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情、水意、水景”
——画家心境透视下的诗意水景观

2012-12-27贺丹晨

关键词:万物景观设计景观

贺丹晨,田 勇,范 颖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系,四川 成都 610500)

“水情、水意、水景”
——画家心境透视下的诗意水景观

贺丹晨,田 勇,范 颖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系,四川 成都 610500)

水是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景观设计中所必不可少的最具魅力的景观元素之一。近年来,人们对滨水景观的开发日益重视,对水的了解与应用也日益增多。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休闲观光园水体景观项目设计为实例,以艺术家感性的角度对水的思考,从水与人的关系、水的性情特征展开描述,对不同环境特征下水的景观语境表现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水景观;青白江;休闲观光园;景观设计

水是万物之始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世间万物都与水有不解之缘。水在我们人类生命起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我们离开了水,就像万物没有了阳光、没有了空气一样,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条件。历史上由于水的涸竭而荒芜、消失的例子屡见不鲜。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水孕育了厚重深邃、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因此,对水的触摸一直是文学家、艺术家的情感寄托。[1]

一、水的秉性触摸

(一)温柔的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后主李煜柔情的水。

水是最空灵、最能激发人灵感与情思的精灵,古人之于水是有特别的感情的,大凡触及水的诗文都充满了喟叹,然而这感情又不尽相同。[2](见图1)

图1 阳朔的水——温静的水

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万分推崇水,道家以水至柔,儒家以水为阳。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的“上善若水”是说,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就像水的秉性一样,水善于利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做人就要具备像水一样的道德,水每天都在不断的前进纵使前面有任何的阻碍,它都会勇往直前,从高到底,从原来的一滴水,通过不断的前进与其他水滴汇聚在一起最终形成大江大河。

(二)暴躁的水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才子苏轼眼中的水。

《圣经》中所记载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就遵循着上帝的吩咐行事建造了方舟。当人和各样活物都进去之后,过了7天,洪水泛滥在地上。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上帝依靠水的力量惩罚了人类。[3]

大约在4000多年前,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大禹治水”则反映了水灾害影响的一面,说明人对水还存在敬畏的思想。(见图2)

图2 暴躁的水——泛滥成灾

图3 山苍茫水凄凄的意境

(三)文气的水

滔滔江水,仿佛是从历史中涌来,携着万古情怀。自古以来,诗人与山水便有了不解之缘,诗人总爱去那些山清水秀地地方,李白的“山花如绣颊,江水似流萤”,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月夜山水图;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绘出了洞庭湖汹涌的波涛;这些富有灵性的诗句源于灵性的山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于是,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而是浸润了他们的悲欢与诗情的寄托。这些富有灵性的诗句源于灵性的山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4]

二、水的意境探析

(一)以水传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蒹葭》[5]

一千多年之前,就有不知名的诗人发出更为深沉的慨叹,他的慨叹穿越时空,感动着无数后人。作者利用蒹葭白露的苍茫意境、以水表达的痛苦无望写出了男主人公对女性的追求,可望而不可企及。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李白《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

“由来浙水偏堪恨,截断千山作两乡”(方干《别孙蜀》),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茫茫烟波,隔断望眼,隔断离情,却让离情更加深沉。

直到当代,“在水一方”的海岛上,诗人余光中仍在感叹:“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见图3)

(二)以水达韵

“水令人远,石令人古”;——明·文震亨

“胸中有山方能有水,意中有水方可作山”;

“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刚”——中国《画论》。

水是万物之源,韵生万物!水博大精深,既用宽阔的胸膛包容世间万象,又用豪迈的气概洗涤世间污浊。水是刚毅的,温柔的、纯洁的;

自古以水言情、借水言愁、喻水言志的诗篇很多。例如《诗经》、《楚辞》、古诗宋词、《红楼梦》等名著中都有水韵其间,留下了很多与水相关的经典诗作。哲人们以水论事、以水喻理、以水明志的精辟论见,堪称华夏文化的思想宝藏。

荀子“劝学”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前贤警策,亦常与后人言“载舟覆舟”之说。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之水有“乘桴浮于海”的悲壮;屈子之水申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信念。

感受水韵,我们的心灵也在澎湃,流动并叮咚作响。我们在水中看到了自己,洗涤了自己,成就了自己。

三、成都市青白江区休闲观光园水体景观意境营造

青白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因境内清白江而得名。战略位置重要,自古都是成都北边的重要门户。两千多年来,区域西北一直处于四川北路交通要冲,商贾云集,商贸繁荣。

成都的休闲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川西平原生活格调,而本项目是以水为载体的景观创意策划,因此,生活的文化将作为主要的文化载体刻入该项目的水景观。我们认为它的意境应该是:

此处,鸠声树影,亭台花木,

时光流转间,水静观;

午后,临水的老榕树下,从一千年讲起,

听着,听着,睡着了,

醒来,手边茶已凉……

(一)以水为脉络的构景

水无定形,它在园林中的形态是由山石、驳岸等来限定的。因此,我们认为该环境中的水体是虚的,虚就在于形成了整个园区的脉络;同时,我们也认为在我们的环境中的水体是实的,实在与驳岸、园石形成空间的界定。(见图4)

(二)以水为灵魂的组景

在这个小园中,水的踪影无处不在,人们通过园路、打开的门窗、灰空间的走廊,都能观水、赏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独刘禹锡在雨中有了赤子柔情,孟浩然也不禁吟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图4 成都青白江以水为脉水体景观意境效果

围合的庭院收集雨水,虽从天而降,仍让人觉得温柔。但又绝不是纯粹的温柔,还搀杂了几分复杂的情感。这些感情又都是淡淡的,仿若那流泻的月光,要细细品味才体会得到。(见图5)

图5 品水的空间营造

(三)以水为主体的造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通过人工手段,利用水环境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构造所需要的景观。在园林中布置各种雕塑或与地形水域结合,或单独竖立,成为构图中心,以水为主体,造塑景。按地形设浅水小池,筑石山喷泉,放养观赏鱼类,栽植荷莲、芦荻、花草等植物,造水石景……而夜色中的水,在光影的作用下犹如变色龙般的自由变化外形,改变了其质感、图案、形态和色彩,给人带来了梦幻般的视觉冲击。(见图6)

四、理水心得

水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古人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以水活”,水是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设计师称之为“景观的生命”,自然界的水千姿百态,其风韵、气势及音响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游览者无穷的遐想,也是人们据以创作的源泉。因此,水是景观设计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水景观也是诸多景观中最具有文化魅力和最能表达诗人情怀的景观。

图6 水石成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成为1984年路易斯安那举办世博会的主题。对于从事环境设计工作的我们来说,怎样来建设一个充满艺术的诗意化的水景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希望的水景观就像水的秉性一样,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同时具有中国特色或者地域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景观与文化相互影响,景观可以影响文化,同时文化也可以在刺激景观的同时去塑造景观,将水的文化特色与水的诗意性更好的融入到滨水景观的建设中。

[1] 蔡绍田.新农村建设中的林盘保护规划[J].四川建筑,2007,(5):20.

[2] 陈锦晓.新农村建设中人文环境建设 [J].安徽农业科学,2008 ,(7): 60.

[3] 丁 丁.龙头赋予水以灵魂[J].大美术,2007,(11):64.

[4] 张扬汉.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探索——以尤溪县洋中广场景观设计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8):45.

[5] 李际平,孙拥康.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与立地因子关系研究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8): 33.

Passion, Meaning and Scene of Water: Poetic Water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inter’s Mind

HE Dan-cheng, TIAN Yong, FAN Yi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rt, Sichuan Music Institute Academy of Fine Arts, Chengdu 610500, Sichuan ,China)

Water links mankind and nature, which is the indispensible attractive landscape factor. With more and more focus on water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aking Qingbaijiang District Leisure Garden landscape in Chengdu City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put forward new design thinking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environment landscape context.

The water landscape; Qingbaijiang; leisur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G05

A

1673-9272(2012)05-0131-03

2012-07-23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与艺术的设计研究”(编号:10ZC022)。

贺丹晨(1963-),男,湖南郴州人,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万物景观设计景观
万物皆可折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万物生
景观别墅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