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会计职业判断

2012-12-30周秋月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0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会计准则职业道德

周秋月

(法库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公室,辽宁 法库 110400)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依据企业的特点和目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1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专业性。会计职业判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它对于事物的判断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执业经验之上的。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通过自己对企业日常事项的了解,同时又结合自己对准则、制度要求的掌握,做出的一种合规性的判断。

1.2 主观性。作为一种判断本身就具有主观性。而在会计事项的处理过程中,这种主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会计准则、制度赋予了会计单位较大的选择会计方法的空间,允许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处理。比如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消耗方式自行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是使用不同的方法会输出不同的结果,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贴近实际,只能由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掺杂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1.3 权衡性。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选优,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除了希望判断、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通过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更有效地维护和提高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有时甚至做假账,这其实也是一个会计人员权衡的结果。所以说,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权衡的过程。

1.4 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主观的东西,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而且受到会计人员某些自身特征、职业道德水准和政府会计管制水平的制约。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

2.1 客观因素

2.1.1 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

2.1.2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2.2 主观因素

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

3 培养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3.1 转变思想观念,培育职业判断意识

我国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和趋同,以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而会计准则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合理判断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但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我国一直沿用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的意愿和行动,处理会计事项时照搬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旧习,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此外,新的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和会计人员很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更要求会计人员要培育自身的公允判断的能力。

3.2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首先,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基础理论可以指导新程序的开拓,增强判断能力。其次,会计人员不仅要丰富和更新在专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最后,在知识经济年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的经济业务的大量涌现,新政策、法规、制度也不断出台,就如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系,新增内容相当多。会计人员如果不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不懂得知识的更新,不仅谈不上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恐怕连基本的会计处理也掌握不了。

3.3 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训练、长期积累才能形成。职业判断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才能作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逐步积累。会计人员对于任何一个会计处理,都要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训练和积累,使职业判断能力得以形成并不断提高。

因此,职业判断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培养、职业训练的结果,只能通过持续、不间断地培养、训练,不断积累才能形成。

3.4 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职业判断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运作空间很小,一切都在制度的约束下没有发挥的余地,会计的错误只表现为账面数字的错误。然而,新的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作了原则性要求,赋予企业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如果会计人员道德缺失,会计职业判断就会偏离真实公允的原则,会计欺诈、隐蔽性就会越来越强,不易被察觉,危害极大。因此,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逐步全面施行,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自主权增大了,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创新思维,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1]袁蕴等.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J].财会通讯,2002,(5).

[2]李云彬.论会计职业判断 [J].江苏财会,2001,(11).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会计准则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