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群众“满意度”考量干群联系“密切度”

2013-01-29夏冰

浙江共产党员 2013年4期
关键词:责任田驻点考量

文/夏冰

以群众“满意度”考量干群联系“密切度”

文/夏冰

“为政之要在于爱民”。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一名县级组织部长,我认为要解决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课题,必须解答好三个问题:联系的方向在哪里?联系的标准在哪里?联系的成效在哪里?才能真正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考量联系群众的“密切度”。

方向在哪里——在群众期盼里。只有以群众利益为重、群众期盼为念,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落地有声”。所谓“群众期盼”、“群众利益”,一言以蔽之,就是千家万户的大事,一家一户的小事。一个村老支部书记说过一句话,我深有感触:密切联系群众需要“挑三拣四”,专挑“条件差、困难多、普遍性”的地方,专拣产业发展、民生事业、项目建设、矛盾调处等事项。

以事拴人,才能事随人走。依据这一理念,我县在乡镇层面将所有的村、社区和企业分片包干到人,建立“驻点连心工作室”,并按照“1+N”模式明确具体任务分工,“1”即驻点单位年度重点工作,“N”即开展全程代办、户主宣讲、夜访农户、民情恳谈、典型培育等常规工作,较好地防止了服务“真空”。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划分“责任田”。我觉得,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实践工作中出现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岗位“真空”,关键是没有明确党员、干部的“责任田”。只有划好“责任田”,才能做到“责任田里无小事”,大事、小事全负责。

标准在哪里——在群众眼睛里。联系群众,形式上要“直接”,频率上要“密切”。“直接”就是走田头、进户头。“密切”就是熟人头、驻心头,用脚步丈量民情。“密切”是关键,也最难督查,必须给“密切”定个标准。

年前,我去洛舍镇张陆湾村调研,建议大家给“密切”定标准。一个党员代表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联系群众就是要多走动,什么时候联村干部走动到狗不叫了,见着只摇尾巴了,要我说这就“密切”了。虽是一句戏言,但这何尝不是群众对“密切”标准的形象描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让群众把“干部”当成“自家人”。

基于这一考虑,今年我们在乡镇试点开展了以“知民度+民知度”为主要内容的“双知测试”,分别从干部和群众两个层面进行测试,让“密切”受群众评价、用数字说话。

成效在哪里——在群众口碑里。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群众口碑是检验干部思想、能力的重要尺度。组织部门要以群众口碑为支点,以群众观点指导干部选任工作,使组织工作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基层是干部的试金石。我县将“一线锻炼、一线比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前置条件,开展年轻干部“三重一线”实践锻炼模式,让年轻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直接接受群众考试,真正实现干中辨才、赛场选马。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的口碑就是干部最好的褒奖。

(作者系德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责任田驻点考量
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考量?司法案例为您解答
一场情与理的考量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完全催化壁驻点高超声速流动加热地面模拟方法研究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种好“责任田”管好“钱袋子” 稳住“主心骨”
利用远教站点,落实驻点干部带学
2300名干部进村“串户”办实事
“一线为民”的庐阳探索
“居然责任到我头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