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ta分析文献的统计方法质量评价

2013-01-10周涛万莹徐红江婉蓉史琰琰陈超孙奕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方法学篇文章敏感性

周涛, 万莹, 徐红, 江婉蓉, 史琰琰, 陈超, 孙奕

Meta分析是以综合现有的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统计分析结果的集合再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1]。高质量的 Meta分析能为卫生服务提供者、利用者及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2]。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普及,Meta分析逐步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医学卫生专辑中分别检索到3 324条、9 589条相关记录,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国内有对Meta分析做质量评价的报道[3~5],但评价标准大部分都参照 QUORM[6]或PRISMA[7]的条目进行,由于这两个标准主要是应用于Meta分析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对于统计方法部分(主要包括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发表偏倚分析、敏感性分析4个方面)的分析不是很详尽和深入,而正确的理解和使用统计方法是保证Meta分析质量的重要前提。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2006~2010年国内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收录的Meta分析文献作为评价对象,编制评价表,专门针对Meta分析的统计方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了解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下的Meta分析论文在统计方法学质量方面的现状。

1 方法和步骤

1.1 检索资源

在万方数据库的子库-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中,以“Meta分析”或“荟萃分析”或“系统评价”为检索词进行关键字检索,年限限定2006年1月~2010年12月。

1.2 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和文献筛选

纳入标准:纳入涉及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中的所有Meta分析文章。排除标准:①综述类文献;②Meta分析方法学文献;③译文;④重复发表文献;⑤未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合并的系统评价;⑥诊断性Meta分析。

1.3 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评价

1.3.1 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评价内容 自行制定“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评价表”,主要依据2009年发布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和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6第8章[7~8],主要围绕4个方面进行,即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总共包含20项内容(见表1)。其中用于判断这4个方面是否正确条目(B4、C4、D5、E4)的评价标准如下:

(1)判断异质性分析正确的标准:①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给出了结果;②存在异质性时进行异质性处理,如排除临床异质性、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等;以上2项标准均符合才算完全正确。表1中的条目B4则是据此标准制定。

(2)判断数据合并正确的标准:①合并之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②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合并模型;③合并的数据必须为相同设计类型;④列出纳入文献的原始数据;⑤当出现置信区间完全不重叠的情况时有合理的解释。以上5项标准均满足才算完全正确。表1中的条目C4则是据此标准制定。

(3)判断发表偏倚分析正确的标准:①给出检验发表偏倚的方法;②给出发表偏倚的结果,如使用漏斗图分析方法时给出漏斗图;③对发表偏倚进行正确的解释。以上3个条件均满足才算完全正确。表1中的条目D5则是据此标准制定。

(4)判断敏感性分析正确的标准:①说明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②给出敏感性分析结果,并加以解释。以上2个条件都满足才算完全正确。表1中的条目E4则是据此标准制定。

1.3.2 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与“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评价表”相对应的信息采集表进行数据的收集,对收集的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评价表的各条目制作频数表,并计算其构成比;使用SAS 9.2对Meta分析统计方法的质量进行单因素的卡方检验和多重对应分析。

表1 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的基本情况

通过检索共得到相关文献293篇,其中有2篇重复发表,2篇为译文,6篇为未采用定量合并的系统评价,14篇为综述,19篇为方法学文章,36篇为诊断性分析,最终纳入214篇。文献发表年份分布:2006年 17 篇 (7.94%)、2007 年 24篇 (11.21%)、2008年35篇(16.36%)、2009年49篇(22.90%)、2010年89篇(41.59%);研究类型分布:治疗性评价111篇(51.87%)、病因分析55篇(25.7%)、不良反应分析29篇(13.55%)、预后评价19篇(8.87%);第一作者类型分布:医院165篇(77.10%)、医学院37篇(17.29%)、其他9篇(4.21%);资金赞助情况:有资金赞助51篇(23.83%),无资金赞助163篇(76.17%)。

2.2 本次入选的Meta分析文章统计方法质量评价

在纳入的214篇文章中,仅有52篇(24.30%)在统计方法的4个方面未发现问题,其余文章均不同程度存在着不能正确运用Meta分析方法的情况。结果详见表2。

表2 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主要结果 篇(%)

2.2.1 异质性检验方面 在214篇文章中,有203篇(94.86%)的文章进行了异质性检验;5篇未进行异质性检验,其中2篇文章整篇未提及异质性检验,也未给出采用哪种模型进行合并;在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的文章中,有6篇文章只给出异质性检验是否有意义的结果,未给出任何数据。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130篇(60.75%)入选文章异质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59篇(45.38%)未进行异质性原因分析。

2.2.2 数据合并方面 在214篇文章中,数据合并不合理的有60篇(28.04%),具体问题分布如下:①在出现异质性时,有30篇I2很大(超过80%甚至是90%)且存在明显临床异质性的情况下,未对异质性的来源进行分析而直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②有2篇文章,未对数据进行方法学处理,而直接采用随机效应模型;③有9篇文章存在将不同设计类型数据资料进行合并的问题,如将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与随机对照试验(RCT)资料合并、队列研究资料和RCT资料合并,甚至3种类型资料进行合并;④其余情况未知。

2.2.3 敏感性分析方面 在214篇文章中,有105篇(49.07%)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未进行敏感性分析的109篇文章中,仅有7篇(6.42%)说明了原因(纳入文献篇数过少),其余102篇未给出任何解释;在采取了敏感性分析的文献中,有5篇采用“逐一排除入选文献的方法”,有3篇未说明使用何种方法,有33篇文章未给出敏感性分析的具体结果,而只是一句话笼统地带过。

2.2.4 发表偏倚分析方面 在214篇文献中,有90篇(40.06%)未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在进行了发表偏倚检验的124篇文章中,有8篇文章纳入的文献篇数小于5篇;有1篇文章的作者认为,只有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阴性时,才有必要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此外,有24篇仅给出结论而未给出检验的具体数值和图表。在使用方法的选择上,有81篇(65.32%)采用了漏斗图,使用频率最高;有31篇(25.00%)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另外12篇单独采用Egger回归分析法或Begg秩相关法。

2.3 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图1可知,国家级资助、省级资助、作者单位为医学院、入选文章篇数大于10篇的点与有异质性原因分析、有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的点相隔较近;无资金赞助、作者单位类型为医院、入选文献6~10篇、入选文献≤5篇的点与无发表偏倚检验、无敏感性分析的点距离较。

图1 Meta分析统计方法质量评价的多重对应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收录的Meta分析文章统计方法方面运用有待改进

在异质性检验和数据合并方面,有的研究者未正确地理解异质性的意义及其产生根源,导致盲目依赖卡方检验结果,或者在遇到异质性时无从下手,简单地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有的甚至在明显存在临床异质性的情况下,仍然强行进行数据合并,这样做导致Meta分析的结果可信程度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异质性的来源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或考虑协变量的影响进行Meta回归分析,甚至考虑放弃Meta分析,改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9]。

发表偏倚分析方面,由于各种发表偏倚的检测方法对样本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从本次入选的文章来看,由于Meta分析入选文献数普遍比较少,58.74%文章的入选文献数不超过5篇。此外,我们还建议同时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以提高发表偏倚结果的可信性,在遇到不同方法结果不一样时,研究者在下结论时应慎重[10~11]。

在敏感性分析方面,不少国内研究者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Meta分析不存在异质性时就不用作敏感性分析。虽然敏感性分析也是排除异质性的方法之一,但敏感性分析还具有检验Meta分析稳定性的重要作用,所以即便是入选文献不存在异质性,也应该进行敏感性分析。

3.2 统计方法质量的影响因素

由多重对应分析的结果可知,Meta分析统计方法的质量与作者单位类型、资金赞助、入选文献数量相关。本次研究所调查的作者大部分为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联合作者也有很多是同行,由于没有专门的统计学方面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eta分析方法学的质量。文献数量对统计方法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异质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过程对文献数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文献数量过少可能导致结果不稳定或者无意义;资金赞助类型对质量的影响原因可能为,具有资金赞助的作者往往具有能力和资源的优势,由于尚未有相关文献支持,有待进一步证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进行Meta分析的过程中,组成包括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文献检索等方面专家在内的工作组,在方法学及文献检索时应及时获得指导,严格控制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偏倚,提高Meta分析的整体质量。

[1] Glass GV,Primary,secondary,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J].Edu Rese,1976,5(10):3-8.

[2] Choi PT,Halpern SH,Malik N,et al.Examining the evidence in anesthesia literature:a critical appraisal of systematic reviews[J].Anesth Analg,2001,92(3):700-709.

[3] 王靖,刘琴,翁淳光,等.国内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12):1367-1374.

[4] 熊俊,杜元灏,黎波,等.国内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发表质量评价[J].中国针灸,2009,29(9):763-768.

[5] 熊艳.国内护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2):80-82.

[6] Moher D,Cook DJ,Eastwood S,et al.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the QUOROM statement.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es.[J]Lancet,1999,354(9193):1896-1900.

[7] Liberati A,Altman DG,Tetzlaff J,et al.The PRISMA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f studies that evaluate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J].J Clin Epidemiol,2009,62(10):1-34.

[8]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Cochranereviewers'handbook4.2.6.[EB/OL].[2012-9-21].http://www.cochrane.org/sites/default/files/uploads/Handbook4.2.6Sep2006.pdf.

[9] Ahmed I,Sutton AJ,Riley RD.Assessment of publication bias,selection bias,and unavailable data in Meta-analyses using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a database survey[J].BMJ,2012,344(3):7762.

[10] Lu X,Hongcai S,Jiaying W,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abou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PLoS One,2011,6(2):16922.

[11] Sterne JA,Egger M,Smith GD.Systematic reviews in health care:Investigating and dealing with publication and other biases in Meta-analysis[J].BMJ,2001,323(7304):101-105.

猜你喜欢

方法学篇文章敏感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进展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进程与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