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结构住宅:让民生工程奋飞的翅膀

2012-12-29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3期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建筑

城镇化为钢结构住宅提供广阔空间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分配体制的改革,使住宅建设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目前住宅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6.6%。住宅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我国的住宅建筑科技含量低,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秦砖汉瓦”模式,这一方面制约了我国住宅建设科技水平和住宅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住宅建设中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住宅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产业化将是住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住宅产业化的前提是具备与产业相配套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由于钢结构体系住宅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且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因此,研究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钢结构住宅较为普及,澳大利业钢框架住宅占全部住宅数量的50%;日本钢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50%以上;芬兰、瑞典、丹麦以及法国均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化钢结构住宅体系;美国是最早采用钢框架结构建造住宅的国家之一,截至2000年,美国的钢结构住宅已经占建筑总量的75%,而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占住宅总量的比例则微乎其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薛发认为,钢结构建筑发展水平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钢结构住宅起步较晚,但市场潜力巨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我国钢结构建筑业的发展来看,2001年至2008年,钢结构产业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钢结构住宅前景广阔。

钢结构住宅众多优势极为明显

薛发介绍说,钢结构住宅的优势非常突出:

第一,钢结构住宅设计制造周期短,设计生产一体化。现代结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中的修改和调整非常方便。同时,由于钢结构具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可以将前期设计和现场的生产手段相结合,通过网络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结合,使设计人员在工作室中完成设计后,即由工厂的生产线完成产品制作,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周期。

第二,钢结构住宅能够合理布置功能区间。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师和居民一直希望能够有大跨度无竖向结构的空间,这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隔断,使室内布置呈多样化。钢结构住宅可以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采用大开间柱网布置,使建筑平面分隔灵活,既为建筑师提供了设计的回旋余地,又给用户提供了根据不同用途改变结构的可能,可以利用非承重墙体灵活分隔室内空间,形成开放式住宅。同时,利用钢结构连接简单的特点,在垂直平面内比传统结构能更好地应用错层、跃层结构。由于钢结构住宅的构件截面尺寸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

第三,钢结构住宅承载强度高,抗震性能优越。相同的荷载,钢结构截面最小;相同的截面,钢结构承载力最大。在抗震设防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许多不足之处,而钢结构重量轻,6层轻钢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4层砖混结构的重量,因此,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钢材具有高延性和较好的耗能能力,因此,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

第四,钢结构住宅在施工方面优势突出。现浇混凝土需要连续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到施工季节的影响。钢结构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运往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整体组装,可全天候作业。施工现场作业量小,减少了施工临时用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提高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由于钢结构施工时可以节省支模、拆模的材料,由此降低成本,大大加快施工速度。资金价值在施工中充分体现,减少资金成本,对开发商的销售和资金回笼极为有利。

第五,钢结构住宅综合造价低。钢结构承载力高,可以实现结构的大开间布置,构件截面小,与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相比,自重比较轻,地基的处理比较容易,可以采用天然基础型式。由于基础在工程造价中占有比重较大,上部结构重量轻可以降低基础造价,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钢结构施工机械化高的特点,从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工费用和模板等其它辅助材料费用。

第六,钢结构住宅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它能将节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的成品集合在一起,实现综合成套应用,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提高住宅的产业化水平。今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改造需要拆除大量的旧建筑,钢结构比传统结构的拆除更容易实施,钢材回收利用率高、拆除成本低、污染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城市中,人多、土地资源少,而人们对住宅密度、环境绿地等要求越来越高,较大范围应用钢结构住宅,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钢结构住宅技术层面已经完备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和钢结构住宅技术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深入发展,总体走向成熟。钢结构住宅技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广度方面主要表现为钢结构住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从欧洲、美洲的少数国家和地区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推广。目前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钢结构住宅技术发展趋势尤为强盛。发展深度方面主要表现为:无论在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公共建筑和有大跨度要求的工业厂房还是在住宅建筑领域,钢结构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钢结构住宅正逐渐走向工业化生产,这是钢结构住宅技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钢结构住宅的各项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国内已经有13家钢结构企业对钢结构住宅进行了尝试,并已建了32个约300万平方米左右的钢结构住宅项目。然而,绝大多数厂家都采用“钢框架砌体墙体现浇楼板或压型钢板楼板”等体系,并未形成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钢结构住宅体系。

钢结构住宅亟需相关政策扶持

建筑专家一直在研究一种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造方式。实践证明,木结构住宅和钢结构住宅所用材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我国是一个森林匮乏的国家,木结构住宅不适合我国国情,钢结构住宅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最佳选择。权威资料显示,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可持续住宅发展方向的住宅结构形式,面对不断增长的建筑垃圾以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从长远考虑,钢结构住宅是今后我国住宅发展的方向。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也为发展钢结构住宅做了许多努力。如原建设部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原建设部于2001年底发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原建设部科技司组织40项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开展试点工程。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了《钢结构住宅国家标准图》,2009年,我国第一部《钢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规程》颁布实施。标准图和规程的颁布解决了钢结构住宅没有专有的施工设计规程和标准图的窘境。这一系列政策及措施的颁布,充分表明了在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实践证明,无论从可持续住宅和住宅产业化角度出发,还是从减少建筑垃圾和增强住宅的使用功能看,钢结构住宅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在北京、武汉、青岛等地已经建成数百万平方米钢结构住宅。然而,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所占总住宅比例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现状与我国国情严重不符,长此以往,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材料的不可重复利用等,对于正处于城镇化的中国将造成极大危害,直接影响到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可持续社会发展造成极大阻碍。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研究院所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钢结构住宅已经形成一种完备的体系,那么为何发展速度依然缓慢,不能使其成为民生工程呢?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政策推动力度不够,国家对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科研项目等,在税收和资金等方面缺少相关具体扶持政策,因此,要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需要政策引导市场,使钢结构住宅成为民生工程,为百姓居住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猜你喜欢

钢结构住宅建筑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Jaffa住宅
建筑的“芯”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