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生产中农药科学使用技术

2013-01-23柴俊霞李培胜

中国果菜 2013年12期
关键词:混用菜农病虫

柴俊霞,李培胜

(河南省洛阳市植保植检站,洛阳 471000)

蔬菜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蔬菜安全品质已成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第一要求。蔬菜是以鲜嫩组织如茎、叶、果实等作为产品供人食用的,这些娇嫩组织容易受病虫为害,特别是害虫,人们为了获得产量高,外观好的蔬菜,常要喷洒农药,甚至在采收阶段还要施药,进行“虫口夺菜”。因此,既要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要保证人民食菜安全,除了提高病虫防治技术以外,科学使用农药,在当前的蔬菜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1 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

1.1 药剂选择缺乏科学性,存在滥用高毒农药和激素类农药现象

部分菜民在防治蔬菜上的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时,仍然使用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葱蒜田防治韭蛆及地下害虫时仍用甲拌磷、涕灭威等。另外,菜农为使蔬菜长得大、长得快,卖相好,滥用激素类农药现象比较普遍,如农药920广泛用于韭菜、香菜、菠菜等蔬菜上,西红柿用 2、4-D点花,乙烯利催熟等。

1.2 配制过程缺乏准确性,采用目测估计而不用准确的量具

近年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弱、病、残等人员比例增大,他们缺乏农药使用经验,只凭自己的经验或经销商的介绍进行配制和施药,配制农药时习惯于目测而不用准确的量具。

1.3 使用方法缺乏安全性,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或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随意混配药剂、 施药方式单一等

菜农不了解如何应用清除病虫残体、选用抗病(虫)品种等农业措施,很少使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手段,用释放赤眼蜂、瓢虫等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更是闻所未闻,而是一味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断增加次数,加大剂量。

有机磷类、菊酯类杀虫剂和一些广谱性杀菌剂,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有些菜农就会将其作为常用当家药剂,在蔬菜的整个生长季节连续使用,导致病虫抗性增加,农药使用量不断加大。

调查发现,在打药时,66.6%的菜民是将几种药混合使用,甚至将酸碱性不同的药剂混配,而且不了解加入的顺序和方法,随意混配;8O%以上的菜农喜欢喷雾这种施药方式,对涂秆(茎)、灌根、浸种、撤毒土、注射等局部施药方法不放心,而很少使用。

1.4 施药中使用生育期、时间不当,随意增加施药次数和加大用量

如在蔬菜生长幼苗期、花期、幼果期喷施一些不宜于此阶段用的农药,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会造成农产品污染。大多数菜农在病虫害已相当严重时才开始防治,而且迫切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加大农药用量,随意增加施药次数,缩短施药间隔期,频繁更换药剂品种。

2 蔬菜生产农药选用原则

2.1 首选高效低毒的生物源农药

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如BT、除虫菊素、性信息素、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浏阳霉素、多氧霉素、阿维菌素、除螨素、生物碱等。

2.2 次选新的特异性农药

一是包括拒食剂、引诱剂(食物引诱剂、性诱剂和产卵诱剂)、不育剂等,可使害虫致死或驱避。二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可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阻止正常变态,使幼虫不能变蛹或不能变为成虫。以上农药对人、畜、植物、天敌安全,也不污染生态环境

2.3 第三选用选择性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要选择用量少、防治效果好、对防治对象具有选择性,毒性低,对人、畜、天敌等安全,在蔬菜和环境中残留低、残留时间短的低毒高效农药。如一些聚酯类农药、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等。但低毒农药中,残效期长的品种也不宜在短期蔬菜上应用,只能在生长期比较长的蔬菜类种苗期使用,后期应限制使用。

2.4 有针对性地选择药效好的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

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为害严重,特别是有些灾害性的病虫害,防治不力或不及时,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生物制剂、特异功能的制剂品种少、专性强,供选择机会有限,而且这类药物,速效性稍差。因此,在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还不能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可选用中等毒性的农药,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农药操作规程使用,不能随意加大剂量和浓度。

3 农药的科学使用

3.1 对症用药

农药种类多,防治对象、范围、持效期和作用方式差异大,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性,做到对症施药。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如地老虎、菜青虫、棉铃虫等要使用胃毒剂去防治,而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螨类、蝽象等则要使用内吸剂如吡虫啉、抗蚜威等去防治效果才好;对于以种子传播为主的病害如茄果类猝倒病、立枯病要用葯剂拌种或浸种的方法防治,而对气流传播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要用喷洒保护剂或治疗剂的方法防治。

3.2 适时用药

施药时期一般根据病虫发育期、作物生长情况和农药品种而定,既不能用早、也不能用迟,更不能错过防治病虫的最佳时期。病害要在发病初期防治,害虫要在未大量取食或钻柱之前的低龄阶段用药,同时应尽可能避开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气候因子适时用药,一般施药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避开晴热高温的中午,大风和下雨天气也不能施药。

3.3 适量用药

任何种类农药均须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用量去使用,要按照农药标签上的说明书,根据病虫的特点,作物的生育期、用药方法来确定药液浓度、单位面积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以达到好的防治效果。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随意提高用药量和浓度、增加使用次数。

3.4 适法用药

目前菜农常用的施药方式仍以喷雾为主,菜田发生病虫害时全田都防治。因此,要改单一喷雾为喷雾、喷粉、隐蔽用药(涂抹施药、土壤施药)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如播种前可采用种子处理,生长期的药剂灌根,当空气湿度大时保护地蔬菜可选用粉尘施药法或烟雾施药法,确保防治效果。另外,改病虫害普遍防治为重点挑治等,可减少用药量,减低农药残留,还可保护天敌。

3.5 科学施药

3.5.1 合理复配混用农药

农药复配混用可达到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但切不可任意组合,盲目地搞“二合一”、“三合一”。由于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同种类的农药能否混用,主要决定于其化学物理性质。农药按照它在水中的反应,大体可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三大类。一般中性农药之间、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碱性农药可以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包括碱性农药)混用;有机磷类农药和有机硫类农药不能和含铜制剂的农药混用。

3.5.2 轮换交替用药

长期连续使用单一的农药品种,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特别是一些菊酯类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菌剂,连续使用多年,防治效果大幅度下降。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保证防治效果的有效方法。

3.5.3 选用新型高效施药器械

目前,绝大部分菜农仍采用手动喷雾器常量喷雾,喷出的雾点偏大,农药有效利用率较低,所以,应提倡使用机动弥雾机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这样工效可较常量喷雾提高10倍左右,还应注意喷药质量,须均匀喷施才能达到防治效果。

3.5.4 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施药的同时还要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证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低于最大允许残留量。蔬菜的采收期一定要超过农药安全间隔期,切记在采收前不可任意喷施农药。

猜你喜欢

混用菜农病虫
从走马楼西汉简歧异干支谈汉初历法混用问题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混用对工业大麻安全性的室内试验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