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7例重度内痔患者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研究

2013-01-24刘保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痔上肛垫环切术

刘保林

(湖南省临武县人民医院,湖南 临武 424300)

87例重度内痔患者行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研究

刘保林

(湖南省临武县人民医院,湖南 临武 424300)

目的 分析讨论临床治疗重度内痔患者时给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肛肠科在 2008 年 2 月至 2011 年8 月期间收治的 87 例重度内痔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实施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87 例患者中 81 例患者痔核回缩得到治愈,术后共产生 16 例并发症,其中尿潴留 7 例,下腹不适 9 例。结论 临床应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内痔患者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重度内痔;上黏膜环切;临床疗效

内痔是临床肛肠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肛肠患者总数的87%左右。该病在临床上通常被分做四期,本次所讨论的重度内痔属于四个分期中的Ⅲ、Ⅳ期。在临床的治疗中所应用最多的方式便是内扎外剥术,但是该种手术方式其术后并发症较多,易形成肛门狭窄[1]。因此,本院此次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肛肠科在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87例重度内痔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平均年龄43.1岁,平均病程5.3年。患者内痔程度分型属于Ⅲ期的69例,分型属于Ⅳ期的18例。对患者病史查询发现21例患者存在硬化剂治疗史,27例患者存在手术史。

1.2 术前准备

入院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查体,例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在患者实施手术前3天开始为患者进行口服新霉素及甲硝唑治疗;术前24h内为患者进行缓泻药治疗及1~2次清洁灌肠治疗。

1.3 手术方法

为所有患者实施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麻醉方式选用硬膜外麻醉,手术体位取截石位,手术区域常规消毒并铺设手术孔巾。操作过程分为:①术者先要松弛患者肛门部位以对其充分扩肛,充分扩肛后在肛门四周选取对应四点用组织钳夹住肛缘皮肤向外牵拉,使痔核外翻于体外后放入肛管扩张器并加以固定。②取出内芯并在齿状线的上方3cm左右的3点与9点两个方向分别进针,以顺时针的方向对直肠黏膜进行荷包式缝合,缝合时要注意缝合两圈。③将缝合好的黏膜荷包置入吻合器抵钉座,吻合器钉砧头与荷包缝线上方连接,将缝线围绕吻合器中心杆进行收紧结扎。④利用带线器将荷包的缝线两头分别从吻合器两侧小孔穿出,并保持缝线拉紧状态将吻合器旋紧并结扎缝线。⑤打开吻合器保险并击发吻合器,同时关闭切割口吻合手柄,保持吻合器闭合状态30s左右后取出吻合器并观察黏膜是否完整,活动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及吻合口有无出血、狭窄等现象。如遇出血现象可采用3/0线进行结扎止血或行“8”字法进行缝合。术毕对患者肛管内行凡士林纱布填塞并保留7h左右。

1.4 术后护理

所有患者手术当天禁食并给予静脉滴注氨苄霉素及甲硝唑以进行补液治疗,同时要控制患者2d后排便。待术后第二天起开始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并常规给予3~5d的抗生素治疗。

2 结 果

此次临床研究对对87例重度内痔患者实施了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16.3min,术毕81例患者痔核回缩得到治愈,治愈率高达93.1%。患者术后共产生16例并发症,其中尿潴留7例,下腹不适9例,但未发生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无1例复发病例产生,疗效满意。

3 讨 论

3.1 发病机制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肛垫是内痔的主要发病机制,讲其形成是与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以及动脉、静脉的吻合发生了病理性移位或改变所造成的[2]。解剖学将肛管齿线以上1.5~2cm的正常组织称为肛垫。此次我院就内痔的发病机制肛垫的病理改变分析如下:①痔的组织黏膜层较薄,其柱状上皮细胞会频繁脱落,这样就形成了黏膜破坏、糜烂、溃疡等,其组织中的杯状细胞也会发生萎缩,造成腺体生长不良,此种改变称为病理性肛垫黏膜上皮。②肛周窦状血管受到破坏,发生动脉、静脉结合调节障碍,导致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发生肌痉挛,吻合管开放次数增加,动脉血液直接流入静脉血管,形成痔静脉丛血流量增加,造成局部充血肿胀。而此时毛细血管会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任何物质的交换将会停止,导致肛垫局部缺氧,这样的缺氧又会刺激组织释放组胺,促进吻合管的开放,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痔的病症[3]。此种改变称为病理性肛垫血管。③肛垫下移是临床普遍认为的形成内痔的本质,当肌纤维发生退化时,便会表现出排列密度降低、扭曲、纤维弹性减弱、部分纤维失去活力,一旦退化到一旦程度,那么便会出现肛垫下移的现象,此种改变称为病理性肛垫Treitz肌。

3.2 实施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优点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对痔的认识加深,一种新兴的临床术式痔上黏膜环切术得以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对此次我院使用该术式后得到的一些优点进行了总结,发现其具有以下3个优点:①手术整个操作是在内痔的上方对直肠下段黏膜进行环形切除,是在原位进行黏膜的吻合,使脱垂内痔及黏膜上提,摆脱脱垂现象。此外切除了黏膜下层动脉对痔核的供血,使内痔症状得以改善[4]。②手术过程不对肛垫部位进行任何损伤,避免了术后患者排便功能障碍的现象产生。③整个手术过程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较快,一般在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

3.3 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

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手术适应症包括重度内痔患者;内痔脱垂但需做单个局部切除的患者,此类患者如存在局部炎性反应时,应首先控制炎症再考虑对内痔进行切除。该手术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是尿潴留的产生,此种并发症的产生约占总数的40%到70%左右,其发生主要是与对患者进行扩肛时损伤了患者的肛门括约肌、手术过程切除了部分直肠黏膜下层造成的肠壁植物神经损伤及术后的肛门不适,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5]。第二点是吻合口的出血,其发生的原因多数是与黏膜的结构组织疏松、血管钉合后缺乏周围的依托等有关。因此在术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吻合口情况,发现出血点要仔细缝合结扎。第三点是肛区疼痛,这与术前的扩肛、吻合口受刺激及吻合位置过低有关。因此在进行荷包缝合时要注意尽量在齿线上方1cm处进行缝合,这样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6]。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治疗重度内痔患者时应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时,其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且术后未发生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的现象,临床疗效显著。因此,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术式,值得广泛应用。

[1]汪建平,黄美近.吻全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在中国开展的概况[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4):258.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9(5):461-463.

[3]张东铭.肛垫微循环及循环障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6): 31-33.

[4]Brian J,John RT,John EH,et al.Stapling procedure forhaemorrhoidsversus milligair morganhea morrhoidectomy:Randonised 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0,355(9222):1020-1030.

[5]Ganio E,Altomare D F,Milito G,et al.Long-termoutcome of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stapledhaemorrhoidopexy versus Milligan-Morgan haemorrhoidectomy[J].Br J Surg, 2007,94 (8):1033-1037.

[6]傅传刚,张卫,王汉涛,等.吻合器环行痔切除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11(21):653-655.

R657.1+8

:B

:1671-8194(2013)03-0109-02

猜你喜欢

痔上肛垫环切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治疗脱垂性痔病肛垫下移的疗效分析
痔疮不要轻易手术
久坐软椅 易致痔疮
痔疮环切术造成肛管缺失Ⅰ度直肠脱垂1例
几种包皮环切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