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3-01-24刘雪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苏醒

张 燕 刘雪婷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张 燕 刘雪婷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2010 年 6 月至 2012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1 例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因素与苏醒期躁动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 91 例全麻手术患者中有 26 例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现象,发生率为 28.57%,研究发现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外源性刺激、使用催醒药物以及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所有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指导后都安全的度过苏醒期。结论 掌握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与对策,可以明显地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苏醒期躁动;护理;全麻手术患者;原因分析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全身麻醉也基本上已经普遍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然而,在全身麻醉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者临床症状,如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期躁动(EA)是患者在苏醒期表现出来的一些临床症状,也是全麻手术患者经过手术之后被推入苏醒室内护理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躁动不安、兴奋,大喊大叫、肢体发生不自主的运动,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合适对策,甚至可能会出现意外状况导致患者出现生命的危险[1-6]。我院为了探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对近两年来来我院治疗的91例全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并对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91例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共有91例,所有的患者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史。其中男性患者有47例,女性患者则有44例。年龄9~84岁,平均年龄52.6岁。上述91例患者中,胸外科手术患者有32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有24例,妇科手术患者有13例,骨科手术患者有15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有4例,其他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有3例。全麻操作方式有静脉麻醉、气管内插管麻醉、静吸复合全麻三种。其中有34例患者手术之后携带气管导管被推入苏醒室内,其余的57例全麻患者在进入苏醒室之前已拔除导管,则有21例患者采用催醒药催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1.2 方法

1.2.1 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

①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上述26例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者中,胸外科手术患者有20例,因此可见全麻苏醒期躁动与手术的类型关系密切。胸外手术创伤比较大,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部位,需要使患者处于比较特殊的体位,手术之后患者身体内留置的导管也比较多。患者苏醒后,之前长期的不适的体位导致其舒适度发生较大改变,呼吸的进行还会引起伤口的牵拉和较大疼痛,又由于全身作用基本消失,因此患者难以忍受从而出现躁动不安和大喊大叫;而腹部尤其是手术患者也因为手术之后身体内留置的导管很多,同时呼吸运动也会牵拉到伤口引起剧烈疼痛,从而使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现象。另外,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因为喉部的疼痛不能说话或者由于鼻腔充填物导致通气障碍,将会使患者表现躁动不安。②外源性刺激。切口疼痛、尿管、气管导管刺激都会使患者出现苏醒期的躁动。其中,切口疼痛是引起术后躁动的常见的主要原因,常常表现为大喊大叫、四肢不停地乱打乱踢,身体还不自主的扭动,尤其是胸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更为严重,有时还会突然坐起、用手捂住伤口处,不让苏醒室护理人员靠近;对于未拔出气管导管的患者,苏醒之后不能立即发音,同时又感觉到口腔内插入的气管导管,由于患者意识尚未完全地清醒,就会本能地用牙使劲咬气管导管,剧烈晃动头部,甚至还有患者想用手将气管导管拔出。另外,尿管刺激与全麻苏醒期躁动也具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男性患者在手术麻醉状态下插上了尿管,苏醒后出现了不适,由于对尿管没有心理准备,同时对其刺激也没有耐受性,进而大声喊叫、烦躁不安,有的患者甚至还想用手拔除尿管。③使用催醒药物及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部分麻醉药物的使用及其在患者体内的残留也会引发全麻手术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表明,一些残余的麻醉药物将会导致患者的疼痛感觉先于意识状态恢复,患者从而不能够正常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不自主运动的现象。也有研究认为,手术之前使用的东莨菪碱、手术麻醉过程中采用的高浓度吸入性麻醉药物以及氯胺酮等都会导致患者苏醒期的躁动不安。另外,患者术毕未被推入苏醒室之前使用的催醒药如多沙普伦,具有兴奋交感神经和延髓呼吸中枢的特点,也可能会增加躁动发生的可能。

1.2.2 相应的护理措施

①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的护理。从手术结束至全麻患者苏醒之前,要让患者取平卧位,苏醒室护理人员应该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要特别注意保证患者呼吸的通畅。要认真观察患者四肢的血液循环状况,还要避免患者的皮肤尤其是伤口处被压或者损伤。患者术后的疼痛还会引起患者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特别是胸腹部手术患者,呼吸的进行还会导致伤口受到牵拉引起疼痛。此时要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同时还要依据医生的嘱咐给予镇痛药物,用药之后要认真观察患者的心率、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同时还要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因为药物引起的呕吐导致窒息发生。对于出现重度躁动的患者,为了避免因为躁动引起的突然坐起、跃起或者坠床的发生,应给予适当有效的约束。②外源性刺激的护理。苏醒室护理人员要协助麻醉医师适时拔出器官导管,以减少刺激。对于不能及时拔除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嘱咐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的镇静类的药物,然后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避免患者拔出气管导管造成窒息的发生;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要注意应清除其口腔内以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仅可以保持患者呼吸的通畅,也避免误吸情况的发生。对于尿管的刺激,要在手术麻醉之前告诉患者术后尿管会有一定的刺激引起不适,从而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③麻醉药物残余作用的护理。肌松药残留引起的躁动表现为呼吸急促、无力,苏醒护理人员要立即通知麻醉医师,给予患者肌松药拮抗剂;为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还要打开患者的气道进行加压吸氧,操作过程中要缓慢温柔,避免损伤皮肤黏膜;鼓励患者进行规律的深呼吸,以助于提高患者体内的血氧饱和度。

2 结 果

本组选取的全麻手术患者共有91例,其中有26例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现象,发生率为28.57%,经观察与分析发现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外源性刺激、使用催醒药物以及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所有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指导后都安全的度过苏醒期。

3 小 结

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是苏醒室护理工作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现象,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不断地发展和人文护理模式的逐渐提出和实施,已经从原来的仅仅保证手术进行过程中的无痛转变为患者的整个麻醉过程包括苏醒期都无痛、舒适、并且安全地度过。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现象与很多因素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仔细分析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保证全麻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观察患者的表现,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找出发生某种现象的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苏醒室护理人员还应该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是在给予镇痛药、镇静药时,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意识状态的变化情况,避免出现异常状况。另外,除了要对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外,还要积极预防,防止躁动现象的出现,从而帮助患者安全地度过苏醒期。总之,把握苏醒期躁动相关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与对策,可以明显地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1]刘新.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2]吴媛.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8-29.

[3]华勤学.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224-225.

[4]马美子.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61.

[5]邱带妹.开胸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09,11(10):30-31.

[6]陈迎霞,董平,周建玲,等.手术患者不同时机导尿对苏醒期躁动和适应性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42-43.

R473.6

:B

:1671-8194(2013)03-0291-02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