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挫伤及隐匿骨折的低场MR诊断

2013-01-24郭继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隐匿性诊断率骨髓

郭继录

(长春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51)

骨挫伤及隐匿骨折的低场MR诊断

郭继录

(长春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 探讨骨挫伤及隐匿骨折的低场MR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上诊断骨挫伤及隐匿骨折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6 月至 2012 年 5 月在我院治疗的 65 例骨挫伤及隐匿骨折患者的低场 MR 各种影像表现,评估诊断价值。结果 骨挫伤患者 37 例,其中胫骨外侧平台挫伤 8 例,膝外侧半月板变性 9 例,膝前后韧带挫伤 6 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挫伤 14 例;同侧骨挫伤 21 例,对侧骨挫伤 16 例。隐匿性骨折 28 例,疲劳骨折 3 例,衰竭骨折 2 例,隐性创伤骨折 15 例,隐性骨内骨折 8 例,这些骨折的 MRI影像表现形态各异,但是信号特点明确,容易辨别。结论 低场 MR 对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非常敏感,能清楚显示损伤的部位和病程,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使患者得到早期和正确的治疗,所以低场MR检查是骨挫伤和隐匿骨折诊断的最好选择方法。

骨挫伤;隐匿骨折;低场MR检查;诊断

骨挫伤主要为病变区出血、水肿和微小骨小梁断裂,平片检查常无异常改变,属于比较隐匿的骨损伤。隐匿性骨折:是指用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或者难以及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或者用其他影像学方法才能发现的骨折,是一种阴性现象。这类骨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就会延误治疗,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本可避免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用常规X线检查一般无法显示,CT检查也难以发现,所以经常造成误诊和漏诊[1-8]。本文介绍的MR检查即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很明显的以影像形式把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的特点呈现出来,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以下是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5例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患者65例,所有患者的X线检查和C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受伤部位肿胀、疼痛并有运动障碍。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为36.4岁。65例患者有膝关节骨挫伤也有胫骨损伤,患者一般在受伤后1d~1个月进行MRI检查。入选患者应排除损伤部位有既往外伤史和手术史者,损伤部位有肿瘤、关节炎、畸形等疾病的也应予以排除。

1.2 仪器检查

MRI检查采用西门子0.35t磁共振(MR)仪,(型号为C!,产地:德国;出产地:中国深圳),该仪器结构紧凑,功能强大,融合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MRI具有直接三维成像和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优点,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且准确的诊断信息,尤其对于四肢与软组织挫伤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检查时患者应仰卧,采用相应的患处部位的专用线圈,扫描矢状位和冠状位,有些损伤部位行横轴面扫描,SET1WI(TR700ms/TE 26 ms)、GET2WI(TR640ms/TE18ms)和STIR(TR1780ms/TE26ms/TI75ms),矩阵256 ×192,FOV179mm×179mm,层厚3.0mm,层间距0.3mm。观察并记录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做X线检查和CT检查,作为对比用。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不能佩戴任何金属饰物,以免妨碍检查。

1.3 诊断标准

骨挫伤在低场MRI的信号特点:T1WI序列上呈片状的低信号,且边缘不清晰;T2WI呈片状中高信号,与骨髓脂肪高信号区不易分辨;STIR表现以脂肪抑制序列,骨髓内可见片状、网格状高信号,病灶边缘为清晰的高信号。隐匿性骨折在低场MRI的表现为:T1WI序列上可见线状、条状、紊乱低信号,且信号强度不均匀;T2WI序列为高低不平的混杂信号,部分低信号周围可见高信号水肿改变;STIR序列图像上可见病灶呈显著的高信号,与信号被抑制的临近正常骨髓形成鲜明的对比。图像由两个主治医师进行独立盲评,可参考患者的X线检查和CT检查图像,若意见不一致可两人商量后再决定。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数据输入Excel软件中,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2 结 果

2.1 骨折诊断准确率

65例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MRI检查后,确诊骨挫伤患者37例,其中胫骨外侧平台挫伤8例,右膝外侧半月板变性9例,膝前后韧带挫伤6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挫伤14例;同侧骨挫伤21例,对侧骨挫伤16例。隐匿性骨折28例,疲劳骨折3例,衰竭骨折2例,隐性创伤骨折15例,隐性骨内骨折8例,这些骨折的MRI影像表现形态各异,但是信号特点明确,容易辨别。经过MRI检查后有62例患者确诊,其准确率高达95.48%,3例没有诊断对,其中1例阴性创伤骨折,2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挫伤。

2.2 随访情况

65例患者在确诊病情并进行治疗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所有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患部的复查。第一次复查,58例患者的损伤范围缩小,4例完全康复,还有3例患者的病情加剧,创伤部位范围增加。第二次复查,64例患者基本痊愈,只有一例患者因为在恢复期间二次受伤,所以延迟了康复时间,该名患者在6个月后康复。患者进行MRI检查指标均正常。

3 讨 论

骨挫伤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创伤导致骨松质内局部性水肿、出血,病理变化是骨小梁断裂和骨髓内水肿。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损伤部位的肿胀、压迫和疼痛。隐匿性骨折也称微骨折是骨小梁断裂和伴发的骨内出血及水肿,多见于膝部骨端关节面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由于患者病变比较轻微,所以常规的X线检查和CT检查都难以显示,很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贻误治疗的时机,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及后遗症。核磁共振(MRI)是公认的检侧骨髓水肿最敏感的成像技术,因为MRI属于化学成像方法,所以对人体组织内水的变化很敏感。低场MRI降低了血管、脂肪、运动及局部组织化学改变的敏感而导致的干扰,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从而可清晰显示软骨、韧带、关节囊及关节积液,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积液等病变的诊断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MRI检查具有灵活、方便、成像清晰的优点,因此核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

MR对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骨质损伤包括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其中骨挫伤MR图像上可以清楚地显示早期及轻微的组织水肿,MR主要表现为:T1WI序列上呈片状的低信号,且边缘不清晰;T2WI呈片状中高信号,与骨髓脂肪高信号区不易分辨;STIR表现以脂肪抑制序列,骨髓内可见片状、网格状高信号,病灶边缘为清晰的高信号。隐匿性骨折多数是由于钝伤或轻微的外伤所致,其MR表现为T1WI序列上可见线状、条状、紊乱低信号,且信号强度不均匀;T2WI序列为高低不平的混杂信号,部分低信号周围可见高信号水肿改变;STIR序列图像上可见病灶呈显著的高信号,与信号被抑制的临近正常骨髓形成鲜明的对比。本组患者中经MRI检查后有35例骨挫伤,诊断率为94.59%,27例隐匿性骨折,诊断率为96.43%,其总的诊断率高达95.48%,有效的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使患者可以尽早的进行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于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使用MR检查能够通过多层面、多序列的成像,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清楚的显示创伤部位的组织变化以及病程,从而很好地避免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为医生提供了大量丰富准确的医学信息,从而帮助医生采取更好的方法治疗疾病,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杨文杰,白民学,张兴雨,等.低场MR梯度回波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68.

[2]金贞花,郑晓媛,李燕.低场强MRI在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影像与介入,2009,16(18):69.

[3]顾基伟,戚乐,陈小启,等.低场MR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值价值探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8(2):75.

[4]曹林德,彭俊玲.低场MR不同序列对踝关节隐性骨折35例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7):1684.

[5]张振勇.低场MR对膝关节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及分级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4):158.

[6]余跃忠,朱蓉蓉,哈若水,等.低场MR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0):895.

[7]梁治平,曾旭文,钟敏之,等.专用四肢关节低场MR在胫骨结节骨软骨炎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8):732.

[8]宋玉萍.低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47.

R683

:B

:1671-8194(2013)03-0149-02

猜你喜欢

隐匿性诊断率骨髓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警惕隐匿性肾炎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裸露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