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化的劳务输出——以河南省为例

2013-02-19袁运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务工人员劳务

袁运福

(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1.河南省农村劳务输出现状

地处中部的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中农业人口占据总人口的72%,2011年,农村劳动力人员超过5000万人,在这些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员中,有占据4成的劳动力流向城市。而这部分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该部分中坚力量的流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生力军出现了匮乏。可见,一方面在河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劳务输出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又对河南省新农村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河南省劳务输出过程中,多是个人自发输出,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搭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桥梁,劳务输出的盲目性太强,构成了河南省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现状基础。河南省劳务输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劳务输出人员具有兼业特征。农村劳务人员流入城市多发生在农业清闲季节,例如冬季。这部分农村务工人员在农业清闲时节进入城市,寻找一份工作,但是在农忙时节又返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常年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仅仅不到三成。

第二,河南省劳务输出人员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多以中青年为主,占据总劳务输出的8成。从男女性别结构来看,其中男青壮年劳动力居多,女劳动力偏少;从从事工种来看,体力劳动居多,占据总输出人员73%,从事经济管理、技术监督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稀少,仅有5%的比例,其他多是特殊类行业。

第三,劳务输出流入的产业差异来看,外出务工的劳动人员多流入了第二产业,例如其中的建筑业、工业企业、服装类企业,以及其他生产类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务人员相对比例偏少,但是历年的比重在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第四,对河南省农村务工人员流出地域来看,省内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占据绝大比例,省外流出的人口数量偏少。跨省外距离就更少,对外劳动输出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规模相对较少。

第五,劳动力输出意愿的变化。最初的农村劳动力输出是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输出已经倾向于学习城市经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2.河南省特色劳务输出对新农村建设正负影响

对于经济比较困乏的河南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具有多方面的正面效应。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壮大,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扩大了当地的消费市场,务工收入资金源源不断地回流,对农业生产投入、农村社区建设都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劳务输出还打破了经济社会封闭状态,使人员实现跨地区交流和经济社会的信息交流。

但在另一方面,在充分肯定河南省劳务输出的成绩和正面效应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河南省劳务输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负面效应,尤其是当前河南省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表现仍十分突出,河南省在目前的体制下开展的劳务输出,存在某些负面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例如,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由于当前输入地在用工政策方面的制度安排,绝大多数劳务输出人员均为农村中有较高文化程度和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造成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缺少中坚核心力量;家庭结构畸型化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县域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瓶颈性制约;留守农民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河南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

3.以特色化劳务输出,推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实现河南省特色化劳务输出,不仅仅是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而是使之成为建设河南省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仅仅是增加务工人员非劳动收入水平,而是为建设河南省新农村奠定良好的经济物质基础;不仅仅是实现返工资金的流入,而是通过劳务输出使之成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因此,河南省特色化的劳务输出,输出的是劳动力,输入的是生产力,河南省劳务输出是推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契机和手段。

(1)发挥政府作用,搭建农民工与家乡建设的桥梁,使农民工成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中坚力量。

我国每年约有2亿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入城市,该部分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对河南省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城市建设中57.8%的建筑类工种是由农民工完成的,可见农民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但是这部分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相对就十分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造成此方面的原因在于,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缺乏有效的政府组织,农民工与家乡建设的桥梁存在缺失。这是也是我国劳务输出整体状况的通病。因此,发展特色化的河南省劳务输出,必须首先发挥政府作用,搭建农民工与家乡建设的桥梁,使农民工成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中坚力量。

第一,由河南省政府出头组织,汇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城乡资金、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鼓励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办企业,吸收本地闲置的劳动力资源。这类企业由于是农民工创办,他们学习了外面的先进经验,引进了城外的资金和信息,对外联系城市,对内联系农村,企业信息十分灵活,同时由于消化了本地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廉,企业负担轻,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的提升,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生产力,加快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由河南省政府组织,搭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引智”平台。降低城市务工进入门槛,鼓励农民工二次进城,学习城市和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用于“返农”后的新农村建设;同时积极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村人才回流,发挥农村务工人员在家乡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在新农村不断建设中,为该部分人创造更多的“在乡”就业机会。

第三,由河南省政府协助,树立新农村建设中引领当地致富的新标杆和新榜样。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引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羊,在其带领下,激励河南省农民致富的斗志和积极性。这就要求由河南省政府积极引导,树立新标杆,对于返乡开厂致富的企业,给予多方面政策优惠,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给予技术信息指导,鼓励在外学习城市工作技能的务工人员开工办厂。

(2)发挥河南省劳务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拉动力量

劳务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拉动力量,这种拉动力量表现在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经济基础、技术、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和塑造,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劳务经济的贡献作用极为重要。

首先,发挥劳务经济的人才、技术贡献力量。河南省农民工由农村走向城市,学习的是城市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工作技能、较高的工作效率、丰富的岗位知识等。政府搭建“引智”平台后,学习了城市先进经验的农村务工人员,带回的是建设河南省新农村的宝贵智力因素。

其次,发挥劳务经济资金贡献力量。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缺乏的是资金,劳务流入城市,务工人员获取的劳务收入可不断注入农村,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物质基础。

最后,发挥劳务经济的新文化塑造力量。农村务工人员流入城市以后,他们不断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学会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理念,传统愚昧、落后、保守的封建思想得到冲击。新思想对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注入,塑造了新的农村文化,奠定了农村文明发展的步伐。

(三)发挥劳务输出效应,使之成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

劳务输出有利于推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劳务输出的作用,推动河南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劳务输出有利于加强对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推动,农民工流入城市前,首先第一步要加强自我劳动技能,因此,参加各方面的培训。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日后返乡参与农业生产打下了知识基础,而另一部分参与培训的农村人员,没有走出农村,只留在农村搞家乡建设,促进了第一产业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重视劳务人员“回归工程”,利用一系列的政策和税收优惠,吸进务工人员返乡,鼓励创业,带动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1]余曙光,余小平.新农村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大理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7(12):248-252

[2]郭正模.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劳务输出产业 [J].四川省情,2012,(10):29-30.

[3]吴开明.农村劳务输出对湖南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效应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688-691.

[4]崔守航.农村劳务输出带来的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2,15(5):208-209.

[5]董跃民.劳务输出与新农村建设——河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5):6-162.

[6]罗久序,白西兰.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对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7]韦仁忠.构建青海新农村和谐社会研究——以海东地区平安县、乐都县乡镇劳务输出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20-23.

[8]王怀庆.做强劳务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清丰县劳务输出情况调查[J].农村·农业·农民A,2012(8):18-19.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务工人员劳务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