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7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2012-12-18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当代世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伊朗

■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文

2012年7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文

一、南海东海形势波涛汹涌,中国海洋维权稳步推进

菲律宾争夺中国黄岩岛花招迭出,中国高调设立三沙市,海洋维权迈出实质步伐。军事上,菲律宾与美国在菲南部海域举行“战备与训练合作”年度军事演习,阿基诺三世称将要求美国海军派遣间谍飞机协助监控南海争议区域,并宣布18亿美元的军购计划。菲参议院通过《菲律宾—澳大利亚访问部队协议》,允许澳大利亚在菲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外交上,在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议中,菲伙同其他国家妄图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嵌入“南海行为准则”,并一再要求在东盟外长《联合公报》中塞进黄岩岛争端的内容,企图将双边问题地区化和国际化,胁迫东盟其他成员国围堵中国。东盟内部对此存在严重分歧,轮值主席国柬埔寨反对菲提议,部分成员国不愿因南海争端而影响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为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政府宣布设立三沙市,同时设立三沙市警备区,以遏制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挑衅动作。

日本上演“购岛”闹剧,海峡两岸积极捍卫钓鱼岛主权。日本两名右翼分子登岛示威,首相野田佳彦称已着手“收购”钓鱼岛的相关手续,最早9月底或争取2013年4月将钓鱼岛“国有化”,并威胁称必要时将出动自卫队。东京都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购买钓鱼岛广告,呼吁美国民众支持其“购岛”行为。为配合菲、越,日表示将于2013年与东盟举行特别会议,专门讨论海上安全问题。美国竭力“拉偏架”,国务院高官称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台湾民间保钓人士赴钓鱼岛“宣誓主权”,大陆多艘渔政船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以内巡航。目前看,区域内国家和个别域外大国出于各种盘算,期望从地区组织和机制层面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遏制。菲、日、越等在与中国发生的海洋权益争端中,加紧动作、彼此配合,值得警惕。

二、“和平之窗”即将关闭,叙利亚危机正处严峻时刻

叙利亚反对派阵营攻势不减,巴沙尔政府内部开始出现裂痕。反对派在埃及开罗召开大会,通过两份有关过渡时期的文件,为推翻巴沙尔制定路线图。同时,国内冲突继续升级,在叙两大城市大马士革和阿勒颇,反对派武装与政府军展开激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包括叙国防部长达乌德·拉杰哈在内的数名高官遭自杀性袭击身亡,局势骤然恶化。叙与土耳其、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相连的多个边境口岸被反对派武装占领,波兰、马来西亚及希腊等国相继关闭其驻叙使馆。叙共和国卫队准将塔拉斯及叙驻伊拉克、阿联酋、塞浦路斯、阿曼等国大使或外交官纷纷倒戈。

美欧加大对叙当局施压力度,阿盟立场重趋强硬。西方在巴黎召开第三次“叙利亚之友”会议,要求巴沙尔立即下台,同时决定大幅增加对叙反对派援助,推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再次通过对叙施压决议。但西方力推以《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为基础的涉叙危机新决议,遭中俄再次否决,安理会通过将驻叙危机监督团任期延长30天的决议。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将加强与叙利亚反对派合作,最终可能在叙境内建立“安全区”。欧盟启动对叙新一轮制裁。阿盟召开部长级会议,决定与叙断交,敦促巴沙尔交权,要求联合国在叙境内建立“安全区”。

化解叙危机主要取决于叙国内力量变化、国际社会角力及会不会出现外来军事干预。叙当局面临严峻的国内形势,然而30万军队尚可控制。在西方和本地区一些国家支持下,反对派力量不断上升,但要强大到与政府军展开战略决战尚需时日。西方等国试图通过外部干涉实现叙政权更迭,但俄等国则坚持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红线,一时不会在安理会决议表决中改变立场。基于上述各种因素,以及美面临大选、经济形势不佳等因素,美欧暂不会通过军事干预更迭叙政权。

三、西方施压有增无减,伊朗核问题破局尚待时日

西方国家从外交、经济和军事三方面进一步对伊朗施加压力。美、英、法、俄、中和德国与伊朗举行伊核问题专家级会谈,寻求突破当前僵局。同时,多名美国重量级议员正推动对伊朗石油业实施新制裁的议案,以增强欧盟对伊朗石油禁运措施的效力。为配合外交斡旋,应付伊朗核危机升级,美国大举增兵波斯湾,部署先进的舰船飞机,并计划扩大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军事关系,以遏阻伊朗军方试图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举动。

面对欧盟和美国的制裁和威慑,伊朗从多方面进行应对。伊朗政府和议会表示将建立联合委员会,协调应对西方石油禁运制裁。在经济上,伊朗央行行长巴赫马尼表示,将动用1500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抗击西方经济制裁。伊朗议会起草法案,要求伊朗政府部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阻止“向支持对伊朗制裁国家输送石油的油轮通过”。在军事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举行军演,并发射了射程覆盖以色列的地对地导弹。在外交上,伊朗积极拓展对外关系,派代表团访问朝鲜,提出计划与阿富汗签署安全协定,帮阿培训安全部队,以增加应对西方的筹码。

美国总统大选决战在即,奥巴马为求连任,加之需要应付与伊朗关系密切的叙利亚形势,在应对伊朗核问题等方面,奥巴马政府既想通过增强在波斯湾的军事部署显示强硬,又不希望该地区真正陷入战争危机,在叙利亚危机尘埃落定之前,伊朗核问题依然维持谈判与施压并存的局面,在可见的将来,美国不会对伊朗动用武力。

四、欧洲多国债务危机蔓延,国际评级机构遭遇质疑

西班牙国债收益率飙升,政府融资成本高企,银行业危机已经威胁到公共财政的健康状况。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7.5%,使其举债成本达到高危险水平。由政府举债为银行业融资的模式难以为继,银行业和主权债融资接近瘫痪,虽然上月底欧元集团批准向西班牙银行业最高注资1000亿欧元,但不足以支撑西班牙不佳的经济与金融形势,仅仅三日后西班牙就出现债市暴跌,在全球市场引发抛售风潮。

欧洲面临新一轮降级潮,穆迪已将德国、荷兰和卢森堡这三个具有最高AAA主权信用评级的欧元区国家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随后德国的国债收益率与意大利和西班牙齐升,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危机扩散至欧元区核心国家的担忧。欧元兑美元创两年来新低,欧洲股市普遍大跌。同时,希腊经济衰退旷日持久,借贷成本持续飙升,使重债国希腊与欧盟统一设定的财政和改革目标渐行渐远,预计2012年希腊经济衰退程度仍将超过7%。欧债危机正在持续发展,步入升级的“下半场”。但德法等欧盟大国继续谋求应对之策,美国也不希望欧盟经济过度低迷,欧元区解体、欧盟一体化进程中止的可能性不大。

欧盟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对标准普尔、惠誉及穆迪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调查,以确定其对银行的评价流程是否足够严谨和透明。金融危机以来,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呼声持续不断。有分析称,三大评级机构此时遭“评级”,直接原因是其近期一系列降级行动造成了市场恐慌,打击了投资者信心,给正为债务危机发愁的欧盟当局添堵。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主席史蒂芬·迈耶尔称,人们已经怀疑评级机构分析资源是否足够、判断是否准确公正。

五、其他国际和地区大事续有发展

普京阐释俄罗斯外交政策。在俄驻外使节会议上,普京复任总统后首次阐述俄对外政策。普京称,西方单边政策引发国际形势紧张,国际关系发展不平衡加剧,俄在外交上应更加积极主动,自主灵活,避免陷入孤立和对抗。他强调维护联合国宪章权威作用,警惕美对俄遏制战略,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发展与印度的传统伙伴关系,继续加强与欧盟合作水平。

朝鲜内政外交新动向。朝鲜突然以健康原因解除朝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浩所有职务,金正恩获授元帅称号。朝官方媒体首次正式公开报道金正恩夫人活动情况,金正恩频繁视察,展示开明的一面,但对外媒有关朝可能走向改革开放的猜测,朝予以否认。朝鲜在与美接触及外务省公开谈话中,均要求美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并称在美敌视朝鲜的情况下,朝绝不可能首先放弃核遏制力。为应对韩国空军在黄海的部署行动,朝鲜加强了边境空中打击力量。

北非两国政坛继续博弈。利比亚举行议会选举,自由派联盟“全国力量联盟”获39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派。但该联盟仍需与穆斯林兄弟会的“公正与建设党”就联合小党派和独立议员展开竞争,以获得议会主导权。埃及总统穆尔西下令人民议会恢复立法工作并直至新议会选出,此令遭军方及众多政党抵制,埃及最高宪法法院裁决中止穆尔西“重开议会”的总统令,穆尔西表示尊重裁决。

非洲联盟峰会提出新思路。第19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召开,大会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非洲国家应扩大内部经济合作,促进区内贸易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非洲经济持续增长,并在2017年建成非洲自贸区。新当选的非盟委员会主席、南非内政部长德拉米尼·祖马说,要通过改革提高非盟在处理地区冲突问题时的领导能力,从根除殖民统治遗患、化解部族矛盾、铲除军人干政及解决贫困与失业等方面入手,解决非洲的安全问题。

(执笔:丁晓明)

(责任编辑:魏银萍)

猜你喜欢

伊朗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致命诱惑
严防死守
魔 笛
掉了一个
照跳不误
拆东补西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