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患者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3-01-24蒋国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己糖唾液酸胆碱

蒋国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长广职工医院心内科,浙江 湖州 313117)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患者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蒋国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长广职工医院心内科,浙江 湖州 313117)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患者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68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抗氧化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1.8%。观察组总有效率 82.4%。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 FMA 积分、MB I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 1 个月康复治疗后,经治疗后两组 FMA、MBI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联合康复治疗,经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康复治疗;老年;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及多种因素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1]。脑梗死临床多采用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卒中单元治疗、神经保护治疗[2]等,各种疗法适应征及疗效不一。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为新型脑保护剂,可调节机型脑梗死后糖及乳酸的代谢紊乱,抑制中枢系统神经毒性介质大量释放。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微波理疗、红外线理疗,中药热奄包治疗,中药热敷治疗等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为首次急性前循环系统脑梗死入院,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65~81岁;发病时间5~72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分。排除:①既往有神经节苷脂累积病或家族史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或对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过敏患者。④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抗氧化剂等治疗,对照组加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治疗(胞二磷胆碱注射剂0.75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1次/d,治疗15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60mg溶于25mL生理盐水,连续治疗15d)。

1.3 康复治疗

1.3.1 微波理疗

于脑部病灶头皮投影区采用移动法进行。0.75~1.25W/cm2,每次治疗5~1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5d。

1.3.2 促通及按摩治疗

采用Bobath、Brunnstrom为主的促通技术及传统按摩疗法进行,每日2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30d。

1.3.3 康复训练

以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心身兼治的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切记循序渐进、坚持不懈。训练内容包括慢步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搭桥训练,1次/d,40min/次,连续治疗20d。

1.4 疗效标准

①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采用Fugl-Meyer(FMA)积分进行评价;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标准采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价;③疗效评价参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肢肌力及肌张力提高进步2级以上,血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明显好转、生活可自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患肢肌力及肌张力提高2级、血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改善、基本生活可自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好转、患肢肌力及肌张力提高1级、血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有所改善、基本生活勉强可自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其余为无效;总有效率=总病例数-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55.9%。观察组基本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5)。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FMA积分分别为(32.68±20.34)、(30.53±23.24)(t=0.4059,P=0.6861>0.05),MBI积分分别为(45.36± 12.45)、(47.12±10.24)(t=-0.6366,P=0.5265>0.05),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康复治疗,对照组的FMA积分、MBI积分分别为(37.36 ±25.34)、(53.45±14.36),观察组分别为(50.69±23.89)、(70.45±15.23);两组患者FMA(t=-2.2318,P =0.0290<0.05)、 MBI(t=-7.7355,P =0.0000<0.05)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 论

胞二磷胆碱为核苷衍生物,可改善头部外伤及脑手术后意识障碍,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通过:①增强脑干网状结构与意识密切相关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发挥增强锥体系,抑制椎体外系的作用。②改善脑血管张力,改善脑血管调节功能,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血管麻痹及水肿,降低颅内压。但其再减少钙内流,清除氧自由基、促进神经重构方面无明星效果,作用机制相对单一。神经节苷脂为神经细胞的重要组分之一,在人体神经系统发生、生长、分化及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机制尚不清楚,报道得较多的机制有[4]:①通过神经营养因子发挥作用。②通过对Na+-K+-ATP酶活性的“补偿”而发挥作用。③作为新型EAA受体拮抗剂而发挥作用。

微波理疗,Bobath、Brunnstrom等促通技术及康复训练等康复治疗手段的运用,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联合康复治疗,经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9.

[2]Liu Y,karonen JO,Vanninen RL.Acute ischemic stroke: predictive value of 2D phase-contrast MR angi-ography-serial study with combined diffusion and perfusion MR imaging[J].Radiology, 2004,231(3):517.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孙砚辉,陆雪芬.神经节苷脂GM1及其脑保护机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6(4):319-320.

R743.3

:B

:1671-8194(2013)03-0128-02

猜你喜欢

己糖唾液酸胆碱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在母婴食品中的应用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灰霉病对番茄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拉萨裸裂尻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己糖对杜兴肌肉萎缩症核酸药物Pip5e-PMO跳读活性研究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疑致过敏性休克1例
血清唾液酸测定对新生儿及幼儿期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
不同还原态叶酸和胆碱组合对人结肠腺癌细胞hMLH1和hMSH2转录水平的影响
早期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颅脑损伤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