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2013-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检查法高龄骨科

王 琮

(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 赣州 342600)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王 琮

(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 赣州 342600)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性抽取 2009 年 4 月至 2010 年 4 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患者资料,共 20例,均为骨科手术患者。对高龄骨科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结果 由于高龄患者骨组织机能脆弱,经过手术治疗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破坏了骨组织的完整性,经临床处理后有效率达 85% 以上。结论 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因素较为复杂,加强预防与治疗是降低其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

骨科是临床诊治的重要科室,每年有大量中老年群体患上骨科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骨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新时期医疗处理方案中,骨科疾病处理的最佳方法是手术,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骨髓的多种问题[1-3]。另一方面,骨科手术普及推广也引起了诸多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则是其中一种。现对20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择20例患者,均为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接收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损伤情况。20例患者中,年龄范围60~80岁,平均年龄(71.6±0.8)岁;其中,男10例,平均年龄(72.5± 0.5)岁;女10例,平均年龄(69.3±1.0)岁。所有病例均为高龄患者,病程时间1~3年不等,入院治疗后均接受了手术方式处理病症。

1.2 方法

对高龄骨科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掌握其骨科手术前后的症状变化。重点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处理,防止血栓现象的加剧。处理后,对20例患者的疗效实施评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加以主导。对于出血比较严重的患者,需组织专家进行紧急诊断与治疗,维持静脉血的正常流通。

2 结 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不仅损坏了骨组织的完整性,约束了术后治疗效果的发挥,更是严重干扰了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本次20例高龄患者中,共有5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5%。从这5例患者来看,其骨科症状恢复时间比正常情况常2~3个月,影响了骨科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关系着患者身体器官功能的发挥,尤其是下肢结构功能的影响更大。高龄患者因年龄较大,其身体组织的免疫功能减弱,骨髓组织的抗损伤能力较低,极大地干扰了术后病情的恢复。临床医师应加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防止,向患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促进其骨髓症状的尽快恢复。

3.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瘀证疾病,无论是早期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或是后期静脉再通静脉血流倒流,都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瘀血综合征——下肢胀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而症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临床特点。高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对骨科症状有了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手术操作及患者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骨科手术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影响了患者骨髓组织功能的正常恢复,这就要求手术医师加强术后症状的处理。

3.2 下肢深静脉血的检查

①上行性静脉造影:上行性静脉造影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围。患者仰卧,取半直立位,头端高30°~45°。先在踝部扎一橡皮管止血带压迫浅静脉。用12号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入足背浅静脉,在一分钟内注入40%泛影葡胺80~100mL,在电视屏幕引导下,先摄小腿部X片,再摄大腿及骨盆部X片。注射造影剂后,再快速注入生理盐水,以冲洗静脉管腔,减少造影剂刺激,防止浅静脉炎发生。②静脉压测量。用盛满生理盐水的玻璃测量器连续针头,穿刺足或踝部浅静脉或手臂浅静脉,测得静脉压。其数值需与健侧静脉压对照。这种检查用于病变早期侧支血管建立之前,才有诊断价值。③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近年来对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法有很大进展,采用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较敏感,超声波检查对检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有价值。如采用上述两种检查法,诊断尚难明确,仍需作静脉造影。至今尚无一种无损伤检查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静脉造影。不断探索和完善无损伤检查法,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4 结 论

总之,高龄患者是骨科疾病的多发群体,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对象。这是由于高龄患者在身体机能方面较弱,各身体组织功能已经趋于老化。处理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必须加强手术操作流程的控制,做好症状的检查与防治工作。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根本上还是规范手术操作,力争一次性彻底地治愈病情。

[1]高峰,吴蔚,王彬.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预防[J].中国骨伤,2004,17(12):761.

[2]阎冰,张春雨.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监测人工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6):365-366.

[3]于洋,孔荣,夏睿,等.关节置换手术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栓塞使用时机的初步研究[J].安徽医学,2010,31(5):457-460.

R68

:B

:1671-8194(2013)03-0158-02

猜你喜欢

检查法高龄骨科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中国代表性森林经营技术模式对比研究
5种同名异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