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江红教授运用调脾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经验

2013-01-24赵东旭侯江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过敏性脾胃导师

赵东旭 侯江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1

导师侯江红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治疗上时时兼顾脾胃,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侯教授学习,获益良多,现择侯教授应用调脾法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调脾法治疗感冒

感冒为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导师认为感冒的发病与食积的关系最为密切,小儿之所以患感冒,多与食积郁热有关,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如饮食不自节,屡进厚味,日久腻胃滞脾,形成食积,郁久化热,里热外蒸,腠理失于固密,而易感外邪形成表寒里热型感冒,或称夹食感冒。因此导师提出内以消食清热,外以发汗解表为治疗夹食感冒的治则,凡出现发热,流鼻涕,咽红,纳差,腹胀 ,大便干,舌苔厚等症状,皆可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

案1:刘某,女,7月,于2011年3月7日初诊。家长代主诉患儿发热8小时,服头孢克洛颗粒、小儿解感颗粒等效不佳,现证见:中热,不咳,浊涕,便干,舌淡苔白厚,咽充血。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胀。诊断:感冒,辨证属感冒夹滞。治宜消食清热,发汗解表。处方:云苓1g,炒扁豆1g,二丑1g,槟榔1.5g,神曲1g,生栀子1g,黄芩1g,蝉蜕1g,连翘1g,鱼腥草1g(为中药免煎颗粒),4剂,日一剂,分3次,水冲服,羚羊角粉3g一剂,水煎服,嘱患儿家长合理喂养。服药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药2剂巩固疗效,4剂后告愈。

2 脾和胃法治疗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痰少为主要的表现,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多认为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多按哮喘来治疗,虽然可以控制症状的发作,但是不能彻底治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病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导师以“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认为过敏性咳嗽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而想要根治本病,关键在于缓解期的用药,在缓解期通过调节脾胃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就能达到根治本病的目的。

案2:梁某,男,3岁1月,2010年12月22日初诊。家长代主诉患儿间断性咳嗽3年,反复发作,每1~2月一次,曾被郑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予顺尔宁口服、辅舒酮等气雾剂吸入治疗3个月,效不佳。现症见:咳嗽,夜间重,少痰,消瘦,面色萎黄,纳少,爪甲不荣,汗多,二便可,舌淡苔剥,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诊断:咳嗽。辨证为脾胃不和,肺失宣肃,治宜调脾和胃,宣降肺气。方药:云苓1g,炒扁豆1g,二丑1g,槟榔1.5g,神曲1g,生栀子1g,黄芩1g,叩仁1g,苍术1g,炒牛子1g,桑白皮1g,生甘草1g(为中药免煎颗粒)20剂。2011年1月1日复诊,咳嗽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二便可,纳食进步,舌淡苔白厚。上方去炒牛子、桑白皮,加防风1g,生黄芪1g(中药免煎颗粒)20剂,3个月后随访,患儿基本痊愈。

3 讨论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通过调脾法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于治病求本,明代医学家万全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导师在此基础上认为“脾常不足”是小儿最根本的生理特点,“脾常不足”导致小儿抵抗力的低下,这是许多小儿疾病发病的根本。通过调理脾胃,调节小儿的免疫力,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导师认为这是中医相比西医的一大优势,并且很好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

猜你喜欢

过敏性脾胃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