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2013-02-02赵钢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5期
关键词:脑性中枢性低钠血症

赵钢剑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赵钢剑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共32例,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 其中上述患者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 慎重补盐。脑性盐耗综合征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 所选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 其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上述患者中根据具体诊断进行适当处理,患者的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补钠时间5~14 d。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可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处理过程要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 利于正确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颅脑损伤;中枢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脑性盐耗综合征

中枢性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之一, 虽然此类并发症较为少见, 但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的低钠血症主要是丘脑下部、垂体部分损伤所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 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人民医院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探讨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共32例,上述患者中男22例, 女10例, 年龄最小为19岁, 最大为71岁, 平均年龄为53.1岁;致伤原因:交通车祸所致患者共20例, 跌倒所致患者5例, 高处坠落所致共4例, 其他所致共3例。其中合并有颅内血肿共25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共3例。患者入院时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定评分均低于8分。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诊断 本组32例患者在创伤后的3 d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监测等均在正常范围, 伤后给予患者常规的抗生素抗感染、脱水控制颅内压、止血等治疗, 患者在上后第4天开始出现意识改变等症状, 患者昏迷程度加深、烦躁不安, 同时行头颅CT检查提示颅内出血无增加或者无新的血肿形成。本组患者血钠水平均低于125 mmol/L, 24 h尿钠水平监测超过80 mmol/24 h, 同时对患者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测。根据患者血钠水平降低而尿钠水平升高, 可诊断为中枢性低钠血症, 确诊为中枢性低钠血症后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 上述患者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给予保守治疗, 其他2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其中5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每天液体摄入量低于1000 ml, 根据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 要慎重补盐, 尿钠水平低于正常后可适量补钠,水肿明显患者可给予利尿剂改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时, 要给予补液和补盐处理, 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 补钠时可给与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要缓慢, 使血钠水平逐渐升高, 不可因为血钠水平升高避免脑细胞内液体减少而引起颅内出血发生。在治疗过程监测尿钠水平恢复情况, 尿钠水平恢复正常后逐步减少补钠直到停止补钠。

2 结果

所选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 其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上述患者中根据具体诊断进行适当处理, 患者的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补钠时间5~14 d。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时患者可出现中枢性低钠血症, 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损伤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所致, 也可能与心钠素、脑钠肽等促尿钠排泄因素释放增加所致, 或者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所致, 导致中枢性低钠血症的因素较多[1,2]。重型颅脑损伤出现中枢性低钠血症时, 要在根据患者血钠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 因为二者临床处理存在差别, 所以二者的鉴别诊断是临床正确处理的前提[3,4]。本组患者中,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 慎重补盐;脑性盐耗综合征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给予正确处理后, 32例患者血钠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重症颅脑损伤可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 处理过程要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 利于正确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1] 黄绍宽,袁邦清,苏同刚,等.颅脑损伤并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09(1):548-549.

[2] 孟娜,丁宁.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1,11(2):1983-1984.

[3] 高宇飞,翟振宏,仲丛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和心钠素的变化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05(3):505-508.

[4] 李志华,靳怀明.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诊治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2(2):50-51.

474650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脑性中枢性低钠血症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低钠血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低钠血症该如何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