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顽固性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2013-01-24冯贵民仲怀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外涂苦参黄柏

冯贵民 仲怀中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小儿顽固性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冯贵民 仲怀中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小儿顽固性湿疹;中医辨证治疗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中医称之为“浸淫疮”,发于婴儿的称为“奶癣”;急性渗出者称为“湿癣”;慢性无渗出者称为“干癣”。

婴儿湿疹,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表现。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及头皮。分为渗出性(湿癣)及干燥性(干癣)。此病使患儿哭闹、夜卧不安,易受外界刺激而使病情恶化,病程长。多数于一岁左右痊愈,少数可持续甚久,可发展到成人。

1 病因病机

小儿顽固性湿疹的病因不外湿、热、风。因小儿素体脾肺两经蕴伏湿热,外受风邪入侵,湿热与风邪相搏,客于肌肤,郁结于腠理,发于肌表而成。最早在我国《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有“帝曰:夫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生热而肤痛,为浸淫。”浸淫即浸淫疮。隋代《诸病源候论》对本病论述较多,如在“浸淫疮候”中说:“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渍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在“湿癣候”中有“湿癣者,亦有匡部,如虫行浸淫赤湿,瘙痒之多汁,成疮。”在“干癣候”中有“干癣,但有匡部,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比。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因此,内有湿热,外受风侵为湿疹的主要病因。造成小儿素体脾肺两经蕴伏湿热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其母怀胎,喜食辛辣,积热遗留于儿;第二,后天喂养不当,饮食偏于肥甘厚味,香、燥之品,使湿从内生,而成顽疾。小儿形气未充,肌肤薄嫩,易感外邪,风邪入侵肌体,与湿热相搏,缠绵留恋促成本病。其中,风、湿、热三者程度不同,疹形各异:偏于风盛者,皮疹多而瘙痒重;偏于热盛者,则红肿明显;偏于湿盛者,易于糜烂流黄水。因此,在临床上,对小儿顽固性湿疹,针对其皮疹、瘙痒、糜烂、渗水的四大主症来处方用药,是有其病因病机的理论根据的。

2 辨证论治

2.1 证型

2.1.1 湿癣(湿热型)多见于发育良好的肥胖婴儿。症见:皮损呈现潮红、渗出、糜烂、水疱、结痂,边界不清,瘙痒剧烈,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2.1.2 干癣(脾虚型)多见于发育较差的瘦弱小儿。症见:皮损为红斑、丘疹、鳞屑、渗水少,消化不良,大便溏,舌淡、苔薄白等,脉沉。

2.2 治疗

2.2.1 内治法

2.2.1.1 湿癣(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萆薢渗湿汤合三妙丸加减。组成:金银花、连翘、丹皮、苦参、苍术、黄柏、牛膝、茵陈、茯苓、大黄、生甘草、萆薢。随证加减:①皮疹发于颜面者,去黄柏、牛膝,加菊花、蝉衣、防风等清疏上焦风热;②发于中部者,多兼胃火旺,加黄芩、升麻;③发于下部者,加车前子、泽泻;④瘙痒甚者,加地肤子、白藓皮;⑤皮疹焮红灼热者,加生地、赤芍、地骨皮。

2.2.2 干癣(脾虚型) 治法:健脾利湿。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组成:苍术、白术、茯苓、猪苓、生苡米、山药、泽泻、陈皮、茵陈、黄柏、路路通、赤芍。随证加减:①腹中胀满者,加厚朴、枳壳;②瘙痒明显者,加苦参、白藓皮;③局部有渗液者,加通草、滑石。

2.3 外治法

2.3.1 红斑、丘疹、水疱,但流滋不多者,用三黄洗剂外擦(三黄洗剂组成:黄连,黄芩,黄柏,苦参各等分)。

2.3.2 糜烂结痂者,外涂黄连膏(组成:黄连,当归,黄柏,生地,姜黄,麻油,黄蜡)

2.3.3 皮肤粗糙肥厚者,外涂紫草膏(组成:紫草,当归,红花,生地,生大黄,白芷,黄柏,冰片,黄蜡,麻黄)

3 预防及护理

尽可能寻找本病的发生原因,以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等,以及其他对患儿敏感的物质,如毛皮制品等。

对患儿应避免应用刺激性药物外涂。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1岁半,初诊日期2011年2月21日。代诉:其母称患儿湿疹已1年多。

现病史:患儿出生1个月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先发于颜面部,逐渐扩大到四肢,之后渗出明显,并常见消化不良,喂奶期间大便溏泄,但食量很大,食后即便,夜间常哭闹不安。

检查:身体胖瘦适中,面色晄白,颜面、四肢呈现疱疹,略红,渗出,间或有结痂。腹部及两腿不多。舌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奶癣。西医诊断:婴儿湿疹。证型:脾虚湿盛。治则:健脾除湿。

方药:苍术5g,陈皮5g,乌蛇5g,蝉衣3g,炒麦芽10g,茯苓15g,泽泻5g,黄芩10g,甘草5g,双花10g,薏苡仁15g。5剂,水煎服。用法:每副煎取100ml,早、中、晚三次分服。

外用“三黄洗剂”外涂。经上方加减调治,一个月以后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5 体会与讨论

对于小儿顽固性湿疹,首先应辨证准确,确定属于何型,如果是湿热型,应重用苦寒解毒泻火药,不要被“小儿脾素不足,苦寒伐胃”定论限制,否则苦寒解毒力量不足,就会造成余热余湿余毒留恋,缠绵难愈,或稍愈又复发。在苦寒之品中佐以益阴扶脾之品,大可不必担心脾胃之虑,所谓“有病病受,无病人受”之故也。对之病程长、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患儿,要针对具体病症具体分析,通常是风邪侵袭人体络脉,表里合病,而不是单纯在肌表,可选用些搜风通络功效强的虫类药:蜈蚣、全虫、乌蛇、僵蚕、蝉衣等,深入里层络脉,而获搜逐之功,普通解表药效果不佳。湿盛者,加茵陈、苦参、连翘,疗效确切;风盛奇痒,加乌蛇可解;热盛者,银花、公英重用取效。总之,辨证要准,用药要精当,方能除顽疾。

[1]郝飞.把握“特应征”涵义及其在皮炎湿疹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杂志,2009,23(1):1-2.

[2]顾恒,陈祥生,陈崑等,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4):222-225.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13.

[4]夏育民,李漫莉,徐刚,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部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635-636.

[5]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607.

[6]赵辨,温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

[7]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疾病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169-172.

R275.9

A

1007-8517(2013)07-0081-02

2013.02.16)

猜你喜欢

外涂苦参黄柏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关黄柏及川黄柏差异性研究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板蓝根注射液新功用
微波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和外涂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
美丽的黄柏山
大剂苦参治不寐
一包中草药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