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3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013-01-10宋兴怡徐选国苏天照孙海翔郑建中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性健康性行为艾滋病

宋兴怡, 徐选国, 苏天照, 孙海翔, 郑建中

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者为主,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69.19%[1]。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其处在性行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害,成为性病、AIDS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2]。在无有效疫苗问世的情况下,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的健康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3]。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应成为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本文旨在对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需求和相关对策,以期对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太原市3所高校(山西医科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60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先从山西省太原市10所高校选出3所具代表性的学校,然后再从这3所学校中分别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等维度选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共抽取600名大学生样本,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性观念及性相关行为现状、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艾滋病相关态度、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需求倾向。

1.3 统计分析

问卷全部回收后进行核对,删除无效问卷,进行编码,运用Epidata 3.02软件录入问卷,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中,主要使用数据分析软件中的频数、频率、显著性等指标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在校大学生600人,回收有效问卷577份。其中男生236(40.9%)人,女生340(58.9%)人,不祥者1(0.2%)人;一 年 级 276(47.8%)人,二 年 级279(48.4%)人,三年级6(1%)人,四年级16(2.8%)人;城市学生201(34.8%)人,乡镇和农村学生374(64.8%)人,不祥者2(0.3%)人;医学类165(28.6%)人,非医学类412(71.4%)人。

2.2 性观念及性相关行为现状

调查显示,35.2%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33.1%的学生赞成同性恋行为;登录过色情网站、去过色情娱乐场所、看过色情录像的比例分别为25.9%、27.8%和6.4%;6.8%的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初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5.6%。且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在相关问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相关行为现状 n(%)

2.3 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调查对象中,63.5%的学生在中学时代接受过艾滋病相关教育,且城市学生比例高于城镇、农村学生(P<0.05);33.9%表示所在学校开设有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城市学生的比例高于城镇、农村学生(P<0.01);31.8%知道学校艾滋病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32.4%的学生参加过艾滋病相关活动,其中87.2%的学生表示有收获;60.7%的学生认为现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有效,同时93.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且女生比例高于男生(P<0.001),城镇、农村学生的比例高于城市学生(P<0.05)。

表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 n(%)

2.4 艾滋病相关态度

调查对象中,29.5%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谈论艾滋病相关话题,且男生比例高于女生(P<0.001);46.0%的学生会主动关注艾滋病相关信息,仅有9.2%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95.0%的学生表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89.7%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掌握更多的艾滋病知识,87.3%的学生认为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70.1%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68.0%的学生愿意带动周围人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女生相关态度较男生更为积极,医学生较非医学生更为积极,城镇、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更为积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5 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需求倾向

24.6%的学生表示,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需要将男女分开,医学生比例高于非医学生(P<0.01);51.9%的学生认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必要进行安全套演示,且男生比例高于女生(P<0.001);大学生最希望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为艾滋病基本知识(75.5%)、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49.5%),男生对性知识和性行为、怀孕与避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方面的需求高于女生(P<0.001),但女生在如何与周围艾滋病人相处、可以为预防艾滋病做某些事情方面的需求高于男生(P<0.05);大学生最认可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为专家讲座(55.8%)、放映相关电影(54.6%),而咨询热线电话(15.3%)的选择比例最低;男生对专家讲座、同伴教育、放映相关电影、艾滋病网站的认可度高于女生(P<0.001)。

3 讨论

3.1 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应受关注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性行为普遍持宽容态度[4],部分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及同性恋行为。有6.8%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低于国内其他研究[5~6],但与性行为发生率相比,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7]。男生在性观念、性相关行为方面明显较女生开放,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8],提示今后要重点加强男生的性健康教育工作;同时非医学生较医学生的性观念开放,这与他们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及教育体制有关,今后同样应该重点关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婚前性行为也越来越多[6],性行为发生年龄低龄化,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4]。表明大学生性观念及性相关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后要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力度,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性观念和健康行为,增强大学生抵制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9]。

3.2 大学生的艾滋病忧患意识仍需加强

大学生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较高的防“艾”积极性。多数学生表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愿意主动参加并带动他人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这为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艾滋病防治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但大学生对艾滋病存在一定的恐惧感,仅有少数学生具有艾滋病忧患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还需改善。女生在相关态度方面较男生积极,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女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男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及行为的引导,增加男生对相关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3 大学生对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需求强烈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来预防控制[10]。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但仅有部分学生表示所在学校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多数学生表示目前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仍有必要加强,反映了大学生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强烈诉求,但学校的相关健康教育目前还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11~13]。本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取艾滋病信息的途径主要为大众媒体,学校教育仍未发挥主要作用,这进一步说明了学校健康教育力度的不足。因此,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1] 高峰,陈振华,吴俊,等.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 分 析 [J].中 国 公 共 卫 生,2007,23(9):1065-1066.

[2] 林佩贤,黄宝添,李思贝,等.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9,6(18):3495-3497.

[3] 王小英,刘少群,杨少逵,等.某师范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2):81-82.

[4] 段爱旭,赵富玺,刘润花,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及健康干预需求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050-1051,1054.

[5] 杨秀丽,方为民,沈敏,等.武汉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3):180-182.

[6] 蔡秋玲,李春灵,刘勇.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2):56-58.

[7] 习青华,周小军,洪鹰.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28-4829.

[8] 宋逸,季成叶,星一,等.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现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16-117.

[9] 王成,凌莉,何群.广东省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119-121.

[10] 常爱玲.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67-68.

[11] 马迎华,王超,张冰,等.全国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需求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00-302.

[12] 洪霞,方卫民,张连生,等.医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036-1037.

[13] 王瑛,于文舟,方菁,等.医学中等专科学校学生艾滋病/性病认知及性行为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3):178-180.

猜你喜欢

性健康性行为艾滋病
国内外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教育部: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 世界艾滋病日》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WHO 建议男性埃博拉患者避免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