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财会人员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12-12-28俞尧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1期
关键词:农惠农支农财会人员

俞尧明

(中共新昌县委党校,浙江 新昌 312500)

近年来,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各级政府都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并加大了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为了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财会人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浙江省确定首轮培训的对象主要为农村财会人员。因此,我们着重从农村财会人员入手研究支农政策培训中的有关问题。

1 新昌县农村财会人员基本概况

新昌县地处浙江东部,现设三个街道、13个乡镇共16乡镇(街道)辖区,共425个行政村。本次培训按新昌财政局要求,为更好地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决定扩大培训面,即每个行政村基本上派出村会计、出纳和村财监小组长三人参加。培训过程中我们对1216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做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49份,其中农村财会人员回收786份。因此反映的情况比较真实地体现新昌县目前农村财会人员的现状。具体如下:

1.1 农村财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财务工作开展难

从知识结构分析,大专及以上学历38人,占4.8%,相当于高中学历的232人,占29.5%,也就是高中以上学历约占三分之一,其余均为初中甚至高小学历。而且,这批人长期在农村务农,平时很少看书、学习,要求他们掌握比较专业的会计理论并实践操作技能,难度可想而知。从专业结构分析:持有会计证的334人,持有农经部门证书的262人,其余都为无证人员。持有证书的人数虽然占到75.8%,但其证书的获得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更谈不上有专业知识,获得的时间也相差甚远。因此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专业素质明显偏低,加大了财务工作的难度。

1.2 财会人员队伍严重老化,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从统计数字不难发现:35岁以下的人48人,占从事财会工作的6.1%;36-50岁的165人占21%;50岁以上573人占73%。年龄最大的是1927年出生的老会计,现已经80多岁高龄了,仍担任村会计一职。年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而现代的财会人员需要使用电脑,写电子文稿,编电子表格,而他们几乎不可能应用,所以很难适应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3 农村财会人员待遇低,心存不平衡

一方面,中央到地方对农村经济建设越来越重视,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加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农村主职干部的待遇也大幅度提高,而且由县财政统一下拨发放,保证了农村主职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经济发达、经济开发项目相对较多的城市周边村,部分村主职干部还钻集体孔子,灰色收入乃至腐败收入成分不少。对于这些情况,村会计是最清楚的。村会计工作量大,工作细碎又麻烦,如选举工作、人口普查工作等都是大量的具体工作,而工作补贴却很少,待遇明显偏低,心存不平衡。

2 新昌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2.1 成立领导小组

由县财政局长任组长,财政副局长兼函授站站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华会计函校新昌函授站,负责具体的组织、培训、教学和学员信息采集等工作。

2.2 建立县级师资队伍,充实课件内容

县财政局选派农业科负责人参加全省师资培训,并以他们牵头培训本县师资,在省教材的基础上,充实本县政策措施,并制作完成PPT,会同函授站老师汇编试题库,并挂在本县党建网上,便于学员随时自学。

2.3 有条不紊开展培训工作,首轮培训按计划圆满完成

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分别送市级和县级函授学校培训,还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实行“请进来”上门培训和“送出去”的送教下乡活动相结合。

2.3.1 对乡镇(街道)代理记账会计、出纳,实施集中脱产培训,全县46人统一到绍兴市中华会计函校培训,为期三天。后来聘请他们为当地培训时的编外辅导员。

2.3.2 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从方便学员参加的目的出发,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一是以较远乡镇为单位进行送教下乡活动;二是组织县城附近的乡镇(街道)到中华会计新昌函授站来进行培训,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在全省有示范作用,首轮培训被浙江省评为支农培训工作一等奖。

2.3.3 培训方法上采取采取面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面授以外,利用新昌党建网,把教学培训的内容和问题挂在网上,让学员回家后随时进行自学,继续理解“消化”。

2.3.4 培训内容上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结合上级培训要求和本县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印发培训指南、培训议程、培训须知等。下发浙江省财政厅编制的《支农惠农政策解答》一书,人手一册,教学中有时会用方言对政策进行解读,使培训达到最理想效果。

2.3.5 充分调动乡镇(街道)代理记账人员的积极性,把他们作为编外辅导员,利用他们事先已参加培训,平时与农村财会人员联系较多的优势,进行课间课后辅导,效果非常理想。

3 新昌县在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3.1 培训对象文化程度低,培训时间短,培训难度大

从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财政支农政策的培训对象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层次偏大的现象。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熟悉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对涉农惠农政策知之较少,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其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达到预期的目的比较困难。

3.2 培训对象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效果

少数乡镇干部(村干部)轻视和忽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没有把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对参加学习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以被动应付,以完成领导的任务为目的,以自己工作很忙为借口,对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缺乏主动的认识和积极的学习。囿于经验,满足现状,不能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培训干扰较多,不能保证时间。

3.3 农村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也存在问题

首先管理主体不合理。几乎所有乡镇农村会计都是接受乡镇经管站的管理,乡镇经管站为会计管理主体。乡镇经管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农业部门的领导,会计工作专业性、职业化特点不突出,同时农经队伍自身存在着力量薄弱,缺员和在编不在岗,业务不够硬等现象,难以有效地管理会计工作,再者,与《会计法》规定的“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不相吻合,也不利于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以及进一步推动农村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其次职责权限不明确。实行村账乡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职权上划,日常的经济核算由乡镇经管人员代理,村会计的职责范围发生了变化;而委派会计着重强调了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委派到村的会计人员需要哪些权利,权限规定多大为宜,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行政村撤并后,原来的村财务帐号没有合并,财务还是各管各,加大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难度。村财务监督小组对一些分社财务缺少有效监督或不进行监督。表现为管理难,也难管理。

再次就是财会人员的选拔和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农村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当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会计教育和会计培训。此外,往往一朝天子一朝臣,会计人员随着村干部的交替而变化,选用的随意性较大。部分村会计人员财务管理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认识有偏差,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村干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随意性较大,原则性不强。

4 关于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的思考与展望

首轮支农政策培训可以说是摸着石子过河,无论培训对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员信息的收集等等,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现在在首轮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思考也应该展望,让政策更加透明,让农民更得实惠,让培训更有效果。

4.1 统筹规划,协调配合

支农培训这项工作牵涉面广,必须获得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明确财政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培训主渠道作用(财政部财办[2008]43号文的提法),同时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争取农业部门的支持。

4.2 加强调研,注重实效

在正式培训前,应该积极做好培训调研工作,深入到有关乡村,摸清农村财会人员的具体数目、文化水平,实地了解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需求。为培训的针对性、效果的实用性创造有利条件。

4.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时间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农闲时节。今后的培训在送教下乡的基础上,拟集中、封闭的方式进行培训,这也有利于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相互交流。

5 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5.1 分层分类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必要性

在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时,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农村财会人员所处岗位、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把村书记、村主任也列为培训对象,因地制宜分类安排培训。比如说,代理会计的培训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业务核算为主;村报帐员的培训以会计基础工作及报帐业务为主;村书记、村主任培训则以财务管理制度、支农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为主。只有这种既顾及工作性质、又突出重点的分类培训,才能使农村财务管理得到显著改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坚持分层分类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培训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培训效果的基石。

5.2 摆正位置,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

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其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受训者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搞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是教育村干部和村级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面,以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彻底纠正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中的模糊认识,提高学习和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增强村干部及村级财务人员教育培训的紧迫性。

一滴水滋润一寸土,一缕光照亮一片暗。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一项积微知著、巨细靡遗的常态工作,不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联袂而动,更需要各村级财会人员事事、时时、处处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学习,勤奋工作,找准定位,扮好主角,为落实好财政支农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抹绚丽、奉上一份责任。

[1]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Z].农村财务会计.2009.2.

[2]周桂元.浙江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解答[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

[3]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4]张林红.加强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素质[J].西藏科技.2010.9.

[5]崔春香.认真做好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J].陕西财税.2009.8.

猜你喜欢

农惠农支农财会人员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下)
2021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来了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2018 年四大方面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聚焦“人、地、钱”服务乡村振兴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