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侧限压缩下粒状土颗粒破碎的试验研究

2012-12-28辛茂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1期
关键词:破碎率孔隙粒径

辛茂俊

(芜湖市公路管理局无为分局,安徽 芜湖 238300)

1 材料

颗粒材料在机电工程技术中使用广泛,本文选取了两种颗粒材料进行侧限压缩试验,采用荷兰PANalytical 公司生产的(Axios advanced)X 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其物质成份。一种砂样的SiO2含量达到89.72%,可判断其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另一种中 CaO,MgO的含量分别为28.64%和23.30%,并且伴有44.74%的烧失量,可判断其主要成分为钙镁碳酸盐,即白云石,化学成分为 CaMg(CO3)2。

2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自制压缩仪,在直径285mm、高120mm的Q345 圆形钢锭上,加工出直径79.8mm,高20mm的盲孔,用于填装试样。试样顶部荷载由200T 压力机经由钢筒活塞施加。盲孔和活塞表面经淬火处理以提高硬度,减小钢件的变形误差。利用ABAQUS 有限元软件验算装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钢件在250MPa 压应力下的最大主应力为197.4 MPa,最大位移为4.81 ×10-2mm,强度和刚度满足试验要求,变形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先将固结室置于压力台之上对中,保证压力均匀作用于整个试样上,在盲孔内壁均匀涂抹一层硅油以减小试样与侧壁的摩擦,然后通过漏斗于适当高度将试样分层装入固结室中,轻刷试样使其均匀分布,根据孔隙比控制其密实度。在压力柱左右各吸一表座,将百分表打在模具上,测得到压力柱与固结模具的相对位移,即试样的压缩量。最后将固定好百分表的压力柱放置于试样正上方,并保持其水平,并记录其初始读数。待装置准备好后,开始加载,荷载采用分级加载,当前后两次读数小于0.01mm 时,可以认为本级加载已经稳定,可以进行下一级加载。实验完毕后,取出试样,用原试样盒封装待用。

3 粒状土颗粒的一维压缩

本文对两类土颗粒材料进行了单向侧限压缩试验,本次试验中单向压缩试验轴向压力终止分别为204.8MPa 和102.4MPa.试验中详细记录了每组试样的压缩量、回弹量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从各土样在终级荷载下的单向压缩回弹曲线中可知,加载后各试样孔隙比均持续减小,不同试样的最小孔隙比不同。B 组和E 组试样均为细砾,压缩后孔隙比变化较大;C 组和D 组分别为粗砂和中砂,孔隙比变化次之;原级配的A 组试样孔隙比变化最小。说明粒径越大或者级配越差,可压缩性越强,此时,孔隙比的减小主要来源于颗粒的破碎,粒径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颗粒破碎情况。

在相同初始孔隙比条件下,各试样均已处于较密实状态,因此其压缩曲线在开始段比较平稳,孔隙比变化不大,只是很少一部分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对位置进行了重新调整,但是当压力达到引起颗粒破碎时,由于破碎后的小颗粒充填了大颗粒周围空隙,孔隙比急剧下降,达到更加密实状态。A、B、C、D组石英砂样大约在6.4MPa的荷载下发生破碎,而E 组白云石试样在1.6MPa 时,孔隙比开始急剧减小,出现了较明显的颗粒破碎现象。当试样发生破碎时,试验过程中会发出明显的“噼啪”声音。

各试样卸载时回弹较小,这说明土样在压缩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其中E 组试样的回弹曲线最为平缓,表面在终级荷载下试样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完全卸载后的孔隙比和终级荷载下的孔隙比相比,基本不变。从试样来看,颗粒材料完全固结,形成了一个整体,极不易从装置中取出,说明颗粒已基本上达到完全破碎的程度。

双线性模型认为,试样在低压时完全表现为弹性,一旦进入到(LCC)极限压缩线后,就表现为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各试样的压缩参数的测试值,可以看到在砂样在高应力下的压缩变形中,大部分的变形为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破碎在压缩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大粒径的颗粒材料,λ达到κ的10 倍或更多。

4 颗粒的破碎分析

颗粒破碎研究中首要问题是破碎量的定量估计,目前主要存在两类方法:一是利用单位体积颗粒的表面积作为破碎的量化尺度,将破碎后表面积的增量定义为颗粒的破碎率,由于表面积的测定相当困难,该方法显得不是很方便。二是根据颗粒破碎前后的粒度分布,从统计学角度提出的颗粒破碎的量化指 标 , 如 破 碎 率 B15,B60,B10,Hardin 和Einav 提出的相对破碎率等。本文采用破碎率来度量颗粒的破碎。

按照水科院的方法测定破碎前后限定粒径d60 之差,绘制的破碎率B60 与压力的关系曲线。相比B15,在低压下,各试样的破碎情况就有所区别,这与颗粒粒径的大小有关,由于是计算差值,粒径大的颗粒破碎率相对来说较大,这也是该方法的一个弊端,从概念上破碎率就不能与粒径分离。但整体趋势上与Lee的方法所得的破碎率相似,都在某一压力值下出现破碎率的突变,表明此时出现大量颗粒破碎。

Hardin 相对破碎率Br 是以0.074mm 为破碎极限粒径,认为粉粒不再发生破碎.本试验中测定的最小粒径Dm 为0.36μm,故在此假设颗粒的破碎极限粒径为0.36μm,计算方法与Hardin 破碎率类似,即为总破碎Bt 与初始破碎势Bpo 之比。可以看出,以破碎势为基础的破碎率Br 来度量颗粒破碎率较符合试验的实际情况。

Einav 是在Hardin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相对破碎率的度量方法,借用了破碎势的概念,与Hardin 不同的是,他并没有给出极限破碎粒径,而是以终止破碎分布来描述完全破碎,而终止破碎的测定就成了此方法的关键之处,在本试验中,由于试样在高压下进行压缩,故假设最高等级荷载为终止破碎分布。

曲线基本和类Hardin 破碎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不同的是它的Y 值介于0~1之间,并且最高等级荷载下的破碎率都为。

总的来说,Lee 和水院的方法具有直观、易于计算的优点,而其缺点在于都只考虑了某一含量或某一粒径,而没有全面整体考察颗粒分析曲线;Lade的方法描述的破碎情况不够准确,存在许多误区,不提倡使用;而Hardin 和Einav的相对破碎Br 最能准确的全面地反映颗粒的破坏情况,其克服了其他几种度量方法对于单一粒径颗粒含量的过分依赖,具有较强的抗试验误差干扰能力,较为真实的衡量了破碎率的大小。

[1]张家铭,汪稳,张阳明等.土体颗粒破碎研究进展 [J].岩土力学,2003,24(增刊):661-665.

[2]黄文竞.高压应力下石英砂颗粒破碎机理的试验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破碎率孔隙粒径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采煤机截齿截割角度不同对煤岩破碎率的影响分析
水力压裂用支撑剂破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氧化碳在高岭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Oslo结晶器晶体粒径分布特征的CFD模拟
SAPO-56分子筛的形貌和粒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