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21号选育简报

2012-12-05黄文功关凤芝吴广文康庆华宋宪友姜卫东赵东升宋喜霞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亚麻品系区域试验

黄文功,关凤芝,吴广文,康庆华,宋宪友,姜卫东,赵东升,宋喜霞,刘 岩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1 选育目标

亚麻是我国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为满足生产对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强亚麻新品种的需要,适应“两高一优”效益型农业发展战略的需求,我所于2012年选育出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21号,经全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表现群体整齐、农艺性状优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深受省内麻农欢迎。黑亚21的选育和推广对推动我国亚麻种植业、原料加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选育程序

根据主要优良性状互补的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原则,1997年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逆性强亚麻品系96001为母本,以高纤、抗倒、早熟法国品种Argos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号为97165-22-8。经系谱选择和病圃抗病鉴定于2006年F10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97165-22-8。2007-2008年在所内进行了两年鉴定试验,该品系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早熟的特性。于2009-2010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编号为2009-1),2011年进行了生产试验。2012年2月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黑亚21号”。

3 试验结果

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4m2,8行区,行长2m,行距15cm,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2000粒。区间道0.45m,组间道1m。

2007-2008年两年鉴定试验结果,该品种平均原茎产量为5423.5 kg/hm2,比对照黑亚11号增产13.2%;长麻产量904.1 kg/hm2,比对照黑亚11号增产19.1%;长麻率19.8%,比对照高2.1个百分点;而且早熟、抗病、抗倒伏能力强。

4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

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四次重复,小区面积12m2,10行区,行长8m,行距0.15m,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2000粒。区间道0.5m,组间道1m。生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区面积90m2,30行区,行长20m,行距0.15m,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2000粒。区间道1m,组间道1m。

2009-2010两年区域试验结果为: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221.2kg/hm2、829.3 kg/hm2、1249.9 kg/hm2和734.6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7%、18.3%、16.2%和22.4%。长麻率达19.3%,比对照高1.0个百分点;全麻率29.1%,比对照高1.0个百分点。

2011年在星火牧场、尾山农场、东北农业大学、沃尔泰种业、克山分院等地进行了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 5590.2kg/hm2、924.9kg/hm2、1451.1kg/hm2和 578.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 13.7%、23.7%、20.9%和9.2%。长麻率19.7%,比对照高1.9个百分点;全麻率31.0%,比对照高2.4个百分点。

5 特征特性

黑亚21号亚麻新品种生长健壮,茎绿色,叶片墨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千粒重4.4g,生育日数75d,属于中熟品种。

株高90.2cm,工艺长度79.3cm,茎秆直立,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强,较耐盐碱。长麻率19.7%,纤维强度250.2N。立枯病发病率1.3%,炭疽病发病率0.3%,未发现其它检疫性病害。

6 栽培要点

该品系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各种类型土壤上种植。前茬以杂草基数少,土壤肥沃的大豆、玉米、小麦茬为好。在黑龙江省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量为105-110 kg/hm2,15cm或7.5cm条播。施用磷酸二铵100 kg/hm2,硫酸钾50 kg/hm2或施三元复合肥180-200 kg/hm2,播前深施5-8cm土壤中。苗高5-10cm时进行除草,工艺成熟期及时收获。

7 适宜区域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牡丹江等地区。

附表: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21号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2009-2011年)Attachment table:Regional and productive experiment results of Heiya 21(2009-2011)

猜你喜欢

亚麻品系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梵净山地区野生树莓引种试验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亚麻·亚麻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