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阿经贸合作在推动宁夏加快发展中的作用

2012-12-18卜聿炜

当代世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中阿阿拉伯经贸

■ 卜聿炜/文

中阿经贸合作在推动宁夏加快发展中的作用

■ 卜聿炜/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求变革、谋发展、惠民生已成为各国的主流民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为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阿经贸合作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经济领域具有很强的战略依赖性,这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潜在动力,符合双方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重点和长远利益。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主要取决于双方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全世界有22个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之间每年的贸易额在2万亿美元左右,仅清真食品一项的年贸易额就达150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还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储藏量占世界的60%以上。由于石油资源的出售和攀升,阿拉伯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资金最充裕、跨国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强劲,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巨大的市场容量,为双方发展经贸合作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10年,中阿贸易额达145亿美元(同步增长34%),再创历史新高。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金融、基础建设、矿产、食品、旅游、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前景。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增强。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阿拉伯联盟总部,在会见阿盟秘书长奥马尔·穆萨时,提出了发展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四项原则: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增进政治关系;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密切经贸往来;以相互借鉴为内容,扩大文化交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中阿双方共同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论坛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标志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5月,中阿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天津举行。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全面提升中阿各领域关系,符合双方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一道,秉持和平、发展、合作理念,把双方关系推向前进。这表明双方关系开始进入战略合作新阶段。

宁夏是中国发展与阿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宁夏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回族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在文化、信仰、习俗等方面有许多相同和相近之处,在中阿友好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文条件,也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前景和潜力都十分巨大。大力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是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的共同愿望。

2010年5月,国务院特批宁夏举办中国—阿拉伯经贸论坛。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高峰会议的演讲中指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政府确定建立中阿经贸论坛。这个论坛是中阿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中阿经贸合作新的重要平台。将中阿经贸论坛选址在宁夏,是中国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2011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高峰会议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经贸合作是承载中阿友谊的重要基石,是中阿关系深入发展的不竭动力。中阿作为两大发展中经济体和支撑世界的重要力量,发展双边关系,深化经贸合作,具有很好的条件,面临广阔的空间。

在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旨在利用宁夏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上的同源与相近性,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共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及其他伊斯兰国家政府要员、商界精英、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中阿经贸、金融、投资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建立起宣传经贸政策与推介合作项目、开展多项互动与信息交流的国际性合作新机制。同时,宁夏以举办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把中阿所需与宁夏所能结合起来,成功地举办了两届中阿经贸论坛,活动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在2011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论坛上,共有76个国家、地区和友好国际机构、2350家国内外企业,8460位嘉宾参加论坛展会。论坛期间,成功签约国内外项目164个,总投资2087亿,其中合同项目58个,投资839亿,占40%。

作为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宁夏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首先,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6%,占全国回族人口的20%。回族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与阿拉伯国家具有特殊的相近性和关联性。其次,宁夏拥有“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清真美食之乡”等美誉,与阿拉伯国家形成了很强的产业互补关系,其清真产业和清真品牌得到伊斯兰国家的普遍认可。再次,宁夏的配套设施便利,是开辟中东、欧洲和非洲空中通道的理想节点。另外,从立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出发,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宁夏要顺势而为,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举措,不断推动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推动宁夏内陆向西开放型经济的大突破大发展。

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推进中阿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是中国政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辟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重大举措,更是加强中国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中阿经贸论坛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友谊之桥,为加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对话交流与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深化与阿合作是宁夏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奋力建设内陆向西开放的试验区。中央决定将宁夏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举办地,这是统筹考虑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其重大意义在于,使宁夏成为推动中阿经贸合作的一个平台。因此,宁夏既要立足实际,奋力而为,又要把握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要切实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积极申请创办银川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以综合保税区和产业配套区为主的空港经济园区,大力提升宁夏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聚集周边生产要素的能力,打通通达阿拉伯国家的空中物流通道,使宁夏成为中国开拓阿拉伯国家的航空物流中转基地,成为向西开放的低成本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投资和发展环境,为中阿经贸合作推广优质环境和条件。

以中阿经贸论坛为载体,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大市场。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加快构建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切实把宁夏建设成为中国面向阿拉伯构建和穆斯林地区重要的商品、人才和旅游大市场。要改造提升商品市场,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逐步把宁夏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大力培训阿语人才,把宁夏建设成为面向阿拉伯国家开发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要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回族穆斯林文化和塞上江南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面向阿拉伯国家服务的国际旅游,打造国际穆斯林旅游目的地。

以中阿经贸论坛为支撑,增强宁夏对外开放的吸引力。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强产业体系建设。要在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新兴市场,在阿拉伯国家设立宁夏产品外销窗口,实现与主要伊斯兰市场点对点的对接。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提供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投资。要加强能源资源合作,在传统能源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能源的合作与开发。在巩固和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的同时,切实加大人文交流的力度,积极开展文明对话活动,以扩大文化、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与阿拉伯国家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宁夏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举办地,未来一定要把中阿所需、宁夏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把宁夏打造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向交流的形象窗口、连接中枢和战略平台,为真正实现以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宗旨的主题与目标,谱写崭新的时代篇章。

北方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李瑞蔚)

猜你喜欢

中阿阿拉伯经贸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中阿关系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