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的研究

2012-12-28孙长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1期
关键词:填料压实路基

孙长友

(河间市交通运输局,河北 河间 062450)

公路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的主体,是公路承载车辆通行的主要的支承体。路基施工作为公路路面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工程,其路线位置和技术要求,以及路基刚度和强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其建设的质量关系到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年限,也关系到车辆人身安全。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建设成为样板公路工程,老百姓的放心工程。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影响路基质量的因素和施工技术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是公路路基质量保证的前提

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一般指路堑和路堤的施工,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挖、运、填等工序,科学有序,安全施工。但公路施工现场大多都是野外作业施工,会面临条件差、施工作业面狭窄、且交通运输不便、施工工地分散、面临风雨雪霜的侵扰,可谓施工条件恶劣,操作不便等种种困难。这给提高施工质量,高效、快速、安全施工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因此,在公路路基施工中,首先要加强公路施工专业队伍的建设,力争建设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施工技术精良、科学施工的稳定性的施工专业队伍,从而确保公路路基施工的顺利施工。

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基础

一个施工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很容易建成"豆腐渣工程",造成施工中多次返工、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会给工程带来隐患,增加施工成本,影响企业的形象,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至关重要,而且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要通过完善的质量保证制度来实现,所以,交通工程施工前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岗位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并在路基施工中贯彻落实,充分调动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其次,在路基工程施工前,精心部署、总体安排、科学设计,安全操作、规范施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施工方案和计划的实施。

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实现公路路基质量保证的必要环节

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指:路基施工总体部署、水文地质土壤监测、工程量预测、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人员、机械以及施工材料的准备等工作。路基施工前的工作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路基施工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因此,要详细测算,认真谋划,周密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一是要详细调查施工线路的路基基底及土源土质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并根据水文地质状况制定施工方案,选定施工方法,防止施工的盲目性,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二是对整体工程量也比较准确的进行预测,并根据工程总量计划工期,进行分段施工规划,编制施工进度,规划工程实施方案。其中除考虑雨天和其它不利因素外,还要根据施工难度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人员安排和机械调度,避免窝工、机械闲置浪费、工序颠倒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确保施工方案有序推进。使工程施工达到最优化的境界。

四、提高施工技术是公路路基质量保证的关键

(一)路基填料与压实技术要求

公路路基的耐压程度、强度质量和寿命关键在于路基施工的填料类别种类以及压实的程度。填料类别种类以及压实的程度决定着公路路基的质量。

1.路基填料标准要求

对路基施工填料的标准要求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路基填料选用的规定。如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的量化标准、路基土的强度标准要求等。对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强度标准的,要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进行处理,提高路基施工填料的性质指标。如老黄土透水性差,不易作为路床填料。新黄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特别适用于填筑路床,但要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对于10cm 以上的大块土料,要先打碎喷水至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夯实。

2.路基压实技术要求

路基压实技术要求也是决定路基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对路基的施压效果最佳,可以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不同等级的公路路基压实技术标准要求是不同的,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专用公路的公路级别压实度的标准规定。从路基最底层土质开始确保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大于或等于规定标准要求。施工中常常遇到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土压实困难和问题,对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改善路基填料性质,如在土中掺加生石灰或采用新型吸水材料进行处理。对黄土类路基填筑和压实,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或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等方法进行施工处理。当黄土含水量过小时,应均匀加水后再碾压;当含水量过大时,可翻松晾晒后碾压,也可适量掺入石灰后碾压。

(二)路基防雨排水技术处理要求

路基排水技术处理也是确保路基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是雨季施工要随时关注气象预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把握好施工期,采取避开雨天施工。施工前要做好排水的准备,挖好排水沟。雨季进行路基施工,应把土堆积到地势较高的地段,并尽量形成大堆;白灰进场不宜一次过多,遇下雨应及时覆盖;路基遭雨淋后,必须充分晾晒后方可施工。二是路基修筑高度要预留竣工后由于下雨渗水而产生的路堤自重下沉量,确保路基高度符合验收规定要求。路基外侧边缘要及时修筑拦水堤和截水沟构造物以及急流槽,并对出水口硬化加固,及时做好排水沟槽的施工,以便将雨水及时引至路基坡脚下。

(三)常见路基陷穴病害处理技术

路基陷穴是常常发生在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的病害之一。对黄土陷穴路基病害处理要根据路基病害发生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处理,一般采取灌砂、灌浆、开挖回填的处理技术进行导洞、竖井和明挖等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对于一般的各种形状路基陷穴常常采用及时发现,及时开挖,就地回填黄土,分层夯实的办法来处理。如针对小而直的陷穴,一般采用灌砂法,用干砂灌实即可;对洞身不大、洞壁起伏曲折较大的路基陷穴,一般则采用灌浆法处理;针对大而深的路基洞穴一般应采用导洞和竖井的办法,首先清除路基洞穴里的虚土和杂物,然后由里向外分层逐层回填并夯实,并在接近地面半米左右的时候,用混合物料回填夯实。为了防止雨水和地表积水对路基的冲刷而形成新的路基洞穴,对一般处理好的路基洞穴上表层都要用石灰与土按3:7的比例混合填埋并夯实,也可用有效的不透水材料对路基洞穴修复表层进行处理,增加路基表层的防冲刷与积水渗透,并将易形成路基洞穴地域周围的积水及时引离。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工程是公路项目施工中的基础工程,并且是交通全部项目工程中重中之重的核心工程。一般说来,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投资大,施工涉及到诸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工期一般较长,施工难度又大,因此,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要克服和排除各种不利因素,严格按照有关公路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要在广泛调研、专题论证的基础上,更新设备,引进新材料,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型应用成果,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公路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耐用性,不断提高交通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确保建设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交通工程项目。

[1] 黄大炜.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处理[J].四川大学学报(科学理论版),2006(02).

[2] 朱回归.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的分类[J].云南交通科技,2009(04).

[3] 马抗衡.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交通工程效益的有效措施[J].江西教育,1980(02).

猜你喜欢

填料压实路基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聚合物型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填料填装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固相萃取填料对有机磷农残萃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