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3-01-24黄建龙刘道新何世成唐小明汪洪冰

浙江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水禽致病性流感病毒

黄建龙,刘道新,何世成,唐小明,汪洪冰

(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410007)

大量研究表明,当AIV 从自然宿主传染给家禽后,能引起家禽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H5 和H7 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通过变异或重组从而产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众所周知,水禽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贮存库,在H5N1 亚型HPAI 的传播和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H5N1 亚型流感病毒的“特洛伊木马”。禽流感病毒种类繁多,特别是水禽作为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可能导致病毒广泛传播,对养殖业造成极大危害。

1 流行特点

该病各种日龄水禽均可感染发病,临床上以20日龄以上鸭群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11月至翌年3-4月发病较多。发病率、病死率与水禽日龄、病毒亚型(毒力)及并发或继发等因素有关。雏鸭(鹅),发病率达100%,病死率为30%~95%,雏番鸭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90%以上。患禽在出现症状后3~5 d 内出现死亡。种(蛋)鸭、种鹅的发病率、病死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产蛋异常。

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污染水源、饲料及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间接接触感染发病。由于水禽多为群养模式,被病禽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的场地、水源、饲料都可成为重要传染源,导致禽流感在水禽群的流行速度快于鸡群。

2 AIV 的变异和致病力

在野生水禽、海鸥、岸基鸟等AIV 自然宿主体内,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 型流感病毒处于进化均衡状态。但是,当AIV 传播给人类、鸡、猪等异常宿主时,容易发生变异。诱发AIV 发生变异的主要机理有抗原性变异,即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在A 型流感病毒中,抗原漂移主要由HA 和/或NA 基因发生点突变所致,其中HA 基因的变异率最高。突变幅度较大可导致新的亚型产生,这种变异称为抗原转变。大量实验证明,不同亚型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病毒基因组可发生节段的交换。

不同来源的H5N1 亚型分离株对家鸭的致病性存在较大差异,既有高致病性,也有非致病性;有些毒株对鸭子没有致病性,但对鸡保持了致病性,基因分析表明在同一样品中存在多种变异体。据资料记载及众多分离株的血清学鉴定,鸭鹅流感疫情目前仅为H5N1 亚型毒株所引起,未见有H9N2 等其他亚型毒株所致。禽流感H5N1 亚型不同禽源分离株对不同禽类有不同致死性,水禽分离株对鸡、鹌鹑、鹧鸪等陆生家禽均具有高致病性。

3 防控措施

目前,采用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家禽,已成为防控禽流感的有力武器;对所有禽只及养殖的飞禽进行100%(或称高密度)免疫,已成为防控禽流感工作的重要对策。然而,由于水禽饲养环境特殊,水源和野生禽鸟类常是疫病的重要传染途径和来源;同时由于水禽的不同品种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水禽的免疫应答可能不如其他动物,故免疫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水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由于水禽是流感病毒非常重要的自然宿主,而禽流感病毒存在着容易产生变异的特点,这样带毒水禽更有利于AIV 的变异。应该根据各地禽流感流行株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疫苗株,生产禽流感的多价苗,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必要时,可使用相应的区域性病毒亚系生产疫苗来控制特定的水禽禽流感疫情。因此,笔者认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使用1~2 个疫苗株生产供全国使用的禽流感疫苗,是不科学的,应根据各地生产实际来指导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和生产。

第二,疫苗生产厂家标注的推荐剂量是参考值,疫苗的免疫作用依赖于抗原的有效活性物质,经过长期的储存或运输,储藏保温调节的变化有可能使抗原的有效活性物质作用降低而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因此,笔者认为适当提高疫苗使用剂量是一种较理想的弥补方法。

第三,免疫日龄的选择与免疫效果有很大的关系。过早使用灭活疫苗对雏鸭进行免疫,在母源抗体的作用下,疫苗抗原性可能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有报道称,雏鸭在15日龄左右,母源抗体下降至1log2以下时,免疫接种疫苗才能更好的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鸭类等野禽具有相当奇特的免疫系统,相对鸡而言,鸭类的免疫系统是比较原始,刚出生时并未发育完全,直至2~3 周后才会发育成熟,,产生对外来微生物的免疫作用,首免日龄太早,则对疫苗应答较差。

第四,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间隔较长。部分养殖户认为禽流感免疫一次就可终身获得保护力,因此很多养殖户仅在育雏阶段或开产前免疫一次。其实大部分水禽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应答较差,经常出现一免后大群中20%左右的水禽无应答,15%左右的抗体水平在23以下,而二免后才能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并且一免和二免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建议在一免后10 周内进行二免,这样才能使鸭体获得较长的免疫保护期。

第五,黄芪多糖系中草药的主要免疫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研究表明:黄芪多糖粉剂和黄芪多糖注射液能有效促进鸭禽流感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体液免疫水平。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粉,简单方便,费用低廉,对鸭群生长和预防禽流感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水禽致病性流感病毒
丁型流感病毒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研究进展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水禽耳边有枪声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