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

2013-01-24□张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接受者隐性馆员

□张 婷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1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子分析

通过研究和整理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借鉴VITO APBINO等人的相关理论,归纳出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四部分的框架内容,分别为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主体,知识转移的内容,知识转移所属意境和知识转移通过的媒介[1]。

其中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主体界定为组织中的个人;知识转移的内容基于知识转移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目的涉及的知识;知识转移所属意境主要指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是转移产生发展的小环境;知识转移通过的媒介包含编码和通道,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媒介。具体分析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如下:

1.1 知识的特性

知识本身所独有的属性和特性对于知识转移的效果产生最根本的影响力,如知识的可表达性、可观察性和可嵌入性[2],还有其内隐性。图书馆知识转移中的知识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形态,显性知识只占总体的很小一部分,其余大量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所存在的。这一点学者普遍有所共识。

图书馆馆员可能由于工作环境的独立封闭性,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层次和工作经验等关系,常常忽视自己具备的隐性知识,甚至无视隐性知识的存在,因为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去。结合Nonaka&TAKeuchi(1995)的SECI知识螺旋模型,我们了解到知识转移的第一步需要把个人的隐性知识逐步转化为外部化的显性知识,同时把零散的、不成条理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化了的显性知识。外化了的知识有利于馆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激励产生有效的知识转移效果,激发馆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形成新的隐性知识,完成知识螺旋模型中的知识螺旋上升状态。

1.2 知识转移者的意向

知识转移过程的第一步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知识转移的意愿和动向决定了知识转移过程的产生和方向。组织中的知识转移存在上级向下级、同级与同级之间转移的情况。我们需要注意转移的权限大小、范围领域和时间保密等问题。忽略这些问题,一味的盲目的进行知识转移,会造成知识结构的错乱、管理混乱和涉及泄密的严重问题,可能违背了知识转移的初衷,有损经济收益,甚至触犯法律。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意向不足,主要是馆员交流知识的愿望不够,缺乏引导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图书馆一类的事业型单位,拥有隐性知识的多寡,最终无法体现在职称地位和薪金上。馆员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形成的稀缺知识经验不可能主动无所求的传播给他人。积累形成的垄断和独占心理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主动性意向。

1.3 知识转移者的能力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能力表现在硬件设施和人员素质两方面。图书馆应该做好对于知识的整理、分类、存储、深加工和再利用的工作,利用先进的数据库,充当好“知识仓库者”的角色。

图书馆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够准确使用相应的数据仓库,熟练掌握专业信息检索技术,运用数据挖掘、决策支持、元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网络平台上自如搜索、存储、下载和分析数据。图书馆员还要依靠自身专业知识,二次加工和深加工现有知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于知识的需求,整体上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的能力。

1.4 知识吸收者的能力

知识接受者吸收和保持知识的能力是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效度的最终表现。Szulanski认为在知识转移的执行阶段,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他还认为只有当转移的知识被保留下来,才是有效的知识转移[3]。

知识吸收的能力是知识接受者能够成功地评估、消化和应用转移来的知识的能力,主要受知识接受者自身知识存量的影响,对于知识接受者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领悟能力和对于知识的解码能力,甚至其情商都会影响到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大小和过程。

1.5 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成本因素

知识转移的成本综合表现为刚性成本和软性成本两大类。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人力资源和资金构成刚性成本,为协助他人了解来源的知识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构成了软性成本[4]。成本因素在现实情境中直观而理性的表现,只有“产出”大于“投入”,转移的效果才是理性的。

图书馆对于成本因素一般考虑的不如企业那样严格,但是盲目而不理性的采购信息、不切实际地构架信息化资源、重复建设已有的数据库等情况屡见不鲜。我们应该向企业学习,学会精细化管理,学会严格控制成本,减少软性成本,充分资源共享,提高知识服务水平。

1.6 知识转移者身处的组织文化

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它能够赋予组织内员工重视知识的共享、自觉学习知识的习惯、积极开展知识的创新和营造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图书馆要提高对于知识和知识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为馆员创造更多、更高层次的学习交流机会,可以尝试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鼓励馆员学有所成,取得科研成果。同时,注重知识主体间的非正式交流有利于发挥组织文化[5]。

1.7 知识转移所涉及的制度体系

知识转移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是具有经济、学术和社会价值的高附加效益的知识资源,图书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做到权责明确、归属清晰。其次再以经济指标为杠杆,明确在不同转化途径条件下的分配与再分配的方式与比例,防止无序竞争和恶意竞争伤害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发送方和接受方。

2 建立模型

根据上述所提出的图书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结合相关文献及经验,建立初步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知识转移效度模型

3 实证调查情况和研究的结论与意义

本文对于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实证调查方法。调查范围是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四所高校的图书馆馆员,样本为五十份,回收和有效问卷率都为100%。全部问卷都采取现场采访方式,对问卷所涉及的问题详细解释,与被采访者者尽量沟通,对被采访者不同意或有异议的条目询问具体原因。

之后整理调查数据,利用SPSS软件科学分析数据,能够验证上文总结归纳的七点是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子,影响效果正如模型所假设的方向所一致。即验证了知识转移效果模型的现实意义,得到了具有实证意义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

[1]马庆国,徐 青,廖振鹏,等.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40-43.

[2]张永宁,陈 磊.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62-67.

[3]张 莉,齐中英,田也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过程研究[J].情报科学,2005,23(11):1607 -1610,1634.

[4]马 骏,仲伟周,陈 燕.基于知识转移情境的知识转移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102 -108.

[5]徐洪升.图书馆知识转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情报杂志,2007,26(2):27 -30.

猜你喜欢

接受者隐性馆员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Flu Study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