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2013-01-24郑水芳

浙江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衢江区兽医局嗜血

郑水芳

(衢州市衢江区畜牧兽医局 324022)

黄晓虎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动物疫病诊疗服务站)

毛春梅

(衢州市衢江区畜牧兽医局)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以4~8 周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尤其是断奶期间的仔猪,在受到蓝耳病等免疫注射、转群等应激后,发病率可达20%~3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2年6月,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动物疫病诊疗服务站接到养猪户余某电话,反映饲养的部分架子猪在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注射后,第2 d 即出现食欲下降,发病40 余头,且已死亡9 头。经现场检查,发病猪群发病前膘情良好,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另有5 头母猪和大猪免疫后未见异常。由于畜主在发病初期认为是免疫反应,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现场随机抽测1 头病猪体温41.5℃,病猪多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鼻流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

2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多见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部分肺肿胀、出血、淤血,与胸膜发生粘连,全身淋巴结肿大。

3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3 头病死猪的肝、心、淋巴结等病料,送衢江区畜牧兽医局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经病猪肝、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球杆状、棒杆状及长丝状等多形态,间有长而弯细状菌体。

细菌分离培养:采集病猪心包液,肺、关节腔内容物,分别接种于血液平皿培养基,37℃培养24~48 h,可见长出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现溶血现象,挑取菌落,涂片镜检,菌形与直接涂片一致。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经综合分析,排除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滑液支原体感染及其他败血性细菌感染疾病的可能,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4 防控措施

4.1 隔离饲养 病猪与健康猪只立即采取隔离饲养,避免相互传染,整幢猪舍进行全面消毒。

4.2 药物治疗 每100 kg 体重采用0.2%黄芪多糖20 mL 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1 g,混合肌注;0.25%盐酸二氟沙星20 mL,左右体侧分注,早晚各1 次,连用3-5 d,治疗3 d 后,病情明显好转。

4.3 药物预防 饲料中添加20%替米考星粉剂100 g,20%氟苯尼考100 g,中成药瘟毒安1000 g 混合加入200 kg 饲料中,连用7 d。

5 小结与讨论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养猪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防控该病应严格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目前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因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且抗原性差异较大,由于各血清型的灭活疫苗在不同血清型菌株间的交叉保护性较差,所以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不一。因此,要达到免疫接种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的良好效果最好使用多价菌苗,有条件的猪场可分离本场副猪嗜血杆菌,制成自家苗,则免疫效果更为确切。

副猪嗜血杆菌病属典型的条件性疾病,任何应激因素都是发生该病的直接诱因,猪群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前后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等,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均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最好轮换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性。另外,应加强猪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等病的预防控制,严格消毒和加强饲养管理,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尽量实行自繁自养。

猜你喜欢

衢江区兽医局嗜血
住口
对标一流 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访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谢卓
2019年2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 元/千克 元/只
2018年11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 元/千克 元/只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衢州市衢江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嗜血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