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建筑的环境控制

2012-12-30邓犀月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0期
关键词:室内空气绿色环境

邓犀月 于 芳

(1、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6;2、沈阳市建筑设计院,辽宁 沈阳 110031)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科学程序的把握,是提高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1 发展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除满足传统建筑的一般要求外,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环境,使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

1.2 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1.2.1 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

1.2.2 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

1.2.3 建筑风格与规模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

1.2.4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绿色建筑的控制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控制指标体系是根据其定义对绿色建筑的性能所作的一种完整的表述,它可用于评估实体建筑物与按定义表述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绿色建筑控制指标体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类指标组成这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含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回收各阶段的评定指标的子系统。

3 绿色建筑的环境控制措施探讨

3.1 绿色建筑热环境控制

3.1.1 绿色建筑对建筑热环境的控制要求

①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防止因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过低、透过玻璃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感。

②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控系统,使室内的热舒适度能得到有效的调控,建筑物内的加湿和除湿系统能得到有效调节。

③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温度可调区域的大小,满足不同个体对热舒适性的要求。

3.1.2 绿色建筑的热环境控制因素

绿色建筑对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目标:保证居住者的健康、舒适和高效工作的需求。

①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对人体热舒适影响较大。根据我国国情,推荐室内空气温度为:夏季26~28℃,高级建筑及人员停留时间较长的建筑可取低值,一般建筑及停留时间较短的应取高值;冬季,18~22℃,高级建筑及停留较长的建筑可取高值,一般及短暂停留的建筑取低值。

②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力称水蒸气分压力。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有一个最大限度、称饱和蒸汽压力,多余的水蒸气会从湿空气中凝结出来,即出现结露现象。

③空气平均流速。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人体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之一。气流速度大时,人体的对流蒸发散热增强,也即加剧了空气对人体的冷作用。

④室内平均辐射温度。房间平均辐射温度近似地等于室内各表面温度的平均值、它决定人体辐射散热的强度,进而影响人体的冷热感。

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室内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出人体热感觉舒适的环境。

3.2 绿色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

3.2.1 绿色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控制要求

绿色建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要求如下。

①对有自然通风要求的建筑,人员经常停留的工作和居住空间应能自然通风。可结合建筑设计提高自然通风效率,如采用可开启窗扇自然通风、利用穿堂风、竖向拔风作用通风等。

②合理设置风口位置,有效组织气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串气、泛味,采用全部和局部换气相结合,避免厨房、卫生间、吸烟室等处的受污染空气循环使用。

③内装饰、装修材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应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要求。

④使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新型环保装饰、装修材料。

⑤设集中空调的建筑,宜设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维护用户的健康和舒适。

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露和滋生霉菌。

3.2.2 绿色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策略

从上述绿色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要求可以看出,对建筑内部采取有效措施并充分结合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采用健康环保的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等措施是绿色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改善的基本要求。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室外空气污染、建筑材料和建筑装修材料、新风量、空调系统导致的霉菌、粒子等污染物、单区域和多区域的气流组织、家具家电办公设备,室内燃料燃烧和烹调油烟、家用化学品、吸烟、人员活动等。而建筑物的实现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评估和运行管理阶段。在建筑物整个实现过程始终贯穿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策略,是解决目前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中比较可行、有效的手段。

4 绿色建筑的光环境控制

4.1 绿色建筑对室内光环境的控制要求

绿色建筑对室内光环境的控制要求如下。

4.1.1 设计采光性能最佳的建筑朝向,发挥天井、庭院、中庭的采光作用,使天然光线能照亮人员经常停留的室内空间。

4.1.2 采用自然光调控设施,如采用反光板、反光镜、集光装置等,改善室内的自然光分布。

4.1.3 办公和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

4.1.4 室内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如不具备自然采光条件,可利用光导纤维引导照明,以充分利用阳光,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4.1.5 照明系统采用分区控制、场景设置等技术措施,有效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

4.1.6 分级设计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满足低标准的一般照明与符合工作面照度要求的局部照明相结合。

4.1.7 局部照明可调节,以有利使用者的健康和照明节能。

4.1.8 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和电器附件。

4.2 绿色建筑室内光环境的控制策略

对人体生理健康及心理状态均有益的绿色光环境,不仅要根据房间使用性质达到行之有效的照度和亮度,室内光分布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包括易于观看、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和眩光控制、照度均匀度控制等。

结束语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易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1]杨晚生.建筑环境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冉茂宇.生态建筑[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布赖恩·爱德华兹.绿色建筑[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室内空气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基于ARM的室内空气品质监测与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室内空气PM2.5超标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