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渗透教学的内容与切入点

2013-01-31张红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切入点专业课医学

张红娟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3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力图挖掘医学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切入点。

一、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并奠定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基础[1]。从职业学校的目标定位上讲,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者道德修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术,更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应重视医德、医学职业精神等德育素质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德育渗透讲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的知识,在理性的张扬中融入一种人文精神,它能够改变专业教学的单一、呆板、枯燥,使其富有人情味而活跃课堂气氛。专业课的德育渗透是最易被学生接受的一种形式,专业课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医学专业课课堂上,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需要,挖掘合适与全面的德育渗透内容与切入点,是每位专业课教师的责任。

三、挖掘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是基础

课堂教学内容自身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针对专业课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医学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并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2]。教师要善于挖掘、善于引导,注意防止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1.加强专业思想的渗透,上好第一课。

每一课的绪论课智育任务不重而德育内涵却很丰富。如何建立起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学生热爱将来职业,并能为之勤奋学习的思想基础。教师在授课中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以积极的态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2.从具体职业出发,着重职业道德的渗透。

根据各学科课程的特点,教育学生在职业上精益求精,培养他们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结合一些典型的职业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医学职业的义务、职责、任务和活动方式,进行职业纪律、责任意识和岗位规范等各方面的教育,逐步培养职业活动所全部需要的道德素质。

3.突出生命教育,彰显人道主义。

医学院校应该把人道主义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更加突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3]。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意识,他们才能善待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4.道德因子的随机渗透。

各个学科中都蕴藏着大量道德因子,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人文感知、科学态度等等这些道德因子[4]。我们要根据各学科特点,遵循学科的自身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和各种偶发事件,抓准机会进行正面教育。

四、找准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是关键

渗透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谓“切入”是指教育要点和知识传授之间平滑过渡,连续而无拐点。德育渗透在切入点的选择上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做到和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3]。使德育因素与主体内容相得益彰地融合起来,收到好的效果。

1.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

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结合课堂特点找出有自己特色的切入方式。要从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要求、学时分配等具体情况考虑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及效应性,又要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专业及职业特点考虑德育渗透的系统性、全面性及针对性。当然,这些渗透必须以教师娴熟的业务知识和较高水平的教学艺术为基础。只有对教学内容吃得透,分得清重点与难点、详讲与略讲,才能在适当的地方插入适当的德育材料,处理好衔接,把握好度。

2.结合学生实际表现。

德育渗透切入点的选择,还需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思想或不良行为。例如护理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性质不甚了解,职业意识模糊,常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情绪不稳定等。在护理操作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反复强化[5]。

3.掌握切入时机与火候。

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把握分寸,渗透内容要服从于教学内容,不能忽略了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必强求一律,不能搞成贴标签、生拉硬拽。那种脱离专业课教学内容牵强附会的空洞说教或者节外生枝,不仅会削弱专业课教学的效果,而且也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德育渗透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不被学生所察觉地、有分寸地触及学生心灵的敏感角落。教师德育渗透的技巧取决于是否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在无意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五、渗透教学的初步实践

选取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课程,将专业思想、职业道德、生命教育以及随机道德因子这些德育渗透内容纳入教学计划。选取两个班级实施试验性对比研究,调查显示渗透教学的班级德育教育得以内化,学生思维活跃,印象深刻。

总之,在医学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医学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渗透教学是难度非常大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开发专业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找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渗透切入点,才能发现渗透教学的内在规律,真正悟出渗透教学的真谛。

[1]张爱梅.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32):78-79.

[2]王晓宏,魏 荣.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则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7):62-63.

[3]林晓平.浅谈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02-1205.

[4]邓艳君.论高校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J].现代大学教育,2004(3):57-59.

[5]李 辉.浅谈护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6):103-104.

猜你喜欢

切入点专业课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