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的分析

2013-01-10李铭臻周冰燚徐珊珊蔡慧娜邓顺美郑立新

关键词:不育症精子染色体

李铭臻 周冰燚 徐珊珊 蔡慧娜 邓顺美 郑立新

(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600)

对Y染色体微缺失的研究始于1976年,Tiepolo等发现6例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长臂上有缺失,从而推断在Y染色体上存在精子生成相关基因。1986年,无精子症因子(AZF)被认为集中在Yq11.23区域。1996年,AZF被定位于Yq11远端,从近到远的三个非重叠区依次为:AZFa、AZFb、AZFc。不同区域的缺失发生率和缺失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尤其AZFc的缺失,部分患者表现为少精子症,此类患者AZF的缺失有自然遗传或通过IVF、ICSI垂直传递给下一代男性的风险。所以对需进行辅助生育的男性进行AZF的检测,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7月~2012年6月到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来自各地的不育症男性,常规进行精液检查,并建议患者同时进行AZF基因检测。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注入含EDTA-Na2的抗凝剂的真空管中,充分混匀,2小时内置4℃保存待检测。

1.2 检测方法

AZF基因诊断试剂盒由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提供,能同时检测AZF 15个位点的缺失,分别是:AZFa(SY82、SY84、SY86)、AZFb(SY124、SY127、SY128、SY133、SY134、SY143)、AZFc(SY239、SY242、SY254、SY255)及AZFd(SY145、SY152)。严格按试剂盒、PCR扩增仪、电泳仪及凝胶成像系统说明书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用试剂盒提取DNA试剂提取受检者外周血DNA ,取DNA 2ul加入反应管中,用PTC-200PCR扩增仪进行扩增。同时设立正常男性阳性对照、正常女性的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扩增产物用2%琼脂糖在美国BIO-RID电泳仪上进行110V,60分钟水平电泳。经美国Wealtec凝胶成像系统进行结果分析。

1.3 结果判断

AZF 15个位点中有一个或多个缺失的,判断为AZF有缺失;AZFa的位点中有一个或多个缺失的,判断为AZFa有缺失,如此判断AZFb有缺失、AZFc有缺失和AZFd有缺失。

2 结 果

进行AZF基因检查的3712人,21-48岁,平均年龄31.3岁。经基因诊断,AZFa有缺失的69例,缺失率1.86%(69/3712);AZFb有缺失的196例,缺失率5.28%(196/3712);AZFc有缺失的355例,缺失率9.56%(355/3712);AZFd有缺失的366例,缺失率9.86%(366/3712);AZF缺失的共405人,总的缺失率为10.91%(405/3712),如表1所示。

表1 不育症男性AZF各区缺失率

发现19种不同的缺失类型,最常见三种缺失类型所占全部缺失类型的84.20%,它们分别为:SY152+AZFc缺失180例,占44.44%(180/405);AZFb+AZFc+AZFd缺失111例,占27.41%(111/405);15个位点全缺失50例,占12.35%(50/405),详见表2。

表2 不育症男性AZF缺失类型

注:“+”对应的STS位点存在;“-” 对应的STS位点缺失。

查阅9例SY152+AZFc缺失患者近一年内的精液常规检查结果,有多次检查的K取其平均值。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9例SY152+AZFc缺失患者精液情况

3 讨 论

1976年,Tiepolo等发现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Y染色体长臂上均有缺失,从而推断在Y染色体上存在精子生成相关基因[1]。1986年,无精子症因子(AZF)被认为集中在Yq11.23区域[2]。1992年,发现Y染色体基因片断微缺失(microdeletion),并命名为YRRM。1996年,AZF被定位于Yq11远端,从近到远的三个非重叠区依次为:AZFa、AZFb、AZFc。1999年,Kent-First等又提出:在AZFb与AZFc之间还有AZFd区[3]。根据以往报道的数据,AZF缺失发生率在不育男性的发生率有很大差异,约1~55%[4]。2001年,Foresta等总结了1992年-2000年期间发表的关于Y染色体微缺失的文献,发现在男性不育患者中,AZF微缺失的平均发生率为8.12%[5]。经过分析我院3712名不育症男性患者的AZF结果,得到AZF缺失率为10.91%(405/3712),略高于黄建贞[5]总结的8.12%。因为我院为专科医院,设有人类精子库,可进行供精人工授精,可能与不孕不育患者相对集中有关。尽管以往报道的AZF发生率差异较大,但有一共同规律[6],缺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ZFc>AZFb>AZFa。在不育症男性当中得到相同的结论,AZF缺失率:AZFc 9.56% > AZFb 5.28% > AZFa 1.86%。

AZFa的基因主导精母细胞的增生,AZFa缺失导致精子在青春期前发生阻滞,患者表现为唯支持细胞综合症;AZFb缺失导致在减数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中精子发生阻滞,多停留在精母细胞阶段,患者常表现为生精阻滞[7、8]。AZFc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精细胞形成的后减数分裂期(晚期精细胞和精子),这可以说明它在精细胞分化的转录失活期具有后转录调控作用[9]。所以,AZFc缺失患者可能存在精子生成能力, 其他类型的缺失对精子生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均为无精子症患者[5、10]。在表2中,我们所发现的19种缺失类型中,18种存在AZFa或AZFb中一个或多个位点有缺失的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无精子症。唯独SY152+AZFc缺失患者精液中有精子,临床表现为少精子症,占5%(9/180),其余均为无精子症。此类型的缺失不涉及AZFa、AZFb区,AZFc区的主要是对精细胞分化的后期转录进行调控,致其临床表现为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有将AZF的缺失自然遗传或通过IVF、ICSI垂直传递给下一代男性的风险[11]。对需进行辅助生育获得的男性进行AZF的检测,能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在15个所检测的位点中,AZFa、AZFb、AZFd中的位点未发现缺失规律,但AZFc与此三个区不一样,从所发现的19种缺失类型类来看,AZFc的四个位点SY239、SY242、SY254、SY255均为同时存在或同时缺失。此结果与2008年肖晓素[12]报道的一致,说明AZFc四个位点之间关系紧密。目前,AZFd 区域是否真正存在还存在争议[13]。AZFd区中的两个位点SY145和SY152,两者出现缺失的相关性不大,而SY152与AZFc关系更密切。从表2中可看到,除序号“6”的9例患者外,SY152均与AZFc同时存在或同时缺失。所以AZFd的存在意义及SY152的归属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 Tieplo L. Localization of factors controlling sperm atogenes is in the nonfluorescent portion of the human Y chromosome long arm[J]. Human Genet, 1973,34:119-123.

[2] Vergnaud G. A deletion map of the human Y chromosome based on DNA hybridization[J]. Am J Human Genet,1986,38:109-114.

[3] Kent-First M. Denfining regions of the Y chromosome responsible for male infertil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fourth AZF region(AZFd) by 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 detection[J]. Mol Reprod Dev,1999,53:27-41.

[4] MittalRD,SinIgh G,Srivastava A,et al.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s in idiopathic in fertility from Northern India[J].Ann Genet 2004,47(4):331-337.

[5] 黄建贞, 翁兰英.无精子因子(AZF)与男性原发性不育的相关关系[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8):5-7.

[6] 何晓艳,王树玉,贾婵维.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5):115-116

[7] 邝炎波,张畅斌,周庆葵,等.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J].中国性科学.2008,17(6):3-6.

[8] 何南南, 孙莹璞. 男性不育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2, 32(7):482-485.

[9] 于海涛,岳丽玲.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研究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2): 1-3

[10] 纪冬梅,冯云,李铮,等.810例严重少(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与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2):36-38.

[11] 万磊,蔡志明. AZFc区部分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15(2):165-169

[12] 肖晓素,卢丽华,王晋,等. 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及点突变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10):13-15.

[13] 高云,陈嘉昌,彭焕玉,等.Y染色体微缺失及其检测方法[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9(3):326-329.

猜你喜欢

不育症精子染色体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男性不育症不用愁,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治疗方法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多吃熟番茄,精子质量好
精子求偶记
为什么男性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能忍的人寿命长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