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3-01-24林永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腰痛体征椎间盘

林永生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疼痛最常见原因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的“腰腿痛”、“痹证及骨痹”范畴,临床上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影响腰及下肢感觉、运动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依据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病情早期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多样化,包括中药内服、外包中药、牵引、理疗、推拿、针灸、小针刀、椎管封闭等,我院颈腰痛专科自1998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药针剂经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病例986例,男452例,女534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25年;其中L3-4突出85例,L4-5突出203例,L5-S1突出234例,多节段合并突出464例;单纯腰痛93例,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症状及体征者843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性症状及体征者32例,无腰痛症状及体征但只有双侧下肢放射性症状及体征者3例,单侧下肢放射性症状及体征者15例。

2 诊断标准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 (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或稍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⑦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3 鉴别诊断

①椎管狭窄,腰椎骨折;②腰肌筋膜炎;③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④梨状肌综合征;⑤急性腰扭伤;⑥腰肌劳损;⑦棘上韧带损伤;⑧腰椎椎间关节紊乱综合征以及其它骨性及软组织病等。

4 治疗方法

用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或0.9%生理盐水10~20ml加伊痛舒注射液2ml加红回香注射液1ml配制成15~20ml混合药液,然后根据CT或MRI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节段部位,再结合各自病情的具体临床症状、体征等情况,按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脊柱夹脊穴及臀部、下肢共2~5个穴位进针,有“针感”后注射药液。以腰部脊柱夹脊穴注射药液剂量最大,单穴最大剂量可用至10ml,其余每穴注射2~5ml药液。然后采用北京金豪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全日康J18A1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将两电极板用75%酒精消毒后直接分别置于穴位注射部位,然后用弹力绷带固定或用适量的沙袋压住两电极板,分别连接输出导线的阴阳极,打开电源及治疗开关,调节电频脉冲电流强度,由小到大以病人能适应为准,每次20min,1次/日,并予腰椎牵引,10日1疗程,1至2疗程见效;个别特殊患者可持续治疗4个疗程。同时予以下治疗:①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滴,每日1次,连用3日;②丹参滴注射液250ml(含丹参16g)静滴,每日1次,连用7日。

5 禁忌症

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全身感染性疾病,心脏装有起搏器及支架者,身体因各种手术后有金属导物者。

6 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工作和运动完全恢复;②好转: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可从事日常工作和生活;③未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需要继续其它治疗 (多见于伴下肢肌力减弱者)。疗效评定结果:本组986例患者,其中临床治愈462例,占46.86%;好转285例,占28.90%;未愈239例,占24.24%;总有效率为75.76%。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个别特殊病例出现药物过敏者,即中止治疗并予抗过敏治疗,一般均可在停止治疗后短期内恢复。目前还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7 典型病倒

黎XX,男,退休工人。2003年5月患者因腰椎间盘摘除术后1个多月,于我院专科就诊。症见:腰痛并双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右甚,体查:被动体位,右侧弯腰行走,腰部活动受限,腰骶及臀部广泛压痛,无明显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 (+),(左45°、右25°) 加强试验 (+),双下肢肌力感觉及运动功能正常;腰CT显示:腰椎生理曲线变直,各椎体边缘见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L5右侧椎板部分缺如,L5-S1椎间隙及双侧椎间孔狭窄,L3-5椎间盘膨出,以L4-5明显,椎间孔受累,双侧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意见:①腰椎术后改变。②腰椎退行性变。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治疗:①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滴,每日1次,连用3日,②丹参滴注射液250ml(含丹参16g),静滴。每日1次,连用7日。③0.9%生理盐水17ml+伊痛舒注射液2ml+红回香注射液1ml配制成20ml混合药液,取L4-5左右各1夹脊穴进针,有“针感”后、每穴射液8ml;再配双侧秩边、环跳穴、每穴射液2ml,交替注射,每日1次。经3个疗程治疗达临床治愈,随访5年未复发。

8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三部分组成。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偏后,占椎间盘横断面的50%~60%。在压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纤维环各层之间胶原纤维发生断裂,造成椎间盘突出,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可致神经充血、水肿和炎性反应,而出现神经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腿痛”,“痹证及骨痹”范畴,多与脾肾精血亏虚,督脉失养,加之外感风、寒、湿邪或跌扑挫伤,以致脉络闭阻,气血失和,瘀阻经络,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灵枢·海论》日:“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故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之: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滴以减轻或消除脊髓神经、神经根以及局部无菌性炎症组织水肿;予丹参滴注射液250ml静滴,取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中药针剂穴位注射,针剂伊痛舒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抗炎、解痉作用,用于风湿痛,神经痛,头痛,其它疼痛等功能,红回香注射液具有消肿散瘀、活血止痛,用于腰肌劳损、关节或肌肉韧带伤痛及风湿痛等功能,以上两针剂合用穴位注射直达病变部位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特效;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具有电刺激按摩作用,可使病变部位感受到推、拿、按、拿、敲、拨、振颤等全部动作,神经和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消除神经、肌肉、纤维间水肿压迫,使神经的传导作用受到抑制和中断。腰椎牵引可使粘连松解、椎间隙增大产生负压及后纵韧带张力增加,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从而减轻神经根受压,有利于神经根的水肿与局部无菌炎症的恢复。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猜你喜欢

腰痛体征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
椎间盘退变及其血管化的磁共振研究
防腰痛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