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 S P.NET 的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

2013-02-01刘奇扉

图书馆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参教学资源数据库

刘奇扉

(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81)

1 引言

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为本校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资料服务,而优质教学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最直接、最具体、最重要的体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及平台的建设创造了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改革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方式,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本校)为例,探讨基于ASP.NET 的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2 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意义

在高校,虽然绝大部分课堂教学是由各院系和教务处来完成的,但课堂之外,学生在任课老师和教学大纲指导下的自修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文献保障体系,也就是图书馆的文献与服务。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服务教学的主要文献资源。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参书,是任课教师为本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自学而使用的参考书,是多角度理解教学重点、疑难点,领会领域知识结构,透彻掌握课程知识的重要资料,如中外文图书、期刊、参考资料、讲稿、音视频资料等。 构建基于ASP.NET 的优质教学资源平台能够将全校正在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数字化, 或者整合已有电子教材、教参书,并将适合本校院系设置和专业特色的文献与知识进行组织,通过校园网发布,让本校师生无偿使用。 优质教学资源平台除了提供资源添加、删除、查询、浏览等功能,还需注重资源内容建设的互动作用。因为,师生不仅仅是优质教学资源的消费者,更是资源积极的建设者,所以,该平台还需具有用户对资源的交流和再创造的功能。

3 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则

教学资源平台作为网络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应该遵循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如下设计原则:易用性原则、标准性原则、先进性和可靠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3.2 架构设计

教学资源平台采用基于Internet 技术的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进行开发。 客户端采用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如微软的IE),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8 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取。 利用Asp.net 编程技术,通过中间件建立Web 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快速连接,将获得的动态信息提供给用户。由此形成了“浏览器/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教学资源平台的三层体系结构

3.3 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子模块:检索功能、管理功能、个性化服务功能。 其功能模块如图2 所示。

图2 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系统功能结构图

3.3.1 检索功能

通过检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树,依次浏览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及教参等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书名、作者、ISBN、教师名称及课程名称等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快速获取资源。 查询结果按字母进行排序,用户进一步点击资源的名称可查看到该资源的所有详细信息,并可通过相关链接查看到该资源的电子版及纸本馆藏信息。 具有相关权限的用户还可以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所有教材、教参资料的全文浏览及下载操作。

3.3.2 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分为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系统帮助。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 由于本系统的普通用户在使用个性化服务功能时需要通过汇文读者库的认证, 因此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系统管理员、教师和黑名单用户的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中管理员能够找出恶意上传资源的用户的IP 地址以及在汇文读者库中的相关信息,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一定时间内限制其登录,以保证平台的安全性。资源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的录入及修改、资源的审核和资源的统计。 资源的录入及修改是系统管理直接对资源的维护。 系统管理员还需对用户自行提交的资源进行审核。 资源的统计功能模块帮助管理员实现即时统计站内用户和资源的使用情况。 系统帮助模块能帮助用户了解该平台的各项功能。

3.3.3 个性化服务功能

通过系统认证的用户,在个性化服务功能中可以使用购书推荐、读者提交电子资源及学习交流的功能。 (1)购书推介:用户将需要的资源向管理员进行推荐。 这个是把图书馆网站上原有的购书推荐模块嵌入到此。 (2)读者提交电子资源:读者在这里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提交资源的电子信息。 (3)学习交流:读者在这里可以构建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小组和学习主题。 学习小组将围绕所构建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 小组成员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在平台中,便于组织讨论交流活动。 教师在评价反馈中可对学生参与的教学资源建设活动进行评价反馈。

3.4 数据库设计

教学资源平台运用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进行数据库设计,生成一个优化的关系数据库,并且关系模式满足3NF(第三范式)的规范化要求。 教学资源平台根据功能分析,把支撑平台的数据库分为三个部分:用户库、教学资源库和学习交流库。 数据库结构如图3 所示。

图3 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数据库结构图

3.4.1 用户库

用户库用于存储与该系统相关的用户的相应信息。 用户包括管理员、读者、教师、非法用户、学习交流用户。 管理员负责系统、资源及其他用户的管理;读者为使用该系统资源及学习圈的普通用户,读者信息是根据本校图书馆汇文读者库的数据而建立的视图,存储在汇文系统所在的oracle 数据库中,该视图被本馆网站所有的认证系统共享;教师是任课教师,与该系统的课程信息和资源信息关联,为保证教师信息的正确,所有教师信息均来自本校人事处;非法用户为恶意上传资源电子信息的用户;学习交流用户是使用该系统中学习交流功能的读者。该库的表结构说明如下:管理员信息表(包含管理员ID、管理员姓名、密码、权限级别);读者信息表(包含一卡通卡号、证件号、证件状态、证件失效日期、证件密码);教师信息表(包含教师ID、教师姓名、学院ID);非法用户信息表(包含用户一卡通卡号、启用日期、交流信息ID);学习交流用户信息表(包含用户一卡通卡号、学习主题ID、学习小组ID)。

3.4.2 资源库

资源库存储该平台所有资源信息,其中学院及专业信息是本系统知识组织的依据,信息的采集自本校网站的最新数据。 课程信息为本校各学院的各专业设置的所有课程的相关信息,信息来源为教务处课程安排的数据。 该库的表结构说明如下:学院及专业信息表(包含学院或专业ID、学院或专业名称、学院或专业目录树编码);课程信息表(包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教师ID、学院ID、专业ID、课程类型、授课对象、学分、学时);教材基本信息表(包含教材ID、教材名称、教师ID、全文链接、出版社、课程编码);由于书和作者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另设表来存储作者信息,教材作者信息表(包含教材ID、作者);书存在版次等附加信息,所以建立表存储,教材附加信息表(包含教材ID、题录附加信息);教材信息临时表是记录读者提交的、等待管理员审核的资源电子信息,教材信息临时表(包含一卡通卡号、提交者姓名、IP、资源所属学院ID、资源所属专业ID、书名、作者、ISBN、出版社、题录附加信息、全文链接、附件名称、资源状态)。

3.4.3 学习交流库

学习交流库中存储用户感兴趣的学习圈的相关信息。该库的表结构说明如下:学习主题信息表(包含主题ID、主题名称);学习小组信息表(包含小组ID、小组名称);交流信息表(包含信息交流ID、主题ID、小组ID、交流信息、交流评价、评价人ID)。

4 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系统实现

4.1 系统实现环境

服务器:Windows 2003 Server。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其他软件环境:IIS 6.0(Internet 信息服务)和.NET Frame work 3.5。

4.2 开发工具选择

使用ASP.NET 3.5 作为资源平台的网页开发工具,它是微软推出的基于通用语言的编程框架,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任何.NET 所兼容的语言(如C#、VB.NET 等)。 结合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开发后台数据库。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推荐使用Visual Studio.NET 2008 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工具,它可将设计、开发、编辑、运行集中在一起,大大提高了ASP.NET 程序的开发效率。

4.3 技术创新

(1)整合本校图书馆已有电子教材教参书,采用“读秀”或“calis e 读”的电子书作为资源的全文信息,减少纸本书数字化的复杂工序。

(2)建立适合本校院系设置和专业特色的文献与知识组织方式。

(3)用户认证和汇文读者库相结合,减轻了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数据量的维护工作。

(4)开通用户自行提交资源电子信息的功能,缓解了学生使用教参数量有限的矛盾,加强了图书馆自建数据库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对于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5 结束语

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平台不仅包含文字和图片,还应包含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结合Blog、BBS 和Moodle 技术对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功能的扩展,构建一个功能更加完善、资源类型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 何小琴.重庆市高校教学参考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新世纪图书馆,2011(9):62-64.

[2] 龚立群,高琳,李芳,等.基于Wiki 的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时代,2012(6):30-31,35.

[3] 俞晓妮.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 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2009(11):75.

[4] 曾婷,刘玉兰,张成昱,等.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教参信息服务模式探索——清华大学图书馆教参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38-42.

[5] 汪媛,茆鑫,魏同宇,等.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参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调查及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9):108-111.

猜你喜欢

教参教学资源数据库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据库
数据库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数据库
数据库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