即可。2005年是831大限之后的第一年,因此本文分析从2005~2010年的住房价格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由于没有权威数据,本文根据根据联合国发展报告推测我国近年的基尼系数。结果见图1。

图1 房价增长率与基尼系数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基尼系数与房价增长率基本保持同向关系,2005年我国出台“国八条”之后房价上涨迅速,但是到了2006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房价在近20年中首次出现了下滑,到了2007年初房价下降到10年中最低点。基尼系数的趋势在此期间与房价变动吻合度很高,尤其是当2006年房价下行时,基尼系数也随之向下,这表明房价的下降导致有房家庭的住房财富缩水,而无房家庭可以减少房租和储蓄,两类家庭的财富差距因此减小。这种情况只持续到2009年初,我国出台了包括4万亿救市的一系列宽松政策,住房和股票等资产价格迅速上涨,随之而来的是基尼系数的加大,达到了0.5以上,已经达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状态,很容易导致整体福利降低和威胁社会稳定。

2.2 房价上涨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

本文所指的社会福利是一种集合概念,即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满意程度的集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效用总和,是效率和公平的函数,社会总效率提高会提高福利,收入分配和生存机会平等同样决定着社会福利水平。庇古曾经说过,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观察社会福利函数的演进过程,尽管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基础,但是都对收入分配公平性问题有所体现。例如阿马蒂亚·森(Amartya K.Sen)社会福利函数:

其中μ代表社会收入平均水平,G是基尼系数,从(6)中可以看出G变大,即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会直接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虽然高收入家庭收入的提高会使得社会平均收入水平μ提高,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提高为中低收入家庭的财富向少数最高收入家庭的转移,而且最高收家庭体占总人口比例很小,因此μ提高的幅度非常小,可以视其为常数,所以当G增加时,社会福利水平W会降低。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房价的上涨加大了有房家庭和无房家庭的收入和效用差距,使得基尼系数随着房价上涨而升高,从而引起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降低。

2.3 实证分析

社会福利函数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幸福感进行抽象和量化的工具,但是各种福利函数在假设条件和函数形式上都不尽完美,如古典福利函数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别,精英者福利函数仅考虑效率而忽视了公平,罗尔斯福利函数过分强调公平而忽略了效率,福斯特社会福利函数忽视了低收入阶层。在各种形式的福利函数中,伯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既体现出了效率和公平而且又便于计算,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R代表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比,收入分配越不公平,R值越小。Y代表产出,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在这种度量方法下,倘若一项公共政策在一定限度内通过牺牲社会公平或经济效率,以换取经济增长或社会公平程度的大幅提高时,社会福利水平仍会得到提高,因此在考察社会福利水平在一定时间段动态变动连续性方面,伯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形式更适合一些(谢乔昕,2011)。由(7)可以看出,R代表高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比,当分子大于分母的时候,分子代表的家庭变为高收入家庭,分母变成低收入家庭,因此分子分母应改变位置,所以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值为绝对平等时的社会福利,也就是R=1时W最大。从这个角度来看,(7)式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使得社会福利水平低于最优值,因此本文使用社会福利最优值与实际值的差来代表福利损失水平,以此来考量房价变动和社会福利损失水平变动的关系。本文变量采用的数据区间为1991~2010年,共20个观测值,数据来源为中经网数据库和相应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本文对GDPt和房价 pt以1990年为基期利用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所得结果见图2。

图2 福利损失水平与房价正相关

从图2中可以看出社会福利损失水平与房价存在着相同方向的变化趋势,但是并不能判定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正的相关性。因此需要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对两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可以发现福利损失和房价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见表1。

表1 福利损失水平与房价存在协整关系

在验证了福利损失与房价之间存在长期关系之后,就可以对二者进行简单的回归分析,以此来发现房价作为自变量,福利损失作为因变量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所得结果为:

其中Y代表福利损失水平,HP代表房价,调整后的R2为0.962,表示拟合效果较好,观察HP前面的系数为104.61,说明房价与福利损失水平存在正向的协调关系,即福利损失随着房价的上涨而加大。

3 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两类家庭行为和住房资产价值的静态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住房价格上涨对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影响方向截然相反,无房家庭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损失了财富和效用,而有房家庭获得了财富和效用的增加,这导致了两类家庭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形成了关于房价的“马太效应”。但是模型机制表明,这种马太效应是随着房价的上涨呈现边际递减趋势,既房价引起的财富再分配效应是有限的。同时,本文发现房价与我国基尼系数存在正相关性,证明了房价上涨对我国贫富差距加大的确具有促进作用。最后通过分析社会福利函数,认为房价上涨不利于社会总福利的改进,并利用实证分析证明了房价上涨与社会福利损失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会造成全社会福利总水平的下降。

本文认为,住房作为居民的基本生存资料,其价格上涨必然会对全体社会成员产生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财富再分配,但是这种房价上涨造成的这种财富再分配只能加剧社会矛盾,阻碍经济发展。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住房横跨了实体和金融经济两个部门,对其的需求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既能满足家庭的消费需求,又能作为投资获利工具使家庭财富增加,这种性质是其他任何商品都不具有。因此房价上涨会造成家庭财富和福利水平同时变化,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切实施行住房市场供给双轨制,通过供给保障房来割裂住房的双重属性,首先保障房满足了住房的第一属性,也就是消费性,让真正需要居住的家庭可以享受到住房。其次,在第一属性满足之后,住房的投资性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人人有房住时,房价上涨只会对有房家庭产生财富效应,其替代效应自然会消失,财富再分配和影响的因素由双向变成单向,而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来看,由于不存在无房家庭的福利损失,总的社会福利会随着房价的上涨而改进。

[1]徐滇庆.房地产泡沫VS暴利[J].经济导刊,2006,(7).

[2]李德智,李启明.我国房价与城镇家庭贫富差距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1987-2008[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3]陈彦斌,邱哲圣.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J].经济研究,2011,(10).

[4]Chamon,Marcos,Kai Liu,Eswar S.Prasad.Income Uncertainty and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C].NBER Working Paper16565,2010.

[5]谢乔昕,孔刘柳.社会公平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关系探析—基于社会福利函数的角度[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3).

[6]Abraham,Hendershott.Bubbles in Metropolitan Housing Markets[J].Journal of Housing Research,1996,7(2).

[7]Blanchard O.,C.Kahn.The Solution of 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under Rational Expectation[J].Econometric,1980,48(5).

[8]Capozza,D.R.The Efficiency of Speculation in Urban Land[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76,8(4).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基尼系数福利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什么是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
中国人的收入差距被夸大了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