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ntacam检查角膜后表面高度对屈光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探讨

2013-01-24宋小康陈明亮丁新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准分子屈光圆锥

宋小康 陈明亮 关 印 丁新玲

(南阳眼视光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3)

pentacam检查角膜后表面高度对屈光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探讨

宋小康 陈明亮 关 印 丁新玲

(南阳眼视光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3)

目的 探讨 pentacam 检查角膜后表面高度对屈光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行 pentacam 检查的患者 1886 例(3772 眼)分析其检查结果,并选择适宜的屈光手术方式。结果 对 188 例角膜后表面> 17 的患者中 146 眼排除圆锥角膜后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其中角膜后表面高度在 17~22μm 之间 130 眼行 SBK(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手术,16 眼> 22μm 者行 LASE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另有 42 眼因高度怀疑圆锥角膜而放弃手术,手术后密切随访 3~9 个月,未发现角膜膨隆现象。结论 pentacam 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具有早期发现圆锥角膜的功能,指标量化,敏感,可信度高,但必须综合其他因素全面考虑,分析判断,既不因为单一数值高而轻易放弃手术,也不能盲目手术,针对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手术方式,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pentacam;角膜;后表面高度;屈光手术

随着近视人群的增加以及准分子激光技术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屈光手术矫治近视。但是如不能有效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角膜后表面可能出现膨隆、前凸,严重者可引起角膜扩张以及屈光回退。Orbscan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应用于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眼前节检查,但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1]。本研究通过对1886例近视患者3772眼行pentacam检查并指导手术方式选择取得不错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行pentacam检查的患者1886例,其中男1048例,女838例;年龄(19~32)岁,平均(22.48±5.02)岁;屈光度数等效球镜(-1.00~-9.00)DS,平均(-4.27±1.83)DS;角膜厚度(490~604)μm,平均(548.28±20.47)μm,对于角膜厚度大于580μm的患者行角膜内皮检查证实角膜健康。所有患者均无眼部手术史,排除急性结膜炎、青光眼;排除心血管疾病、风湿性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对上述患者行pentacam检查,发现角膜后表面高度>17μm者208眼,均嘱人工泪液(思然)点眼(4~8)次/d,(3~7)d后复查pentacam,其中20眼后表面高度回归正常(<17μm)。在剩下的188眼中:>17μm<22μm为150眼,>22μm为38眼。综合下述因素谨慎分析是否为圆锥角膜:最大屈光力、最大前后表面高度和角膜最薄点的关系;前后表面最高点的位置是否重合;最薄点是否偏心;地形图形态。

2 结 果

188例角膜后表面>17的患者中146眼排除圆锥角膜后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其中角膜后表面高度在17~22μm之间130眼行SBK手术,16眼>22μm者行表面手术。另有42眼因高度怀疑圆锥角膜而放弃手术,手术后密切随访3~9个月,未发现角膜膨隆现象。

3 讨 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术,一直以来其安全性最受关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通过Scheimpflug方式呈现,可以准确检测出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及参数,其各方面数据与Orbscan相比都要更加准确[2]。

圆锥角膜是一种非炎性原发性角膜变性疾病,多表现为角膜前凸、变薄,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严重者可致盲。其发病因素不明,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2000,多于青春期发病,有一定的自限性[3]。我们认为对于散光>3D,角膜中央厚度<480μm,散光及近视进行性发展,矫正视力不理想,有圆锥角膜家族史或有过敏性结膜炎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排除其圆锥角膜的可能性。早期圆锥角膜在裂隙灯下很难发现,角膜地形图对其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通过360°旋转扫描,可以再2s内采集50幅图像,精确测量25000个角膜表面真实高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对角膜各项指标的测量不受到方位和轴位的影响[4],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其将各项指标精确量化,更为直观的呈现给医生进行判断。Pentacam检查后表面高度>17μm的隆起往往认为存在后圆锥的可能,特别是此最高点与角膜最薄点以及前表面最高点相重合时圆锥角膜可能性往往较大。结合角膜厚度变化趋势图以及患者病史可作出初步判断。

屈光手术的原理在于通过消融角膜基质层而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有大量研究认为Lasik术后角膜前隆可能与术前角膜厚度、切削比例、术前术后眼压以及角膜基质床厚度等因素有关[5-6]。因此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势必削薄角膜,改变其生物力学[7]。Lasek(表面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相对于板层手术来说对角膜的生物力学改变较小,但亦有需要长期点眼药,容易引起眼压高等弊端。SBK角膜瓣制作较薄,由于切削位置表浅,尽可能多的保留了残余基质床,保护了角膜的强度,有效防止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生[8]。

总之,pentacam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具有早期发现圆锥角膜的功能,是目前为止能客观反映角膜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厚度及最高点与角膜最薄点之间关系的设备,但必须综合其他因素全面考虑,分析判断,既不因为单一数值高而轻易放弃手术,也不能盲目手术,应针对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手术方式,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1]Caims G,Mcghee CN.Orbscan computerized topography: attributes,applications,and limitations[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5,30(2): 205-220.

[2]Ha BJ,Kim SW,Kim EK,et al.Pentacam and Orbscan II measurements of posterior corneal elevation before and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J].Refract Surg,2009,25(3):290-295.

[3]姜宏钧,谢培英.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 2006,42(3):231-235.

[4]徐艺,戴锦晖,褚仁远,等.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对各期圆锥角膜后表面形态的研究[J].眼科研究,2009,27(3):229-233.

[5]王惕,鲍兰,褚仁远,等.高度近视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2):1261-1264.

[6]崇晓霞,赵海霞,陈晔,等.Lasik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的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17(1):9-12.

[7]Wang JC,Hufnagel TJ,Buxton DF.Bilateral keratoectasia afterunilateral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a retrospective diagnosis of ofectatic corneal disorder[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10): 2015-2018.

[8]Lee DH,Seo S,Jeong KW,et al.Early spatial changes in the posterior corneal surface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7):778-784.

R772.2

:B

:1671-8194(2013)03-0121-02

猜你喜欢

准分子屈光圆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