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培养子女能力意愿的实证研究

2013-02-21

统计与决策 2013年4期
关键词:意愿生育态度

聂 波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41000;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1 研究背景

一般来说,子女个人能力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生活,同样也将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他们的父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曾指出,子女的成功可以带给父母经济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双份收益。同时,社会学家特别指出,在以养儿防老作为主要生育原因的社会中,父母更多重视的是生育子女的数目;而在父母并不将养儿防老作为其生育的主要原因的社会中,父母更容易从为人父母这一角色中获得心理和经济上的收益,并且也更加重视子女培养的质量。经济学家应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时认为,家长之所以愿意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培养子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子女可能成为父母今后的主要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子女的成功可以带给父母更多心理上的安慰或满足。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的进行着跨地区的规模型转移,四川省尤为明显,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掀起了我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浪潮。历时20年,农民工的内部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历史性转变,第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农民工正崛然兴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他们一般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程度,在观念和行为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城市社会的冲击,也更注重人生价值的追求,在生育子女的态度和意愿上也和传统的农民有着较大的区别,但又由于传统固有的思维、生活方式导致他们在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着既不同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独有特征。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态度同他们在培养子女能力方面的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这种不同的生育态度会对子女最初人生资本的积累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将有利于了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父母抚养子女的态度对子女日后个人综合能力成长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与子女幼年时期人格的塑造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2 研究主要变量及假设

2.1 研究主要变量

本文中的父母关于照料子女健康方面的行为主要包括:产前检查、母乳喂养儿童、儿童营养补充和带儿童健身等方面。关于父母对子女能力训练的意愿方面包括:父母对有助于子女智力、艺术技能和体育技能等方面提高课程的选择意愿。其中智力水平提高课程包括:中文读写、英语、数学以及使用计算机的技巧;艺术技能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体育技能课程包括:游泳、滑旱冰、乒乓球等。

本研究通过测量“父母生养子女的主要态度”和“父母认为子女最重要的方面“两个变量,来说明他们的养育态度。本研究中,生养子女的主要原因被分为以下八类:遵循大自然规律、希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单纯的喜欢小孩子、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夫妻双方的孩子、养儿防老、介于父母长辈的压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其他。同时,被调查者还需要在如下几方面(健康、孝顺、幸福、成功或受欢迎)中选出他们认为对于子女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使用二元进制变量测量的行为或决定包括:产前检查(1=有计划的按照进行产前检查,0=产前检查并无计划或没有过产前检查)、母乳喂养(1=有母乳喂养,0=根本没有母乳喂养)、对儿童开发改善智力水平的课程(1=带子女参加这样的课程,0=没用参加这样的课程)、艺术技能课程(1=带子女参加这样的课程,0=没用参加这样的课程)、体育技能课程(1=带子女参加这样的课程,0=没用参加这样的课程)。

使用有序分类变量测量的行为或决定有:母乳喂养子女的时间(0=根本没有母乳喂养,1=母乳喂养至少3个月,2=母乳喂养在3个月到6个月之间,3=母乳喂养在6个月以上)、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对子女进行额外营养补充的频率(0=没有任何的额外营养补充,1=有时候给额外的营养补充,2=每天给额外的营养补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带孩子进行身体锻炼的频率(0=没有带孩子进行任何的锻炼、1=偶尔带孩子进行锻炼、0=经常带孩子进行锻炼)。

在多元分析中,主要的解释变量是父母生养孩子的原因和父母认为子女最重要的方面。在八种生养子女的原因中,“希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夫妻双方的孩子”、“单纯的喜欢小孩子”反映的是父母的心理激励和满意度;“养儿防老”反映的是有关自身经济方面的考虑;“介于父母长辈的压力”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反应的是父母自身并不是情愿要孩子;“遵循大自然规律”反映的是父母自身缺少强烈想有孩子的意愿。在各种多元分析中,对于反映父母心理激励和满意度的每个原因,都会用一个虚拟变量来分别表示;对于反映父母是被动生养孩子的两个原因,由于被调查者中很少选择这两个选项,所以统一用一个虚拟变量来表示。用“遵循大自然规律”这个类型作为参考类型,因为它代表在对待生养子女这件事上,表示出一种既非积极又非消极的顺其自然、中立的态度。因为调查结果显示很少有被调查者选择“成功或受欢迎”,而且也更适合将其同“孝顺”合并为一项,所以将“对于子女最重要的方面”中的四项调整为三项(健康、幸福和其他),此外,在对“父母生养子女的主要态度”和“父母认为儿童最重要的方面”两个变量的测量时,每个分析模型的控制变量都包含了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如:被调查对象子女的性别、年龄、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就业情况、每月的收入水平。同时,是否独生子女和父母的年龄同父母的行为可能也存在着某种联系,所以本研究同样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2.2 研究思路及假设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0年对四川省流动人口的调查,也是2009年对该市儿童健康、教育质量调查的延伸调查。两次调查均是对一至三岁子女的父母(200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三个年龄的样本基本接近,样本来自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以及该省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达州市等地级市市区。2009年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子女生病的预防、对预防生病的态度、孕妇的基本特征等方面。2010年的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每个孩子都有相应的个人信息、父母信息和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及父母对他们身体健康、特长培养的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收集到关于父母对于子女成长、对子女个性发展的态度和对子女健康、技能等方面在经济上的投入的相关信息。通过把存在缺省变量的问卷剔除掉,最后获得1105份有效问卷进行多元分析。

本研究利用在该省的实地调查数据,拟证明这样一种假设:父母的生育态度与他们在有关子女健康、能力培养方面的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父母的生育态度及其抚养子女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影响到子女幼年时期的成长,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本研究采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父母的生育态度和他们认为对子女性格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两个变量同他们具体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分析。在对父母进行行为或决定的测量时,当变量是二元进制变量时用Logit模型;当变量是有序分类变量时用Probit模型。

3 数据统计分析

3.1 父母对待生养子女的态度和其他样本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子女能力培养方面,很多父母都有对他们的子女进行课程训练的意愿,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其中超过25%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报名参加有助于艺术水平提高的课程,超过20%的父母希望子女可以参加有助于智力开发的课程,接近10%的父母希望子女参加有助于体育技能培养的课程。

表1 父母关于子女能力培养的行为态度(%)

3.2 父母的生育态度与他们在有关子女健康、能力培养方面行为之间的关系

表2通过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子女健康状况;表3是对子女能力培养方面的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尽管都是新生代农民工,但是他们为人父母的行为和决定上的差异却有所不同。例如,收入较高、工作稳定同时又接受过相对较高教育的农民工父母倾向于带孩子进行身体锻炼的行为和意愿,他们同样像城里的父母一样,倾向于送子女参加有助于智力、艺术和体育能力提高的课程,尽管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家庭开支。

父母关于子女能力培养方面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研究显示非独生子女的孩子,尤其是非头胎的孩子,比独生子女的孩子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在他们生育第二、三胎的时候,产前检查往往没有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做的充足,同样家中孩子越多的受到各方面技能培养的机会也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依旧存在,但是在调查中却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女儿却又类似城里父母的培养意愿,他们也更倾向于孩子可以受到艺术和体育技能方面的培养,但是在给予的额外营养补充品的频率上,女孩低于男孩。

4 结论

⑴研究结果证明父母的生育态度与他们有关子女能力培养方面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也就是说父母不同的生育态度使得他们的子女在最初的人生资本积累中所拥有的机会不同。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经历,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个体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养儿防老”观念也逐渐在他们身上淡去,调查中有一定数量的年轻父母表示他们的父辈在年迈后,作为儿子要去给养老,但是到了自己身上却表示对子女的期望不高。也正是这一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传统的“重男轻女”现象也有所转变,过去女孩可能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从本次调查的结果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在为人父母后,对于女孩的教育观念确实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他们乐意为女孩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也可能是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有一定比例的父母甚至愿意为女孩进行艺术等方面的培养,尽管由于收入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相当程度上都还仅仅停留在个人意愿上,但这也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改变和进步。调查结果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当中,已经有越来越少的人是为了养老而生育子女的,当同时,占相当大比例的父母生育子女只是为了做一件别人也做过的事情,并没有思考过生育子女的真正意义,这就也将使得他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在最初的人生资本积累中就落后于那些认真考虑生育子女意义父母的孩子,而父母在长辈压力或由于意外怀孕而生出的孩子在初时的人生资本积累中,更是处于了一个不利的位置。

表2 父母的生育态度同他们带子女进行身体锻炼情况之间的关系

⑵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受到较第一代农民工更多的教育,研究分析表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带子女参加能力培养的课程的意愿;而父母是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带子女进行身体锻炼的时间。

表3 父母的生育态度同他们对子女能力培养方面意愿的关系

⑶本研究分析的结果没有显示出性别会带给儿童在最初积累人生资本上的差异。虽然有研究表明,目前农村社会中人们还是更倾向于要男孩,并且在最近几年已经呈现出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但是本研究的分析表明这种男女喜好的偏差没有对他们积累最初的人生资本上产生明显的差异。

[1]Barber,J.S.,W.G.Axinn,A.Thornton.Unwantde Childbearing,Health,and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99,40(3).

[2]李平.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陈莉光,杨文山.母亲养育子女态度和其在有关子女健康方面的行为、有关子女能力方面的投资之间的关系[J].人口学刊,2004,(12).

[4]糜海波.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及其实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周福林.我国城乡居民分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生育意愿研究[J].西北人口,2005,(3).

[6]韩永江.生育观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J].人口学刊,2005,(5).

猜你喜欢

意愿生育态度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态度决定一切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