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维修行业现状浅探

2012-12-28柯昌慧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业户瓶颈汽车

柯昌慧

(荆州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湖北 荆州 434000)

1 汽车维修业的现状

截至2010年底,湖北省共有民用汽车拥有量224.6 万辆,汽车维修业户近20000 家,其中有一类车辆维修企业426 家,二、三类车辆维修业户已逾14238 家,我省境内摩托车维修业户8648 家;汽修业人员超过5 万人,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国家级技师178人、高级维修工1986人、中、初级维修工工15000人及行业管理人员278人。近年来我省汽车维修培训机构加强行业培训,省政府加大力度,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致使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在悄然改变,合理经营更趋向数字化和人性化,维修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我省汽车维修行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1 劳动平均生产总值低和粗放化程度高

湖北省统计数据显示,汽车维修业的生产集约化程度还很低,而这些维修企业偏重于粗放化发展,注重规模与速度,从而降低了服务质量。首先,我省平均劳动生产总值差距巨大,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统计数据,日本人均为3.47 万美元,美国人均为4.93 万美元,台湾地区人均为3.77 万美元,中国大陆人均为0.84 万美元,湖北省人均2.79 万元人民币。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计算,只及美国的1/6。其次按汽车保有量配置相应汽车维修业户的比例上也存在巨大差距,发达国家每万辆汽车所相应的维修业户平均值是14,而我省按20010年底汽车保有量838.05 万辆计是2.0,配置的比例相比美日整整差了7 倍。

1.2 供需发展不协调

当今中国处于“制造大国”—“创新强国”的过渡阶段,劳动力成本水涨船高,一方面,维修企业数量的过度增长,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给企业本身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维修企业的增多又使维修能力总量过剩,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企业为生存而相互压价,形成恶性竞争,加上维修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维修企业的发展呈疲软之势,抗击打能力弱。深入分析我们可知,汽车维修行业规模大小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类、二类和三类维修企业的比例不均衡。由于二十世纪末,汽车维修属于国有资产行业,二、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基本处于自力更生的状态,加上政策上的短板,使他们的发展“先天不齐,后天失调”。种种这些造成汽车维修行业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

1.3 市场经营体制不健全

当前汽修市场供过于求,行业整体效益不高,僧多粥少,维修企业为了蝇头小利,不能严于律己,进行恶性竞争。首先市面上假冒伪劣配件泛滥成灾,部分维修企业以次充好,坑骗消费者,但有少部分车主为了贪图便宜,主动要求维修业户使用假冒伪劣配件,假冒伪劣配件俨然成为维修质量和质量纠纷的始作俑者;其次,业内缺少统一的收费标准,维修企业为占领市场竟相压价,导致维修质量低,消费者不愿二次消费,导致收费标准混乱;第三,无证经营和跨行业经营现象普遍存在,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执法力度;第四,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缺少良好的服务性相关知识培训,使消费者怨声载道。

2 三大瓶颈的阻碍

2.1 体制瓶颈

一方面是行业管理体制的瓶颈,汽车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部门管理力度不够,是造成该瓶颈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营模式的瓶颈,在市场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汽车维修企业故步自封,始终被传统旧体制枷锁所束缚,高度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新机制没有建立,在软实力上,整个维修行业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培养意识,没有形成深厚的服务文化体制,缺乏凝聚力,碎片化严重。

2.2人员素质瓶颈

湖北省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人才资源报告,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被定义为紧缺型人才,27.8%的汽车维修业技术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37.1%的直接维修工人文化程度未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只有10.5%从业人员接受管理知识培训,接受过专业汽修技术培训的为11.7%,维修基础培训的从业者为40.6%,未超过50%。我国汽车维修业高等级技能人才的缺乏体现在,高、初、中的汽修等级人员比例为23.2%、45.1%、31.7%,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比例为35%、50%、15%。当前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也是造成人员素质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学历初中、高中、专科比例分别为30.5%、51.5%、18%,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2.3 维修技术瓶颈

检测诊断技术、维修方式以及维修技术资料是我国汽车维修业维修技术的三大瓶颈。

在检测诊断技术上,信息机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化汽车已经成为高新科技的结晶,随着汽车领域高科技的革命,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tcs 动力牵引系统、空气悬挂系统、巡航系统、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系统、srs 安全气囊系统、自我诊断系统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使老一辈的汽修人员束手无策。汽车维修主要是以检测诊断为基础的换件式修理,目前我省汽车维修企业高新专项检测诊断配备率较低,特别是三类专项修理业户。

在维修方式上,经验主义仍占主导地位,经验性旧件修理方式比较普遍,基于检测诊断的换件修理方式比较少,汽车修理与养护画江而制不能很好的相融合,形成一条龙服务体制。目前,发达国家的汽车养护业已逾其行业的80%,然而在中国不超过10%的汽修业户能够给予维修护理一体化的汽修服务。

在技术资料上,现代化汽车高科技集成度逐步增高,信息化程度、自动化性能的大幅提升,对于个体化经营的汽车维修业户而言,没有与其相关的技术资料使他们捉襟见肘;汽车技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车型更新十分频繁;加上汽车制造商对知识产权的控制,除特约维修企业外,一般个体维修企业很难获得相关车型的技术资料。种种这些都对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3 树立榜样做好“五个合理”

3.1 发展方向

广泛树立“榜样”,以那些拥有良好口碑的汽车维修企业为核心,带动整个维修企业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汽车维修特约维修经营,因材施教的培养汽修业技术型人才,使汽车维修行业能够呈金字塔形稳定发展;对我省城乡汽修站点进行统一建设,合纵连横,加快现汽车维修网络化建设,是汽车维修行业能够形成统一的规划体制;加快汽车维修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消费者满意和汽车维修质量为首要任务,增强企业的品牌效应。汽车维修行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方针,做到“五个合理”:资源配置合理、供需关系合理、管理秩序合理、竞争关系合理、企业服务合理。

3.2 发展对策

实行企业帮扶“一帮一”计划,促进企业间技术交流,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以省级城市基点,地市级城市为据点,对周边地区进行覆盖,鼓励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加快汽车维修信息化进程,提高服务效率,以便于消费者。政府应该加大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向汽车维修相关的职业院校提供更多的帮助,未雨绸缪,增加专业技术型人才储备。相关部门应加大汽车维修业管理力度,制定行业统一标准,使汽车维修业市场经济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标杆。

[1] 扬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现状及未来展望[J].汽车维护与维修,2003(7):47-48.

[2] 湖北省2010年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湖北省统计局.2010.

猜你喜欢

业户瓶颈汽车
汽车维修档案电子化助推业户经营规范化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四项服务”聚起“兴业”正能量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